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为了完成500亿美元的KPI,TikTok改写策略

500亿KPI压顶, TikTok电商的“生死时速”

图源:pexels

2024年的日历刚翻过一半,TikTok电商内部却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会议室里白板上的“500亿美元GMV”目标被红色马克笔圈了又圈,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每天都在跳——距离年底还剩不到180天但上半年的成绩单却像没考好的试卷,皱巴巴地摊在桌上。知情人士透露, 截至6月,TikTok电商全球GMV完成进度刚过三成,美区更悬,175亿美元的目标只完成了不到四分之一。这数字压得人喘不过气,毕竟谁也没想到,曾经靠短视频轻松收割流量的平台,在电商这条路上会走得如此踉跄。

为了完成500亿美元的KPI,TikTok煞费苦心
为了完成500亿美元的KPI,TikTok煞费苦心

东南亚:被寄予厚望“钱袋子”, 却藏着隐忧

说实在的,除了在美国市场“大施拳脚”,TikTok Shop同样不忘重视对东南亚市场的投入,毕竟要想实现GMV目标的新突破,还需要依靠其带来的稳定大额收入贡献来作支撑。而在泰国、 越南、印尼等市场,TikTok Shop的表现也确实很争气,无论是订单量还是销售额都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2024年上半年, 越南市场的数据堪称“爆炸式增长”——根据Shopulus超店有数监测,TikTok Shop越南站销售额同比暴涨150.54%,直接把老牌玩家Shopee和Lazada甩在身后成了越南电商增速最快的“黑马”。更让人咂舌的是直播带货的战绩:5月, 网红夫妇Quyen Leo Daily搞了场17小时“极限直播”,从早上8点播到次日凌晨1点,硬是把单场GMV干到1000亿越南盾,刷新了当地直播带货记录。可没过一个月, 6.6大促期间,“越南直播带货一姐”武河玲又来了一波“王炸”——4个小时直播,销售额冲破3300万人民币,直接把Quyen Leo Daily的记录踩在脚下。

印尼市场也没让人失望。2023年10月被政府叫停、 被迫和Tokopedia合并的“阵痛”过后2024年上半年TikTok Shop印尼站月均销售额稳稳站上4.6亿美元,各品类GMV全是正增长。更关键的是 TikTok和Tokopedia联手搞的“ShopTokopedia Mall”商城,只收“有官方品牌证明、100%正品、15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家,硬是把平台口碑拉了起来。要知道,东南亚消费者最怕买到假货,这种“严进严出”的策略,反而让更多人愿意掏钱。

泰国市场则成了年轻人的“购物天堂”。平台卖家数量突破240万,今年5月总销售额160亿泰铢,日均5.17亿泰铢,环比还涨了9.88%。可谁都知道,这种增长有点“虚”——全靠直播和短视频的流量刺激,一旦新鲜感过去,用户会不会跑?毕竟隔壁Temu已经带着低价杀进泰国了谁能保证东南亚的“热钱”会一直流进TikTok的口袋?

美国市场:压力山大, TikTok开始“自断后路”

图源:谷歌

可偏偏,最能扛KPI的还是美国市场。TikTok把2024年美区GMV目标定到了175亿美元,是2023年的10倍。但现实是骨感的——2024年上半年, 美国月均销售额才4.9亿美元,6月稍微好点,冲到6.6亿美元,离全年目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更麻烦的是 竞争对手Temu像打了鸡血,2024年上半年GMV逼近200亿美元,光Q2就干了120亿美元,美国市场贡献了七成。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TikTok在美国市场开始“病急乱投医”。先是把百万美元直播间当成救命稻草:不到一周时间, 美区单场直播GMV从66.5万美元干到104.81万美元,完成了“百万大场”的历史性突破。但老外贸人张旭看得透彻:“这哪是自然增长?全是平台砸资源催出来的。”为了凑够百万, TikTok把头部MCN机构全“收编”了又挖来一批天价主播,坑位费、流量扶持一路开绿灯,后来啊呢?一场直播看似光鲜,回头一看,平台补贴的钱比赚的还多。

