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下半年美区GMV目标130亿美元

130亿美元目标背后:TikTok美区电商的豪赌与困境

36氪爆料的数字像一颗炸雷——TikTok下半年美区GMV目标120-130亿美元,其中Global Selling业务要扛下五分之一的份额。这个数字放在2024年的跨境电商圈里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 今年1到5月,TikTok在美国的全闭环GMV连20亿美元都不到,如果年初彭博社说的全年175亿美元目标属实那现在连零头都没够着。平台内部的人或许还在喊“十倍增长”的口号, 但市场的真实反馈是:TikTok的美区电商,正在经历一场生死时速。

半年20亿GMV:目标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数据分析网站Tabcut的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前五个月,TikTok在美国的全闭环GMV不足20亿美元,平均每月不到4亿。这个数字对比2023年9月上线时的单日1400万美元,看似增长了但距离十倍增长的目标差得太远。去年年底, 美区单日GMV还能稳定在14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却波动明显,2月到4月甚至出现了连续下滑。平台内部人士透露,3月的GMV环比下降了12%,这个数字让团队坐不住了。

TikTok信心满满!下半年TikTok美区GMV目标狂飙至130亿美元!
TikTok信心满满!下半年TikTok美区GMV目标狂飙至130亿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是流量变现效率的瓶颈。TikTok在美国有1.7亿月活用户,这个数字比很多国家的总人口还多,但转化率却低得可怜。行业平均的电商转化率在2%-3%, 而TikTok美区的转化率长期在1.5%以下有些类目甚至只有0.8%。这意味着100个用户进直播间,可能只有1个人下单。这样的转化率,支撑不起130亿美元的目标。

Global Selling的五分之一:跨境卖家的甜蜜与苦涩

Global Selling业务要贡献26亿-26亿美元的GMV,这个任务落在了跨境卖家的肩上。TikTok给这部分卖家的政策很诱人:佣金比亚马逊低一半, 流量扶持力度是本土卖家的三倍,甚至承诺头部卖家可以获得“专属购物车”。但现实是跨境卖家在TikTok上赚钱的没几个。

深圳一家做家居用品的卖家老林, 去年9月就入驻了TikTok Shop,投入了50万美金做广告,后来啊GMV只有80万美金,扣除物流、佣金和广告费,亏了20多万。“平台的算法太坑了今天推你的视频,明天就给你限流,完全看运气。”老林说他身边做TikTok的跨境卖家,80%都处于亏损状态。更麻烦的是物流, 美国本土的物流成本比中国高30%,时效还慢,经常出现货到了客户不签收的情况,退货率高达25%,这在亚马逊是不可想象的。

但平台似乎并不打算调整政策。5月中旬在深圳的闭门会议上, TikTok电商负责人明确表示,下半年会继续加大对Global Selling的投入,包括开通更多直发美国的航线,优化退货流程,甚至计划在美国建立3个海外仓。这些承诺听起来很美好,但卖家们心里清楚,物流和供应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政治围猎:TikTok的“美国梦”为何总被打断?

今年上半年, TikTok两次面临被剥离的风险,第一次是3月的法案投票,第二次是5月的总统令。这些政治风波对平台的打击是致命的。数据显示,4月TikTok美区的日活用户下降了800万,很多品牌方暂停了合作,生怕平台突然关闭。

更麻烦的是用户信任的流失。美国消费者现在对TikTok的隐私问题越来越敏感, 调研机构Pew Research的数据显示,62%的美国用户担心TikTok会收集他们的个人数据,这个数字比去年高了15%。信任危机直接影响了转化率,很多用户在购物时宁愿选择亚马逊,也不愿意在TikTok上留下信用卡信息。

面对这些, TikTok的应对方式很“硬”——5月7日字节跳动在美国提起诉讼,指控剥离TikTok侵犯了用户权利。一边, 平台也在悄悄调整策略,比如增加美国本土员工的招聘比例,将用户数据存储转移到甲骨文的服务器上,甚至计划在美国本土建立内容审核团队。这些措施能起到多大作用,谁也说不好。

流量变现的加速器:直播带货还是短视频种草?

为了提升GMV,TikTok在内容形式上下了不少功夫。直播带货是重头戏,平台要求下半年美区的直播时长要增加200%,甚至给头部主播开出百万美金的签约费。但直播的效果并不理想, 美国用户对直播的接受度远不如中国,很多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只有几百人,转化率更是低得可怜。

短视频种草似乎更有效。TikTok正在测试一种新的“短视频+购物车”模式, 用户在观看短视频时可以直接点击屏幕下方的购物车下单。这个模式在2024年3月开始小范围测试,数据显示,使用这个模式的视频,转化率比普通视频高30%。但问题是这种模式需要很强的内容创作能力,很多卖家根本做不来。

平台也在尝试和本土网红合作。比如邀请美国本土的美妆博主、健身达人带货,甚至和一些明星签了独家合作协议。这些合作的效果参差不齐,有的明星直播能带来上百万的GMV,有的却只有几千。平台内部的人说他们正在建立一个“网红分级体系”,只和那些真正有带货能力的网红合作。

卖家的生死时速:下半年如何抓住TikTok的红利?

对于卖家下半年的TikTok美区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在这个平台上活下去,必须改变运营策略。

先说说是产品差异化。美国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很高,同质化的产品根本卖不动。比如做服装的卖家, 必须关注美国的流行趋势,2024年美区流行的“Y2K复古风”“oversize卫衣”等,都是爆款的潜力股。深圳一家做女装的卖家,主要原因是紧跟潮流,5月份的一款复古连衣裙卖出了10万件,GMV突破了200万美金。

接下来是本地化运营。很多卖家还是用国内的运营方式在TikTok上卖货,这肯定行不通。美国的时差、语言、文化习惯都要考虑。比如直播时间要配合美国用户的作息, 晚上8点到11点是黄金时段;视频内容要符合美国人的审美,少用夸张的滤镜,多展示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

再说说是供应链优化。物流是最大的痛点,卖家必须找到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比如选择和美国本土的物流公司合作,或者使用TikTok推荐的海外仓服务。深圳一家做电子产品的卖家, 主要原因是使用了TikTok的海外仓,物流时效从15天缩短到3天退货率从25%降到10%,GMV直接翻了两倍。

130亿目标:一场豪赌还是理性规划?

130亿美元的GMV目标,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场豪赌。上半年的完成率只有11%,下半年的月均GMV需要达到21亿美元,是上半年的5倍多。这样的增长速度,在电商史上几乎没有先例。

但TikTok似乎有自己的底气。他们认为, 美国市场的潜力还没被完全挖掘,1.7亿月活用户中,只有30%使用过购物功能,这意味着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一边, 平台正在加大对技术和内容的投入,比如推出AI推荐算法,优化购物体验,甚至计划在美国开设线下体验店。

但市场的真实情况可能没那么乐观。政治风险、用户信任、物流成本、运营难度,这些问题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解决的。130亿美元的目标, 或许只是TikTok向资本市场展示的一个“故事”,至于能不能实现,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对于跨境卖家 TikTok的美区市场就像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要不要继续投入,要不要调整策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判断。毕竟在跨境电商这个圈子里机会永远和风险并存,谁能抓住下一个风口,谁就能笑到再说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