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解禁后,我们还能自由使用这个平台吗

解禁潮水退去, TikTok的自由到底有多少水分

2025年1月20日TikTok在美国的用户突然发现,那个被贴上“威胁国家平安”标签的短视频应用,重新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了。这场从封禁到解禁的拉锯战,像坐过山车一样让跨境电商从业者和内容创作者心里七上八下。时间拉回到2024年8月, 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那项所谓的“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法案,给字节跳动画了165天的红线——要么剥离TikTok,要么滚出美国市场。

TikTok选择硬刚,提起诉讼,理由直指法案违宪、缺乏凭据。有意思的是这边刚打赢官司,那边尼泊尔政府也在8月22日解除了对TikTok长达9个月的禁令。220万用户的大门重新打开, 但问题来了:解禁之后我们真的能像从前一样,自由地刷视频、做跨境、搞创作吗?

重磅!TikTok解禁
重磅!TikTok解禁

从“国家平安”到“商业博弈”, 解禁背后的真相

美国那场围绕TikTok的封禁闹剧,从头到尾都透着点政治博弈的味道。法案里说“国家平安威胁”,但TikTok的诉讼文件里反将一军:凭什么只针对我?其他类似公司怎么不管?更扎心的是法案还可能直接摧毁TikTok的商业价值,还不给补偿,这算不算“剥夺公权”?说白了哪有什么国家平安,分明是想套一只生金蛋的鸡。

2023年8月, 传得最凶的消息是字节跳动要卖掉TikTok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业务,报价200亿到300亿美元,买家可能是微软、甲骨文或者沃尔玛。后来啊呢?就在交易快敲定的时候,中国商务部、科技部突然调整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这下好了想卖?没那么容易。政治算盘打得噼啪响,后来啊把自己绕进去了。

尼泊尔的解禁故事则完全不同。2023年11月,尼泊尔政府突然宣布禁掉TikTok,理由是“破坏社会和谐”。后来啊呢?220万用户不干了街头抗议不断——有人指着鼻子骂:“这平台是我吃饭的家伙,你们一句话就给封了?”还有人喊:“这是在堵言论自由的嘴!”TikTok赶紧低头, 承诺要搞旅游推广、投资数字素养项目、改善教育系统,还答应规范平台上的语言使用。2024年8月22日内阁会议通过了“平等对待所有社交网络并制定规则”的提案,TikTok回来了。但说实话,这和解禁前的“自由”能一样吗?政府盯着呢,用户信任也碎了一地,接下来还得看TikTok能不能把承诺落到实处。

解禁≠自由, 那些看不见的监管绳索

别以为解禁了就能撒欢儿用,监管这把剑,一直都悬在头上。美国那边,虽然暂时解禁了但法案的阴影还在。TikTok要求衙门永久或暂时禁止施行法案, 还希望找个特别主管来审查案情——说白了就是打持久战,谁也不知道哪天政策又变脸。数据平安更是绕不开的坎, 美国一直嚷嚷着要审查TikTok的用户数据,生怕“外国对手”摸着了美国人的底细。2024年7月,Tik北美为了自证清白,甚至专门请了个美国高管当CEO,后来啊呢?用户数据还是时不时被拿出来“威胁”一把。

尼泊尔这边的监管更具体。解禁条件里明确说了要“规范语言使用”,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估计以后得有明文规定。更麻烦的是用户信任重建——被封了9个月,创作者的粉丝可能早就跑了商家的店铺也可能黄了。有个尼泊尔的小商家,以前靠TikTok卖手工地毯,禁令期间转战Instagram,流量少了大半。解禁后他试着回去发视频,发现粉丝互动率比以前低了40%,都得从头再来。还有创作者抱怨:“以前随便拍点搞笑视频就能火,现在得小心翼翼,生怕踩了监管的红线。”自由?不是戴着镣铐跳舞。

两党都在抢滩, TikTok的流量红利还香吗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一边喊着要封禁TikTok,一边抢着在平台上开账号。特朗普2024年7月注册账号, 现在粉丝1000万+,点赞4000万,发视频比谁都勤快;哈里斯也不甘示弱,7月底加入,一个月粉丝470万,点赞3000万;副手更是后来居上,一周粉丝130万。这操作魔幻不?一边说平台凶险,一边带头用。说白了流量就是选票,TikTok上的年轻人太多了谁能放过这块肥肉?

对跨境电商和创作者这波解禁后的流量红利确实香。2024年8月, 跨境电商跨境屋的数据显示,某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在TikTok解禁后30天内,通过本地化短视频内容,店铺流量提升了35%,订单量增长了28%。玩法也很简单:不再硬推产品, 而是拍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场景,比如“如何用20美元布置出租屋”,自然带出产品。

还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创作者, 抓住了解禁后用户“报复性刷视频”的心理,拍“狗狗拆家后的搞笑补救”,单条视频播放量破500万,涨粉20万,广告报价直接翻了一倍。但红利之下也有坑——规则变得更快,今天能发的内容,明天可能就违规了。有个做美妆的博主, 就主要原因是视频里用了“最美白”这个词,被判定为虚假宣传,视频直接下架,账号还被警告了三天。

自由使用需要什么?平台、 用户和出海者的三重奏

想真正自由使用TikTok,光靠解禁还不够,得平台、用户、出海者三方一起使劲儿。平台方面TikTok得拿出点诚意,像在尼泊尔那样,主动配合监管,把承诺落到实处。数据平安、内容审核这些硬骨头,得啃下来让政府放心,也让用户安心。用户呢?别只想着解禁后随便刷,得学会用脚投票——支持合规内容,举报违规账号,推动平台环境变好。出海者更得擦亮眼睛,别以为解禁了就能躺赚,合规永远是第一位的。内容要本地化, 别把国内的玩法生搬硬套;数据要透明,该备份的备份,该审查的配合审查;还要留一手,别把所有鸡蛋放在TikTok这一个篮子里多平台布局,抗风险能力才强。

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美国那边, 国会可能重新立法,TikTok的诉讼还长着呢;尼泊尔那边,监管会不会更严,也得看TikTok的表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自由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博弈、妥协、努力换来的。对跨境电商和创作者 解禁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规则内跳舞,在限制中创新,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