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hertz如何凭借小众手机在全球化市场实现销量爆增
从裤兜掏出的“小不点”, Unihertz怎么在海外折腾出动静
最近在二手平台收了个二手的Unihertz泰坦,拿到手那刻,突然觉得这小众厂商活得挺有意思的——别人都在卷大屏、卷摄影,它偏从裤兜里掏出个“小不点”,还真能在海外市场折腾出动静。这事儿挺值得琢磨, 一个深圳的品牌,十年没在国内市场露头,愣是在海外小众手机圈里杀出条血路,销量翻着番地涨,到底凭啥?
别人卷大屏它卷小, 偏门赛道里杀出黑马
说起手机市场,主流玩法早固定了:屏幕越来越大,摄像头越堆越多,价格越抬越高。Unihertz偏不按套路出牌。2017年, 它在Kickstarter上推了款叫“Jelly”的手机,3英寸屏幕,巴掌大小,却能塞进4G、安卓系统,主打“便携到极致”。当时很多人觉得这玩意儿是“玩具”,后来啊35天筹了125万美元,目标金额翻了四十多倍。

这事儿成了它的起点。后来Jelly Star、 Jelly Pro一路迭代,屏幕没变大,反而加了指纹识别、NFC,价格还压在200美元以内。在欧美,有一群用户就吃这套:讨厌大屏手机的“砖头感”,想要能塞进口袋、单手操作的手机。Unihertz抓的就是这群人——他们不是参数党,但愿意为“顺手”买单。有用户反馈说用Jelly打字、刷短视频,比6英寸手机舒服多了揣在兜里甚至感觉不到存在。
光有小屏还不够,它又盯上了三防手机。Atom系列防水防尘防震,Tank 2直接能扛1.5米跌落,还能当投影仪用。这玩意儿在欧美火得有点意外:户外运动爱好者拿它登山,工地工人拿它防摔,甚至有人拿它拍水下视频。有评测说把Tank 2扔进鱼缸泡了半小时 捞出来擦擦水,开机照样用,这种“抗造”属性,比参数表里的“IP68”更有说服力。
社交媒体上“搞事情”,硬核内容比广告管用
能火起来社交媒体功不可没。Unihertz没在国内折腾微博、 抖音,一门心思扎进TikTok、YouTube、Instagram,愣是把硬核手机玩出了“网红感”。
TikTok上, 它发的视频都特实在:把手机扔进鱼缸泡着,从楼梯上摔下去,甚至用激光投影在墙上放电影。有次他们拍Tank 2压核桃,评论区直接炸了:“这手机比我命还硬?”“核桃:我裂开了”。还搞过#SmallScreenChallenge, 让用户拍自己用小屏手机日常的视频,有人拿它打麻将,有人挂脖子上跑步,甚至有人拿它当遥控器控制无人机。UGC内容比官方广告还管用,播放量蹭蹭往上涨。
YouTube上,它跟科技博主合作得更狠。有个叫“JerryRigEverything”的博主, 专门测试手机的耐久性,他拆解Tank 2的视频,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里“求链接”刷了一屏。Unihertz还拍过“极限生存测试”:把手机埋进沙子里 用汽车压,泡在海水里24小时再说说还能开机打
Instagram上,它不走“科技感”路线,反而走“生活感”。用户分享的用Tank 2露营的照片,Jelly挂在胸前的vlog,甚至有人拿它当登山杖的挂钩配重。评论区里“这手机跟我的户外装备太搭了”这种话,比“参数牛逼”更戳人。社交媒体上,它不是在“卖手机”,而是在“卖一种生活方式”——小众,但不廉价,硬核,但不土气。
本地化比“贴牌”还狠, 不同市场不同打法
跨境电商最怕“一刀切”,Unihertz偏要“一城一策”。美国用户爱小屏, 就主打“口袋里的全能机”,强调单手打字、方便携带;墨西哥那边户外活动多,三防手机更受欢迎,广告就往“工地神器”“探险必备”上靠;欧洲用户关注隐私,它就在Atom系列上加入物理隐私键,一键锁屏防偷窥。
官网独立站也玩得花。美国站用英文, 支付支持信用卡、PayPal;墨西哥站支持本地支付Spei,页面配色用墨西哥国旗红;欧洲站加多语言选项,德国站还标注“符合欧罗巴联盟隐私保护法”。有数据说本地化运营后墨西哥市场的转化率比统一用英文站高了23%,欧洲用户复购率也提升了18%。
物流上更绝。它在海外仓备货,美国用户下单3天到,欧洲5天到,比国内某些品牌还快。还搞过“本地售后”:在洛杉矶设维修点,Tank 2坏了不用寄回国,当地就能换零件。有用户反馈说手机摔坏了第二天拿到维修点,下午就修好了这种体验,比等一个月寄回国内强太多了。
小众市场的“坑”,它踩过也绕过
小众赛道好走,但也容易掉坑。2020年疫情时供应链断了Tank 2的生产差点停摆。当时海外用户催单催得厉害, Unihertz没硬撑,而是跟用户沟通:众筹新机型时承诺“延期发货,送配件”,反而攒了波好感。后来还推出“以旧换旧”活动,老用户用旧手机抵扣,既消化库存,又复购了一批老客户。
另一个坑是“模仿”。看到它卖得好,国内不少品牌也跟风出小屏手机,价格更低。Unihertz没降价,反而加功能:Jelly Star加了5G支持,Tank 3加了卫星通讯。它在Kickstarter上推新品时特意强调“我们不是贴牌,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还晒了专利证书。用户买账,2022年Tank 3众筹,目标50万美元,再说说筹了300多万。
还有“品牌认知”的坑。很多人第一次听说Unihertz,以为是“山寨品牌”。它没急着解释,而是找户外KOL测评,让用户自己说话。有个叫“Outdoor Gear”的博主, 用Tank 2爬了半年山,视频里说:“这手机陪我摔过、泡过、冻过比我之前的旗舰机还靠谱”。这种“用户背书”,比广告词管用多了。
未来还有戏吗?小众品牌的“活法”
现在它又搞了Luna,带灯效,瞄准年轻人。这步棋走得挺妙——小众品牌想活下来不能只靠“硬核”,还得懂年轻人的“酷”。Luna的灯效不是花里胡哨,而是能自定义颜色,接
海外市场还有潜力。三防手机在欧美年增长率15%,小屏手机虽然量小,但用户忠诚度高,复购率65%。Unihertz没打算跟小米、 苹果抢市场,就想把“小而美”做到极致:比如未来可能出“小屏折叠屏”,或者给三防手机加夜视功能。
它给国内品牌出海提了个醒:与其在红海里卷死,不如找片蓝海深耕。小众市场不是“没市场”,而是“没被好好做”。Unihertz的打法,说白了就三招:找准一小撮人,说懂他们的话,做他们需要的东西。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难在能不能沉下心,不眼红别人的大屏,守着自己的小屏幕折腾到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