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百万美金的脱毛神器,为何丝滑入局TikTok美区
你敢信?一个脱毛产品在TikTok美区30天狂卖170万美金
最近跨境圈都在传一个消息:有个做女士电动剃须刀的品牌, 在TikTok美区30天卖了8.93万件,销售额直接冲到170万美金。更狠的是这玩意儿占了它家店铺Mighty Life超90%的收入,简直成了印钞机。你可能要皱眉了:“现在跨境卷成麻花,怎么还有这样的黑马?”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离谱,直到扒了它的打法,才发现根本不是运气。
市场空白:当“男性专属”剃毛刀遇到“她经济”
过去市面上剃毛刀几乎全是男性专属, 要么是笨重的电动款,要么是刮完又黑又长的手动款。但这两年你发现没?女性对“体面”的定义早变了——腋毛、 腿毛、比基尼线,这些以前被“忍忍就过去了”的部位,现在成了护理刚需。Statista的数据更狠:全球脱毛市场2031年要冲到19亿美金,美区更是主力战场。更关键的是女性消费者愿意为“精准需求”买单。比如Akunbem这款电动剃须刀, 专门针对女性手臂、腿部、腋窝、比基尼线这些“敏感区域”设计,男性剃毛刀根本没这心思。这波“性别反差”直接撕开了市场空白。

产品力:不是所有剃须刀都懂“女人心”
说实话, 现在TikTok上脱毛产品多如牛毛,但Akunbem能杀出来靠的不是价格战,而是把“细节”做到了极致。你想想,女生用剃毛刀最怕什么?刮伤、留黑茬、噪音大到全小区知道,还有洗的时候进水报废——Akunbem把这些痛点全干掉了。
刀片设计:3合1锋利刀片, 覆盖全身“脱毛盲区”
它家用的是3合1高速旋转刀片,听起来普通?但关键在于“弧度”。比如腋窝那里 女生胳膊抬起来会有弧度,普通平刀片刮不干净,它这刀片是弯的,顺着身体曲线走,连比基尼线这种“死角”都能刮干净。有用户反馈说以前用手动刮完腋下三天就冒黑茬,用它刮一次一周都是滑溜溜的,这效果谁顶得住?
使用体验:低噪音+防水+敏感肌友好,细节控的狂欢
噪音控制也是绝了。普通电动剃毛刀开起来像电钻,Akunbem把噪音压到了50分贝以下早上用完全不会吵醒室友。防水更是不用说全身可水洗,洗完澡直接在浴室用,省得再拿纸巾擦。最戳女生的是“敏感肌适用”——刀网上有微孔保护,贴着皮肤刮都不会红。有个测评博主拿它刮自己胳膊内侧,那皮肤嫩得能掐出水,刮完连个红印都没有,直接喊“敏感肌姐妹冲”。
达人营销:600+KOL带火“真实感”
产品再好,没人知道也是白搭。Akunbem在TikTok上的打法,堪称“达人矩阵教科书”。根据kalodata的数据, 过去30天它建联了超600位达人,覆盖护理美容、女士服装、家用电器三大领域。你以为它会找百万粉大V?恰恰相反,它主攻的是“中腰部达人+素人”组合。
比如找那些10万-50万粉的护理博主,拍“日常脱毛vlog”。有个叫@Lily的博主, 粉丝才20万,但视频拍得特别真实:早上起床穿睡衣,镜头怼着自己刚长出来的腿毛,说“夏天快到了穿裙子前总得处理一下”,然后用Akunbem刮,特写刮完的皮肤,还用手摸了摸说“滑得像婴儿屁股”。这条视频直接爆了播放量800万+,带动店铺单日订单翻了5倍。为啥?主要原因是用户觉得“这就是我本人”,太真实了比那些摆拍的广告有说服力多了。
除了中腰部,它还大量铺素人UGC。鼓励用户买回去拍“使用体验”,比如“宿舍女生集体试用脱毛刀”“约会前紧急刮毛”这种场景。有个大学生用户拍视频说宿舍四个女生拼单买的,现在每天早上排队用,评论区直接问“链接在哪?”。这种“自来水”传播,获客成本比投广告低多了信任度还高。
用户口碑:UGC让信任“滚雪球”
达人种草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爆发靠的是用户口碑。Akunbem特别会“放大用户的声音”。它在产品页面专门开了一个“买家秀”专区, 把用户拍的短视频、图片全放上去,连“翻车”的都敢放——有个用户说“第一次用没注意方向,刮出个小红点”,客服回复特别贴心:“这是正常现象,下次顺着毛发生长方向刮就好,送你个护理膏补偿。”这波操作反而让其他用户觉得“品牌敢认错,靠谱”。