光靠直播肯定不行,TikTok又开始给商家“画饼”。2024年7月10日起, 美区新店铺考察期从原来的90天缩到30天成交单数要求从1000单降到500单,差评率标准从0.6%放宽到0.4%。这操作明摆着是“降门槛抢人”——毕竟Temu的全托管模式已经吸引了不少中小卖家, TikTok再不松手,商家可能全跑光了。更狠的是“共资包邮计划”:8月26日起,平台只承担部分运费,剩下的得商家自己掏。美区商家群里炸了锅,有人算过账,以前平台包邮,一单运费赚2美元,现在要倒贴1美元,利润直接被砍半。可TikTok不管,只说“帮你冲量,别问利润”。

激励政策也来了:TOP5自播破峰赛, 单场直播间产10万美元,奖6000美元;TOP50自播打榜赛,GMV前50名奖3000美元;Starting Day自播/短视频起跑赛,完成时长和GMV目标就有激励。听着挺诱人,但商家心里门儿清:奖励看着多,可扣点、佣金、坑位费加起来根本赚不到钱。有商家私下吐槽:“TikTok现在就像赌徒,为了完成KPI,把商家当筹码往里扔。”

欧洲新站点:TikTok的“冒险一搏”

在美区焦头烂额的时候, TikTok突然把目光投向了欧洲——西班牙和爱尔兰站点要在10月上线,已经在马德里组了40人团队,招了一批会说西班牙语的人才,负责物流、合规和战略。为啥?东南亚增长快, 但体量有限;美国市场水深火热,风险太大;欧洲虽然电商渗透率不如美国,但胜在稳定,还能分散“封禁”风险。

图源:TikTok Shop 跨境电商

可欧洲哪那么好啃?亚马逊、SHEIN早已把市场盘得死死的,本地商家对新平台也不买账。更关键的是 TikTok在欧洲的“封禁阴影”还没散——欧罗巴联盟虽然没明说但数据隐私、内容审核的问题一直没解决过。这次扩张,与其说是“战略布局”,不如说是“病急乱投医”。毕竟500亿美元的KPI摆在那, 东南亚增长开始乏力,美国市场又打不赢Temu,欧洲再不抓住全年目标真要泡汤了。

封禁危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更麻烦的是TikTok在美国的“生死劫”还没解除。特朗普遭遇枪击后说“永不封禁TikTok”, 拜登退出大选,副总统哈里斯又入驻TikTok,这些政治动作像过山车一样让人看不懂。表面上看,形势好像缓和了可谁敢保证下一届政府不会翻脸?毕竟美国国会里“封禁派”的声音一直没停过。

去年为了应对封禁危机, TikTok把所有资源都压在美国市场,推迟了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地的购物平台上线。现在欧洲市场刚有动作,又有人开始担心:万一美国市场突然被封禁,欧洲的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让TikTok电商的操盘手们夜不能寐。有人说 现在的TikTok电商就像走钢丝,左边是500亿美元的KPI,右边是随时可能掉下去的封禁风险,每一步都得踩得小心翼翼,又得快马加鞭。

破局之路:TikTok的“再说说一搏”能成功吗?

面对500亿美元的KPI压力, TikTok电商的策略越来越“激进”——从东南亚的“直播狂奔”到美国的“补贴烧钱”,再到欧洲的“孤注一掷”,每一步都像在赌。可赌局总有输赢,东南亚的直播红利能持续多久?美国市场的激励政策能留住多少商家?欧洲新站点能不能复制东南亚的成功?没人能给答案。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TikTok已经没有退路了。2024年剩下的半年,它会继续把“KPI”挂在嘴边,把“增长”刻在骨子里。商家们会跟着TikTok一起冲,还是会悄悄溜向更稳的Temu?市场会给出答案,只是不知道,这个答案里有没有TikTok想要的500亿美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