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家健身器材品牌在TikTok开店10个月后

从默默无闻到GMV破亿,这家健身品牌踩中了哪些流量密码?

2023年10月,一个叫Fitnessathome的健身器材品牌悄悄入驻了TikTok Shop。没人想到, 10个月后它的总销售额会突破182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亿——这个数字让很多做了十年跨境的卖家都眼红。更让人意外的是它的爆品不是什么高科技智能器械,而是一台看似普通的迷你踏步机。

健身器材出海圈的人都在讨论:这个新玩家到底做了什么?是运气好踩中了TikTok的流量红利,还是真有两把刷子?说实话,当你扒开它的运营细节,会发现所谓的“运气”背后藏着不少反行业常规的操作。

TikTok开店仅10个月,这家健身器材品牌销售超过1亿3000万
TikTok开店仅10个月,这家健身器材品牌销售超过1亿3000万

内容不是硬广, 是“生活场景植入”的艺术

大多数健身器材品牌做社媒营销,喜欢摆出一副“专业教练”的姿态:产品参数列一长串,模特穿着紧身衣展示肌肉线条,配文“科学健身,高效燃脂”。Fitnessathome偏不它的短视频里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感”。

你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女孩边追剧边在踏步机上晃悠, 字幕写着“追剧不耽误瘦腿”;一个上班族把踏步机藏在办公桌下边敲键盘边运动,配乐是轻松的Lo-Fi音乐;甚至还有宠物猫好奇地跳上踏步机跟着一起“跑”的搞笑片段。这些内容没有强行推销产品,却把“健身可以很轻松”的理念种进了用户心里。

账号矩阵的玩法也很有意思。Fitnessathome在TikTok上开了三个账号, 一个主打“产品使用场景”,一个专发“用户真实反馈”,还有一个做“健身小技巧教程”。三个账号互相导流,内容不重复但又能形成闭环。这种“内容破壁”的策略,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然停留时间就长了。

达人带货不是“撒网”, 而是“精准狙击”用户需求

FastMoss的数据显示,Fitnessathome的成交里57.89%来自外部达人带货,自营账号只占1.04%。这个比例颠覆了很多卖家的认知——大家通常觉得“自播才是根本”,但它偏偏把达人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它的达人合作不是广撒钱找粉丝量大的,而是精准筛选“垂类达人+生活场景达人”。比如找那些粉丝量不大但互动率很高的“居家健身博主”, 让他们展示踏步机如何融入日常生活;找“宝妈群体”的达人,强调“碎片化健身带娃两不误”。这些达人的粉丝虽然不多,但信任度极高,转化率反而比头部达人高3倍。

更绝的是它要求达人视频必须包含“真实使用场景”和“个人体验”,不能念稿子。有个叫Sarah的宝妈达人, 视频里没提产品参数,只说“自从有了这个踏步机,我追剧时顺便就能把运动做了老公再也不说我光躺着不运动了”,这条视频直接带火了踏步机的“家庭场景”卖点,单条视频销量破万件。

私域流量池:把“路人粉”变成“品牌铁杆”

很多卖家做TikTok, 只盯着曝光和转化,却忽略了“用户粘性”。Fitnessathome却在私域运营上下了死功夫。它在评论区主动引导用户加群, 群里不仅有专属优惠,还有“21天居家健身打卡挑战”,每天由教练直播带练,用户在群里晒运动截图还能赢奖品。

这种“社群+打卡”的组合拳,让用户的复购率提升了40%。有个叫Lisa的用户在群里分享了“用踏步机3个月瘦了15斤”的经历, 她的帖子被品牌转发后带动了500多个新用户下单。这种“用户裂变”的效果,远比花钱投广告来得实在。

话题挑战赛的玩法也很有心机。它没搞那种“跟风跳热门舞”的泛娱乐挑战, 而是发起#MyHomeFitnessStory,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健身经历和健身角落。话题播放量破亿后 不仅带来了海量UGC内容,还让品牌收获了大量真实用户画像——原来它的核心用户是25-35岁的职场女性,喜欢“碎片化”“无压力”的健身方式。