更绝的是它搞“用户故事征集”。有个叫@Emma的博主, 说自己有多汗症,夏天腋下总出汗怕尴尬,用了Akunbem刮完腋毛,涂上止汗露,整个夏天都没再犯汗湿。品牌把她的故事做成长视频, 在TikTok上投了DOU+,直接引来了5000多个评论,很多人说“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个困扰,有救了”。这种情感共鸣,比硬广管用100倍。
另一个爆单案例:面部脱毛的“蓝海”打法
Akunbem的成功不是孤例。另一个叫SKNBODY的品牌, 靠一款“女性面部剃须刀+毛发识别喷雾”组合,在TikTok美区3个月卖了12.88万件,销售额194万美金。它的打法更狠——专攻“面部脱毛”这个细分赛道。市面上大多脱毛产品都集中在身体部位, 女生脸上长了小胡子、唇毛,要么忍,要么去美容院花大钱,SKNBODY直接把解决方案做到了“便携+平价”。
它的“毛发识别喷雾”更是绝活。喷在脸上,有毛的地方会变白,没毛的地方不变色,女生对着镜子刮,再也不会刮错地方。达人们拍视频时直接上脸演示:“看,这里变白了说明有毛,刮一下;这里没变,就不用刮。”这种“可视化”效果,用户一看就懂,转化率直接拉满。EchoTik的数据显示, 这款喷雾的转化率比普通脱毛产品高37%,主要原因是用户觉得“这玩意儿我真能用明白”。
行业挑战:低价不是万能药, 内容同质化怎么破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不就是找个好产品+达人营销吗?没那么简单。现在TikTok美区脱毛产品已经卷疯了价格战打得离谱。有些品牌直接把价格压到9.9美金,后来啊质量不行,刮完全是小红点,差评堆成山,再说说只能亏本清仓。Akunbem其实也有价格优势, 它卖39美金,比同类产品便宜20%,但它没靠低价硬卷,而是把省下来的营销费砸在了“产品体验”和“内容创意”上。
更麻烦的是内容同质化。现在打开TikTok,刷10条视频有8条是“女生刮毛前后对比”,用户早看腻了。SKNBODY之所以能突围,就是主要原因是它搞了“面部脱毛+喷雾识别”的新场景,内容有了记忆点。这说明, 光靠“刮毛前后对比”的老套路已经不行了得挖掘用户的“新痛点”,比如“敏感肌怕刮伤”“怕噪音”“怕刮不干净”,用“场景化内容”打动人。
未来机会:不止TikTok, 女性个护的“组合拳”怎么打
其实Akunbem和SKNBODY的成功,给整个女性个护赛道都提了个醒:现在的女生买东西,早不是“功能至上”了她们要的是“解决方案+情绪价值”。比如脱毛,不只是“刮掉毛”,而是“自信穿吊带”“约会不尴尬”“夏天不出汗黏糊糊”。品牌如果能把产品和这些“情绪场景”绑定,机会还大得很。
而且,TikTok只是个开始。Akunbem现在已经在亚马逊开了店,复购率做到了28%,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5%。为啥?主要原因是TikTok上种草的用户,会主动去亚马逊搜同款,觉得“大平台更靠谱”。这说明, 多平台布局很重要——TikTok负责“种草和爆单”,亚马逊负责“承接老客户和复购”,独立站负责“做品牌和私域”,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才能把流量牢牢攥在手里。
还有产品创新的空间。现在脱毛产品都盯着“刮得干净”,女生其实还有“抑制毛发生长”“让毛变软”的需求。有品牌在刀片里加了“芦荟精华”,刮完还能护肤;还有的推出“脱毛+脱毛膏”套装,刮完立刻涂,毛长得慢。这些“附加功能”,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爆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