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助力哪个品牌播放量超15亿

15亿播放背后:TreeHut如何在TikTok上让磨砂膏卖疯?

说真的,谁还没在刷TikTok时被某个产品种草过呢?那种刷着刷着突然停下心想“这玩意儿我必须买”的感觉,大概就是短视频营销最厉害的地方这个。但要说哪个品牌靠着TikTok直接火出圈, 还把播放量干到了15亿以上,身体护理品牌TreeHut绝对算一个。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它的磨砂膏、沐浴露没准已经悄悄躺在你的购物车里了。

老牌品牌的“翻身仗”:从货架到流量池

TreeHut这品牌, 说老也不老,说新也不新。2002年成立, 主打平价身体护理,产品从几美元的旅行装沐浴露到二十美元左右的磨砂膏套装,价格一直很亲民。早些年, 它和很多传统品牌一样,靠在UltaBeauty、沃尔玛这些零售商的货架上卖货,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但要说有多火,还真谈不上。

播放超15亿,营收破2亿,又一品牌被Tik Tok带飞!
播放超15亿,营收破2亿,又一品牌被Tik Tok带飞!

直到2021年,TreeHut试着在TikTok发了第一个视频。后来啊呢?冷冷清清,播放量少得可怜,评论区都没几个人互动。那时候的TikTok,美妆护理类内容早就卷成麻花了新品牌想出头,太难了。TreeHut干脆把重心放到Instagram,想着等个机会再说。

谁能想到,2022年,它杀了个回马枪,重新杀回TikTok。这时候的TreeHut,已经不是一年前那个啥也不懂的新手了。它在Instagram上摸爬滚打了一年,早就搞明白一件事:用户吃“质感”这一套。自家磨砂膏最牛的不是香味, 也不是包装,是那种细腻得像冰淇淋一样的磨砂纹理——别的磨砂产品要么太粗刮得疼,要么太细没感觉,TreeHut这个“刚刚好”的质感,简直是天选之子。

标签玩得转:KOC带火的全域流量密码

TreeHut重返TikTok后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心思花在“标签”上。别小看这几个#,在TikTok上,标签就是流量的入口,是用户找到你的捷径。TreeHut没傻乎乎地只发#TreeHut, 而是把所有和“洗澡”“身体护理”“磨砂膏”相关的热门标签都扒拉出来什么#ShowerTok、#EverythingShower、#BathAndBody,全给安排上。

光有标签还不够,得有人帮着说好话。TreeHut拉了一大帮KOC来试玩。这些KOC不是什么百万粉大网红, 就是普通用户,但她们特别懂怎么用标签,发的内容也特真实:“姐妹们,这个磨砂膏绝了用完皮肤滑得像剥了壳的鸡蛋!”配上#TreeHutSugarScrub、#DIYSpa这些标签,一下子就戳中了爱美女孩的心。

效果有多猛?TribeDynamics后来算了一笔账:2022年, TreeHut差不多一半的销售额,都来自这些新冒出来的KOC。标签#TreeHutSugarScrub的播放量直接冲到3.5亿次 #TreeHut也破了12亿,加起来总曝光超15.5亿。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用KOC的真实口碑,把用户从各个热门标签里‘薅’过来再聚到自家品牌池里”。

真实感拉满:员工“翻车”视频比广告还火

现在很多品牌做TikTok, 喜欢请专业团队拍那种精致到头发丝的视频,TreeHut偏不。它的官方账号,80%的内容都是自家三个社交内容团队的员工出镜,拍啥?拍日常啊!比如早上赖床不想起, 磨磨蹭蹭才去洗澡;或者试新品时手滑,把磨砂膏弄得到处都是;甚至故意保留员工口误、剪辑失败的片段——比如把“甜奶油身体霜”说成“甜奶油蛋糕”,反而让粉丝觉得“这也太真实了吧,和我的朋友一样”。

TreeHut的数字营销经理后来采访说 他们发现用户早就看腻了那种“完美广告”,反而这种带点“瑕疵”的日常,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三个员工就像品牌的“好朋友”,粉丝有问题直接在评论区问:“你们那个咖啡味磨砂膏真的能喝吗?”员工会回:“别试!会拉肚子!”这种互动,比啥“亲肤不刺激”的广告词都有说服力。

2023年8月,他们拍了个甜奶油身体霜的广告,更绝了。女主角坐在一堆磨砂膏中间, 拿起“冰咖啡磨砂膏”假装喝,后来啊一转头,新出的甜奶油身体霜被她当成冰淇淋,直接抹脸上了。视频里没一句产品介绍,就靠“抹脸”这个动作,把“质地轻盈”“像冰淇淋一样顺滑”的特点演得明明白白。后来啊呢?30万播放,2.6万点赞,比那些精心策划的广告转化率高多了。

