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特朗普会见TikTok CEO周受资

海湖庄园的意外会面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6日下午,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里多了个不同寻常的身影——TikTok首席施行官周受资。距离他上次在这里面对美国国会议员的“灵魂拷问”还不到两年, 这次却是主动上门,和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坐到了同一张谈判桌前。特朗普在接着的新闻发布会上抛出那句“我对TikTok有好感”时现场闪光灯几乎要把屋顶掀翻。这句话像块石头砸进湖里 涟漪瞬间传遍了整个跨境圈——那些靠TikTok吃饭的商家,那些押注TikTok股票的投资人,甚至连华盛顿的政客们,都得重新掂量一下风向。

特朗普的“好感”从哪来

特朗普说“对TikTok有好感”,可不是随口客气。大选期间,TikTok上年轻用户的内容成了他的隐形助选团。数据显示, 11月大选前再说说两周,#Trump2024相关标签在TikTok上的播放量突破23亿次其中大量内容是年轻人模仿特朗普的演讲片段,或者用他的金句创作搞笑视频。这些内容没有经过传统媒体的“过滤”,直接戳中了Z世代的笑点和共鸣点。特朗普团队心里清楚, 如果没有TikTok上这些“自来水”式的传播,他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率不会反弹得这么快。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他对TikTok的态度从“必须封杀”突然变成了“可以聊聊”。

转机!特朗普会见TikTok CEO周受资,并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紧急申请!
转机!特朗普会见TikTok CEO周受资,并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紧急申请!

TikTok的“两手准备”

周受资可没主要原因是特朗普一句“好感”就放松警惕。就在同一天 TikTok的讼师团队火速向美国最高衙门提交了紧急申请,要求推迟明年1月19日生效的“不卖就禁”法案。文件里写得明白:这个法案将在新总统就职典礼前一天 强行关闭美国最受欢迎的言论平台之一,让1.7亿美国用户的“政治、商业、艺术表达”瞬间噤声。他们搬出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强调言论自由比“国家平安”的幌子更有分量。这步棋走得险,但不得不走——特朗普的话能当参考,但国会的法案才是悬在头顶的刀。

跨境卖家的“生死时速”

对跨境电商TikTok的生死攸关远比政治表态更实在。黑五期间,深圳卖家李伟的“管道疏通神器”在TikTok上卖疯了。这个成本只要8毛钱的塑料工具, 被美国网红拍成“10秒解决厨房堵塞”的视频,10天内销量冲到60万单,溢价152倍,净利润超过800万人民币。李伟在朋友圈晒出仓库打包流水线的视频时特意配了句“TikTok给我续了命”。可就在12月初, 美国国会通过禁令的消息传来他连夜联系货代暂停了所有发往美国的货物,仓库里堆着的200万件货成了“定时炸弹”。

爆款背后的流量密码

李伟的“管道疏通神器”不是个例。2024年, TikTok Shop美国站的跨境卖家数量同比增长340%,其中78%的爆款都来自“短视频+直播”的场景化种草。比如加州的宠物用品卖家Jessica推出的“降温狗垫”, 对“痛点场景”的精准捕捉——用户不是在购物,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而TikTok把“解决方案”变成了“沉浸式体验”。

禁令下的“备胎计划”

禁令像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卖家头上。杭州的服装品牌“简尚”创始人张磊早在9月就开始布局“备胎”:把TikTok上积累的50万粉丝导流到独立站,一边加大在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的投入。数据显示, 11月TikTok美国区下载量环比下降18%,但Instagram Reels的跨境电商广告点击量却上升了27%。张磊算过一笔账:“就算TikTok真被封了我们在其他平台的粉丝也能扛住30%的销量缺口。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这话在跨境圈永远是真理。”

政治棋局里的商业博弈

TikTok的“转机”从来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政治与商业相互妥协的后来啊。特朗普态度的转变, 本质上是一场“利益交换”——他需要年轻选民的选票,TikTok需要在美国市场的生存权。但美国政坛的复杂性远超个人意志。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卢比奥就公开表示:“国家平安不是交易筹码, TikTok的数据风险一天不解决,禁令就一天不能取消。”这种“鹰派”声音的存在让TikTok的“求生之路”注定充满变数。

言论自由的“双刃剑”

TikTok高举“言论自由”大旗,其实是在打一场舆论战。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公开支持TikTok,称“封禁TikTok等于剥夺1.7亿美国人的发声平台”。但反对者反驳:“言论自由不代表可以放任外国数据操控舆论。”2023年,TikTok美国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被曝光后这种质疑声浪更高。TikTok虽然承诺在美国建立数据中心, 由甲骨文公司管理数据,但“字节跳动到头来控制权”的问题始终没解决,成了政客们攻击的靶心。

中国企业的“出海困境”

TikTok的遭遇,是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缩影。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在美遭遇的知识产权诉讼同比增长58%,其中38%的案件与“数据平安”相关。比如深圳的无人机企业大疆,就因“涉嫌向中国政府提供用户数据”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这些案例背后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崛起的警惕。周受资在亚太经合峰会上的演讲里强调“TikTok是全球化企业”, 但美国政客更关心的是“你的总部在北京,还是华盛顿?”

未来的“三种可能”

TikTok的未来藏在三种可能性里。最好的后来啊是“有条件解禁”——比如剥离字节跳动股份,成立完全独立的美国公司,换取市场准入。这种模式下TikTok能保住用户和商家,但字节跳动的控制权会大幅削弱。接下来是“局部妥协”——允许TikTok继续运营, 但严格限制数据传输和内容审核,比如禁止涉及中国政治的内容传播。最坏的情况是“全面封禁”, 就像2020年印度禁封TikTok那样,170万美国商家将面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灾难。

商家的“生存法则”

不管后来啊如何,跨境商家都在学会“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广州的美妆卖家林佳的做法是把产品线拆分成“TikTok专属款”和“全平台通用款”。TikTok专供款主打性价比和场景化营销, 一旦平台出事可以快速清库存;通用款则注重品牌溢价,通过独立站和亚马逊持续复购。她给团队定的KPI是“TikTok销量占比不超过总量的40%”, “就像不能把所有收入都压在一个主播身上,平台风险也得分散。”

行业的“洗牌信号”

TikTok的生死局,正在加速跨境电商行业的洗牌。2024年第三季度, 美国市场中小卖家的存活率从去年的62%下降到47%,而拥有多平台布局的大卖家存活率却高达83%。深圳的跨境电商服务商“跨境通”CEO王浩观察到:“以前商家问的是‘怎么在TikTok起量’, 现在问的是‘TikTok倒了我的货往哪发’。这种心态转变,让独立站、SaaS工具、海外仓这些‘基础设施’成了香饽饽。”数据显示,2024年独立站建站服务需求同比增长210%,海外仓面积扩张速度比去年快了1.5倍。

海湖庄园的风吹过佛罗里达的海岸,也吹皱了跨境圈的一池春水。特朗普和周受资的握手,是政治信号,更是商业赌局。对商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绝对的平安,只有绝对的准备。TikTok的故事还没结束, 但它留给所有出海者的启示已经足够清晰: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的夹缝中,活下去的唯一法则,就是永远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