数据背后:6.18%的年增长率, 健身器材出海的“黄金窗口期”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全球家用健身器材市场规模2022年达111.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到165.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而更细分的“轻量化家用健身器材”市场,年增长率高达6.18%。这意味着什么?说明居家健身不再是“少数人的爱好”,而是变成了“大众刚需”。

但市场大不代表好做。传统健身器材卖家还在纠结“要不要做亚马逊”, Fitnessathome已经用TikTok证明了:社媒平台的“内容种草+即时转化”模式,比传统电商的“搜索购物”更符合年轻用户的消费习惯。

算法推荐:比用户更懂他们需要什么“运动装备”

TikTok的算法有个特点:它不是根据用户搜索推荐产品,而是根据用户的行为偏好“猜”你需要什么。Fitnessathome摸透了这点, 它的内容里从不出现“买它”“点击购物车”这类硬核引导,而是主动把视频推给潜在用户。

比如它发现“边做家务边运动”的内容完播率特别高, 就立刻调整内容策略,推出“家务健身套装”系列;看到“宠物和主人一起运动”的互动数据好,就赶紧拍萌宠和踏步机的互动视频。这种“算法种草”的能力,让它的获客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35%。

产品力:不是“功能堆砌”,是“解决居家健身的痛点”

爆品踏步机为什么能卖20.54万件?不是主要原因是便宜, 而是主要原因是它精准解决了三个痛点:一是“空间小”,折叠后厚度不到20厘米,能塞进沙发底下;二是“噪音大”,采用静音皮带设计,运动时声音比说话还小;三是“枯燥”,配套APP有游戏化健身模式,边玩边运动。

有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问题:它的产品详情页没有罗列一堆专业参数,而是用“放在客厅不占地方”“晚上运动不吵到邻居”“追剧时不知不觉就运动了”这样的场景化描述。用户看到这些,脑子里立刻就能想象出自己使用产品的画面下单决策自然就快了。

争议与反思:社电爆红是“昙花一现”还是“长期主义”?

有人质疑Fitnessathome的成功只是“踩中了TikTok的流量红利”, 一旦平台算法调整,它就会迅速沉寂。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忽略了它的“抗风险能力”。

它的多渠道布局就很聪明:除了TikTok Shop,亚马逊、独立站同步运营。数据显示, 有30%的用户是通过TikTok了解产品,但到头来在亚马逊下单——主要原因是亚马逊的老用户更信任平台。这种“TikTok种草+亚马逊转化”的组合,让它的销售渠道不依赖单一平台。

流量依赖症:当TikTok算法变了品牌怎么办?

过度依赖平台流量是跨境电商的通病。Fitnessathome也意识到了这点,它开始把社群运营和用户沉淀放在首位。现在它的私域用户已经突破50万,这些用户不依赖平台推荐,会主动关注品牌动态,复购率远高于公域用户。

更关键的是它正在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转型。最近推出了“居家健身课程包”,包含踏步机+运动手环+在线课程,客单价提升了2倍。这种“产品+内容+服务”的模式,让品牌有了更强的护城河。

从“爆品逻辑”到“品牌逻辑”, 健身器材出海的下一站

健身器材出海的竞争,早就不是“谁的产品便宜”了而是“谁更懂用户的生活”。Fitnessathome的成功证明: 用户要的不是冰冷的器械,而是“健身如何融入我的生活”的解决方案。

那些还在用“参数战”“价格战”的卖家,该醒醒了。当你的对手已经把用户变成“粉丝”, 把产品变成“生活方式”时你还在纠结“要不要开TikTok账号”,差距已经拉开了。

健身器材出海的下半场, 比拼的从来不是流量,而是谁更懂用户的“懒”——他们懒得去健身房,懒得做复杂训练,懒得花大价钱买用不上的器械。Fitnessathome的踏步机卖得火, 不是主要原因是它多先进,而是主要原因是它让“健身”这件事,变得“懒得做都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