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英区直播单场收入何时能超越美区

一场206万美金的直播,英区要掀翻美区的王座?

你敢信?TikTok英国站最近杀出来一匹黑马, 本土美妆品牌@plmakeupacademy,硬生生把单场直播干到了206万美金。14个小时不眠不休, 镜头前的主播不停试色、讲解,后台团队盯着订单系统手心冒汗——这数字刷新了整个欧洲市场的纪录,直接把之前的百万纪录甩出两条街。要知道, 就在两个月前,美区头部达人Stormi Steele才刚创下百万单场GMV,被业内封神,后来啊转头就被英区按在地上摩擦。这事儿有意思了英区直播带货的势头,是不是有点刹不住车了?

美区:曾经的“带货宇宙中心”, 现在有点绷不住了

要说TikTok直播带货的老大,美区确实坐了很久的江山。2024年6月上旬,美区直播间里发生的事现在提起来还让人咂舌。美妆博主Jeffree Star一场直播卖了66.5万美金, 没过几天Mandy Pena直接追到70万,粉丝们疯狂下单,直播间弹幕刷得比股票行情还快。最狠的是Stormi Steele, 直接突破百万大关,单场GMV冲到104.81万美金,把整个跨境圈都看傻了——原来TikTok的带货能量这么大?

206万美金!TikTok英区单场直播抢先美区完成200万美金大关
206万美金!TikTok英区单场直播抢先美区完成200万美金大关

美区的优势太明显了。3亿多用户,消费能力顶呱呱,品牌接受度高,随便一个网红就能带飞一堆产品。而且美区达人矩阵成熟,从美妆到3C,从服装到家居,每个赛道都有头部主播坐镇。Tabcut的数据显示, 美区直播间的平均转化率能达到4.25%,UV价值高达1086美金,这些数字放在全球市场都是顶尖水平。你以为美区会一直稳坐钓鱼台?别急,问题恰恰藏在这些“优势”里。

英区:闷声干大事, 本土品牌正在“野蛮生长”

如果你只盯着美区的热闹,那英区市场可能已经被你忽略了。2024年6月底的英国夏季大促, Made By Mitchell这个本土美妆品牌,单日销售额直接干破100万美金,成为TikTok英国站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那时候很多人说“这是偶然”, 后来啊7月底P.Louise用206万美金的直播狠狠打了他们的脸——这不是偶然是趋势。

英区市场小吗?确实用户规模只有美区的五分之一左右。但架不住用户“精”啊。Tabcut的数据显示, 英区直播间的转粉率能达到1%,虽然看起来不高,但对比美区0.8%的平均水平,已经算很能打了。更关键的是 英区用户对本土品牌的信任度特别高,Made By Mitchell和P.Louise都不是大公司,就是靠“土生土长”的内容一点点做起来的。P.Louise的直播间里 主播能用一口浓重的伦敦腔讲半小时口红成分,粉丝买账得很,这种“接地气”的感觉,美区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品牌还真学不来。

美区“广撒网”, 英区“深挖井”,打法完全两回事

为什么美区单场GMV曾经碾压英区,现在却被反超?核心打法早就分化了。美区喜欢“广撒网”, 达人带货、品牌自播、短视频种草,啥都搞,后来啊就是每个赛道都有,但每个赛道都不够深。你看Stormi Steele的直播间, 美妆个护占比76.47%,剩下23.53%全是杂七杂八的品类,今天推口红,明天卖键盘,粉丝今天买了口红,明天看到键盘可能直接划走——复购率上不去,GMV自然难突破。

英区呢?人家玩的是“深挖井”。P.Louise做了14小时的直播, 卖的全是自家美妆产品,从粉底液到眼影盘,从化妆刷到教程课,恨不得把粉丝的梳妆台包圆了。这种“垂直深耕”的好处是什么?用户黏性强。Tabcut的数据显示, P.Louise的直播间复购率比美区同类品牌高了15%,粉丝买了一次口红,下次看到新品还会蹲点抢。你说这种“死忠粉”经济,GMV能不高吗?

政策与物流:英区“后花园”的优势, 美区羡慕不来

除了打法,政策和物流才是英区“暗藏杀招”的地方。美区跨境电商政策最近一年收紧得厉害, FDA对美妆产品的审核越来越严,关税成本也涨了不少,很多卖家货到了美国仓库,光清关就要等半个月。反观英区,作为欧罗巴联盟成员国,虽然脱欧了但物流体系还是比美国本土更顺畅。英国本土的快递公司,48小时必达,有些地区甚至次日达。P.Louise的直播订单,基本24小时内就能发货,用户体验拉满,自然愿意复买。

还有算法推荐这事儿。TikTok的算法现在明显在“照顾”英区市场。2024年第二季度,英区直播间的流量曝光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0%,而美区只有80%。你以为这是平台偏爱?其实是在“补课”——英区市场潜力大,平台当然愿意把更多资源砸过去。你看现在打开TikTok英国站的首页,“直播”tab的入口比美区还显眼,这就是信号。

从“达人依赖”到“品牌自播”,英区在走美区走过的路?

很多人说英区现在走的路,美区早就走过了——从依赖达人带货,到品牌自播崛起。这话对,但也不全对。美区的品牌自播是“被迫”的,主要原因是达人佣金太高,动不动就30%,品牌自己做自播能省下一大笔钱。但英区的品牌自播,更多是“主动选择”。Made By Mitchell和P.Louise的团队都很小, 没有请天价达人,就是靠主播和粉丝“唠嗑”把卖出去的。这种“小团队、高效率”的模式,成本比美区低一半,利润空间自然大了。

更关键的是英区品牌的“内容能力”比美区强。P.Louise的直播间里主播一边化妆一边讲“英国女孩的日常”,粉丝看着亲切,买得也爽。反观美区很多品牌的自播,镜头一开就是“今天打折,买一送一”,干巴巴的,谁愿意看?内容电商的本质是“内容”,不是“叫卖”,英区好像更懂这个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