追热点比谁都快:从#throwingicecream到线下联动

TikTok上啥火得快?今天一个舞蹈挑战,明天一个“冰淇淋拍脸挑战”,热点就像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TreeHut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总能“有机”地融入这些热点,不生硬,不硬广。

就说2023年超火的#throwingicecream标签, 用户们互相把冰淇淋糊对方脸上,玩得不亦乐乎。TreeHut没直接拍“拿磨砂膏糊脸”, 而是让员工拿着甜奶油身体霜,模仿冰淇淋的质地,轻轻拍在脸上,配文:“谁说冰淇淋只能吃?”这波操作,既蹭了热点,又暗示了产品“像冰淇淋一样好涂”,粉丝看完直呼“学到了”。

不光线上追热点,线下也没落下。2023年7月, TreeHut和15万粉的网红Savannah Kathleen合作,拍了她逛UltaBeauty的视频。购物车里堆满了TreeHut的新品——OceanGlow磨砂膏、沐浴露、身体乳。Savannah没喊“快买”,就简单说:“嘿,去店里试试这个吧,味道好闻到不想出来。”后来啊呢?合作视频发出去,线下门店的TreeHut产品直接卖断货。这种“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的联动,把TikTok的流量实实在在看成了销量。

数据说话:年增100%背后的增长逻辑

TreeHut在TikTok的成功, 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有数据支撑的。社交媒体分析平台DashHudson的报告里 明确写着:2022年,TreeHut的社媒年增长率超过100%,是全美身体护理品类里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TribeDynamics的数据更细:TreeHut在#EverythingShower这个标签里 社交热度值达到了2460万美元,同比增长84%;#ShowerTok里640万美元,#SelfCare里710万美元——几乎每个热门标签里都有它的身影。

销售额更夸张。2022年,TreeHut净销售额突破2亿美元,比之前翻了一倍多。品牌估值也跟着涨,2023年预计能到4亿到10亿美元之间。要知道, 这可是一个靠磨砂膏起家的老牌品牌,在TikTok的带动下硬生生从“货架货”变成了“流量王”。

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复制:TreeHut的“天时地利人和”

看到这儿, 你可能会问:“我学TreeHut,发员工日常、蹭热点、找KOC,是不是也能火?”说实话,真不一定。TreeHut的成功,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后来啊。

“天时”是TikTok美妆赛道的红利期。2020年到2022年, TikTok的美妆内容爆发式增长,用户对“身体护理”的关注度从“可有可无”变成“日常刚需”,磨砂膏、身体油这些细分品类突然就火了。TreeHut正好卡在这个时间点,把“磨砂质感”这个差异化卖点打出去,时机刚刚好。

“地利”是产品本身的硬实力。TreeHut的磨砂膏,真的好用。细腻的磨砂颗粒、 保湿的乳木果油成分,用完皮肤不紧绷还香喷喷,这东西不是靠营销吹出来的,是实打实能留住用户的。如果产品本身不行,再会玩流量也是昙花一现。

“人和”是团队的施行力。TreeHut的三个员工社交团队,每周能产6条视频,对平台热点的反应速度比很多专业营销公司还快。她们懂用户爱看什么 知道怎么把产品卖点藏在日常里这种“接地气”的运营能力,不是随便哪个品牌都能复制的。

给跨境品牌的启示:别把TikTok当“广告牌”

TreeHut的案例, 其实给想出海的跨境品牌提了个醒:TikTok不是你随便发几条广告就能卖货的地方,它是个“社区”,你得像个“居民”一样生活在这里才能被接受。

别总想着“我要卖多少货”,先想想“用户想看什么”。TreeHut从没在视频里硬推“买它买它”, 反而教用户怎么用磨砂膏做身体SPA,怎么搭配沐浴露,这种“价值输出”比单纯的卖货更能让人记住。

也别迷信大KOL。TreeHut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新晋KOC, 这些粉丝不多但粘性强的用户,她们的推荐往往比百万粉网红更有说服力。毕竟在TikTok,真实比完美重要多了。

再说说耐心点。TreeHut从2021年试水到2022年爆发,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次调整。别指望发几个视频就爆火,社媒营销是场“持久战”,得不断试错,不断优化,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

15亿播放之后:TreeHut的下一步在哪?

现在TreeHut在TikTok有150万粉丝, Instagram上也有55万,合作零售商越开越多,销售额蹭蹭涨。但问题也来了:流量见顶了怎么办?用户审美疲劳了怎么办?

其实TreeHut已经开始布局了。2023年, 他们推出了更多细分产品,比如针对敏感肌的无香磨砂膏、针对秋冬的身体乳,还在尝试和TikTok直播带货。毕竟15亿播放是过去时怎么把流量变成“留量”,把短期热度变成长期品牌力,才是更值得琢磨的事。

说到底,TikTok上的营销,没有一劳永逸的公式。TreeHut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爆红,永远属于那些懂用户、有产品、肯下笨功夫的品牌。至于那些想靠投机取巧赚快钱的,大概率会被这个平台无情淘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