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深圳大卖一年营收超26亿,这款耳机究竟有何魔力

26亿营收背后:深圳耳机品牌的逆袭密码

当2023年的业绩报告摆在桌上, 谁也没想到,一个深耕国内音响市场二十多年的品牌,突然就在跨境电商领域撕开了一道口子。26.94亿元, 同比增长21.46%,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70.17%——这些数字背后是深圳大卖漫步者用耳机产品敲开全球市场的声音。但说实话,这个“魔力”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背后藏着不少摔打出来的教训和押注的勇气。

从低价折戟到“举高打低”:东南亚市场的试错与觉醒

2021年之前, 漫步者的名字在国内消费者心里几乎是“性价比”的代名词,但海外市场这块蛋糕,他们一直没敢动。直到2021年中旬, 独立站edifier-online.com正式上线,才算是正式迈出了跨境的第一步。一开始,团队和大多数人想的一样:东南亚客单价低,那就从低端型号切进去,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深圳大卖一年营收超26亿!耳机卖爆
深圳大卖一年营收超26亿!耳机卖爆

后来啊呢?市场给了当头一棒。低价策略在越南、 菲律宾这些市场撞得头破血流——同样的价格,当地消费者宁愿选杂牌,主要原因是牌子不够响,音质优势也说不清楚。那时候团队急得冒汗, 连续三个月蹲在东南亚市场调研,发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年轻人对“好音质”的渴望比想象中强烈,只是市场上59-69美金价位段的中高端头戴耳机,几乎是空白。

于是 2022年初,漫步者突然掉头,把主打产品换成了定价59-69美金的中高端头戴耳机,这招“举高打低”险中求胜。泰国成了第一个试验田, 选这里不是没道理——人口规模够大,互联网渗透率超70%,年轻人买耳机更认“质感”而非“价格”。后来啊第一年就在泰国Shopee卖出了3万台头戴耳机,客单价直接拉到国内同类的2倍。

550万对TWS的秘密:技术专利不是摆设, 是实打实的壁垒

提到耳机,绕不开TWS这个战场。2023年,全球TWS出货量2.95亿台,同比增长6.5%,但竞争早已红到发紫。漫步者能在这片红海里杀出一条路,靠的不是运气,是手里攥着的391个有效专利。

你可能不知道,早在2012年,他们就全资收购了日本静电耳机品牌STAX。这个品牌在发烧友圈里是“神”一般的存在专注于高端静电耳机技术。收购后 漫步者的研发团队没闲着,硬是把STAX的静电技术压缩进了消费级TWS里2023年推出的TWS Pro系列,支持LDAC高清音频解码,成了索尼同价位产品的直接对手。

研发投入更是没含糊。截至2023年,公司五百多名技术人员里18.27%是搞研发的,声学、电子、机械背景的高学历扎堆。这些人在实验室里熬出来的不止是参数, 还有用户体验——比如TWS耳机的延迟,从一开始的220ms压到了65ms,玩游戏时音画同步成了他们的杀手锏。2023年, TWS系列出货550万对,直接把他们送进了全球TWS排行榜前十,这个成绩放在三年前,谁敢信?

多品牌矩阵:用“子品牌”精准狙击不同人群

如果你以为漫步者只有一个“Edifier”牌子的耳机,那格局就小了。他们早就玩起了“子品牌矩阵”,每个品牌都瞄准一群特定的“死忠粉”。

比如HECATE,这名字听着就带感,2013年从游戏系列独立出来专攻电竞市场。产品设计直接往“机甲风”上靠,灯效、低延迟、舒适的佩戴感,成了游戏主播的标配。2023年, HECATE电竞耳机在亚马逊美国站的转化率比普通耳机高出18%,用户评论里“戴着打5小时不夹耳”成了高频词。

再看花再,2021年刚成立,主打年轻人市场。Halo 2.0深渊监听音箱, Hi-Res双金标音质加上LDAC解码,价格却压在千元以下成了Z世代买音响的首选。有意思的是 花再的营销完全不走传统路线,他们在B站和TikTok上找了一群“数码测评博主”,不吹参数,只讲“宿舍用有多大”“露营音质有多炸”,后来啊2023年花再系列在海外独立站的复购率达到了32%,远超行业平均的15%。

就连Xemal声迈这种“性价比”牌子,也玩出了新花样。真无线耳机卖到199元还送无线充电盒, 主打“实用不花哨”,在东南亚市场卖爆,2023年在越南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5%。这种多品牌打法, 让漫步者从“平价老牌子”变成了“全场景音频解决方案提供商”,每个价位、每个人群都能找到对应的“心头好”。

社媒本土化:不是翻译内容, 是融入当地人的“日常”

做跨境电商,社媒运营绕不开,但很多品牌犯了个毛病:把国内的内容直接翻译成外语就发出去,后来啊石沉大海。漫步者的做法完全不同——他们不把社媒当“广告牌”,而是当“社区”。

Instagram上, edifier_global账号有7.3万粉丝,内容全是UGC:美国大学生戴着漫步者耳机在宿舍开派对的视频,德国博主用花再音箱露营的vlog,甚至还有泰国用户拆箱耳机时用泰语配音的reaction。这些内容没一句提“音质多牛”,却让用户觉得“这耳机适合我的生活”。

TikTok更是玩明白了。#Edifier话题播放量突破1亿,他们找的KOL不是百万粉的大网红,而是几万粉的“垂类达人”。比如@festas_builds, 粉丝7万,专门做电竞场景布置,视频里把HECATE耳机和机械键盘、电竞椅摆在一起,搭配“沉浸式游戏体验”的文案,转化率直接拉到行业平均的2倍。更绝的是 他们在越南、德国的社媒账号,连客服都用当地语言回帖,有德国用户问“耳机冬天戴会不会夹耳朵”,客服直接甩来一张德国实验室低温测试的图,配文“-10℃测试通过放心戴”。

不过话说回来社媒这块也有短板。独立站每月访问量才7-10万,跳出率45.7%,平均浏览时长42秒,说明内容吸引力还有提升空间。比如用户进站可能就看看产品图, 就走了要是能加个“用户社区”板块,让买过的人分享使用心得,说不定能多留一会儿。

26亿之后:增长背后的隐忧与破局点

成绩摆在眼前, 但冷静下来想,26亿营收真的能“躺赢”吗?未必。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在降温,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7亿部,同比下滑3.2%,耳机市场的增长也主要靠TWS和头戴式,其他品类增长乏力。更麻烦的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几百个品牌都在做“低延迟”“长续航”,漫步者的护城河还能挖多深?

还有多品牌矩阵的隐忧。STAX高端、HECATE电竞、花再年轻化、Xemal性价比,听着完美,但资源能不能跟上?2023年研发人员占比18.27%, 已经不低,但如果每个品牌都要搞独立研发,人员成本和研发投入会不会翻倍?万一某个品牌没起来会不会拖累整体?

不过漫步者手里还有几张没打出来的牌。比如汽车音响领域, 他们早就布局了2023年汽车音响业务增长35%,现在新能源车爆发,车载音频系统成了新战场,说不定能成为下一个增长点。再比如 独立站流量里自然搜索占62.45%,说明品牌搜索热度在涨,要是能优化一下SEO,多写点“不同场景下怎么选耳机”的干货文章,说不定能把月访问量冲到20万+。

说实话, 漫步者的故事给跨境卖家提了个醒:别再死磕低价了技术积累和品牌差异化才是长久之计。但26亿只是开始,全球音频市场的牌还多着呢,能不能持续“魔力”,得看下一步怎么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