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遇险,商家如何借道墨西哥成功转型

当TikTok美国站悬在头顶, 商家们的墨西哥逃生路线图

她盯着商家群里的消息,手指在屏幕上划得飞快。有人发来截图:“墨西哥TikTok店铺转让,单店3万,全套10万,包办税号执照。”下面跟着一串“已读”和“求联系方式”。这种场景,从2023年底开始,每天都在重复。TikTok在美国的禁令像块压在心口的石头, 商家们一边焦虑地刷着X上的最新进展,一边悄悄收拾行李——不是回国,是南下墨西哥。

墨西哥:不是最优解, 却是唯一解

张成把再说说一箱货搬进墨西哥城的仓库时已经是2024年1月的凌晨。窗外治安不好的街区传来零星枪声,他没敢开灯,手机屏亮着,显示着美国仓库的定位。这个在亚马逊做了4年的卖家, 2023年黑五把一半货砸进TikTok美区,后来啊GMV翻了一倍,利润率从亚马逊的20%飙到40%。“TikTok是能自己出单的亚马逊,”他常跟团队说“不用等用户搜,拍个视频就能等订单。”但现在TikTok美区可能没了。他提前一个月把货备到墨西哥, 就是赌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互免关税的便利,赌贴着“墨西哥制造”的标签能绕开那堵墙。

TikTok遇险,商家“借道”墨西哥
TikTok遇险,商家“借道”墨西哥

郝玲的反应更快。2023年12月11日TikTok败诉的新闻出来时她刚把3500件货发到美区仓库。那天下午,她的速卖通和Temu店铺同步上新,价格压低10%,TikTok店铺挂上“清仓”标签。合作的KOL连夜把视频里的TikToklogo换成Instagram链接。“不能等死,”她在群里说“但也不能全跑。”她没买墨西哥店铺, 却在深圳找了家代工厂,贴牌生产了一批“墨西哥制造”的家居用品,准备通过墨西哥站转运美国。

这两个选择,成了商家们的标准动作:要么买墨西哥店铺、建墨西哥仓库,要么找代工厂贴牌。墨西哥的吸引力太直接了——和美国接壤, 物流能压缩到3天;互免关税,能省下25%-30%的进口税;更重要的是TikTok墨西哥站还没被盯上,流量便宜,达人合作费只有美区的三分之一。“去年黑五,美区达人报价涨了3倍,墨西哥那边还是寄品就能拍,”张成的运营主管说“傻子才不去。”

绕道墨西哥的成本:比想象中贵, 但比停便宜

张成在墨西哥城租的仓库,月租金从2023年的每平方米80元涨到120元,还“有钱都租不到”。SHEIN和Temu2023年杀入墨西哥时 就把仓库价格炒起来了现在TikTok商家涌入,直接翻了1.5倍。更头疼的是人工,墨西哥华人运营的工资开到3-4万元/月,相当于广州运营的6倍。“招了个本地人,第一天上班手机就被抢了”张成苦笑,“现在仓库得雇两个保安,一个月多花2万。”

治安只是开始。郝玲的贴牌厂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 2024年3月,第一批货从深圳发到墨西哥,清关时被扣了理由是“产地证明材料不全”。她找了当地华人中介,塞了5000美元才取出来耽误了15天错过了美国站的复活节大促。“贴牌不是贴个标签就行, ”她在群里吐槽,“得有墨西哥的税号、当地的劳动合同、工厂水电单,一套材料办下来比注册公司还麻烦。”

但即便如此,商家们还是愿意赌。郝玲算过一笔账:如果TikTok美区真被禁, 她留在美国仓库的3500件货,要么亏本清仓,要么运回中国运费比货值还高;而通过墨西哥转运,虽然每件货多花15元物流费,但能省下关税,还能继续卖TikTok流量。“亏30万,还是亏15万?”她问自己,“选后者。”

坚守还是撤离:商家的分裂与 TikTok 的不可替代性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墨西哥。在广州做3C配件的李阳,2024年1月直接关了TikTok美区店铺,all in亚马逊。“墨西哥太乱了政策也不稳定,”他说“今天互免关税,明天可能就加税了。”他把TikTok的广告预算挪到Instagram, 虽然转化率只有TikTok的三分之一,但“至少平安”。

这种分裂,在商家群里越来越明显。一方认为“风浪越大鱼越贵”, TikTok的流量红利没有平替,美区一旦丢了整个跨境电商都要倒退;另一方则觉得“鸡蛋不能放一个”,墨西哥只是过渡,得赶紧找Plan B。“吵了半个月,谁也说服不了谁,”郝玲说“但有一点共识:没人愿意放弃美国市场。”

张成属于前者。他的TikTok店铺占了总营收的一半以上,亚马逊反而成了“引流渠道”。“亚马逊你得等用户搜, TikTok是用户被视频种草了直接买,”他拿起手机,给团队看一条爆单的视频,“一个小家电,达人拍了条15秒的‘懒人神器’,播放量80万,订单3000单,这种事亚马逊能做吗?”他的团队统计过 TikTok短视频的转化率是亚马逊的5倍,投流ROI能达到1:8,而亚马逊只有1:3。

这种不可替代性,让商家们舍不得走。李阳也承认, 做Temu的时候,他还是要去TikTok投流,“TikTok的流量像自来水,其他平台是桶,你得去接水。”但平安阀比水龙头更重要,他到头来还是选择了撤离。

墨西哥站的诱惑:美区的影子, 但还没戴上皇冠

2024年1月13日TikTok墨西哥站正式开放入驻的消息传来时张成的运营团队熬了个通宵。他们发现, 墨西哥站的流量结构像极了2022年的美区——自然流量占比70%,达人合作费低,用户对短视频的接受度高。“美区用户已经‘见过世面’了 达人报价高,用户还要求货比三家,”张成的运营说“墨西哥用户刚接触TikTok电商,像2019年的抖音,随便拍个视频都能爆。”

官方数据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墨西哥站上线首月, 商家数量增长200%,日均GMV较美区上线初期高40%。TikTok还在墨西哥推出了“本地达人孵化计划”, 商家可以0成本合作新达人,就像2023年美区的“KOL寄品合作”一样。“美区已经卷成红海了 墨西哥还是蓝海,”郝玲说“她托朋友在墨西哥城找了几个本地达人,拍了一条家居清洁用品的视频,播放量50万,订单800单,成本只有200美元。”

但蓝海也有暗礁。墨西哥的物流基础设施比美国差得多, 从墨西哥城到洛杉矶的陆运,需要5-7天遇到恶劣天气可能延误;用户支付习惯也不同,信用卡渗透率只有40%,货到付款占比30%,商家得承担更高的拒收率;“墨西哥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美区能卖40美元的东西,墨西哥只能卖25美元,”张成的产品经理说“利润直接砍一半。”

这些风险,并没有浇灭商家的热情。2024年2月13日 TikTok墨西哥站商城开售当天张成的店铺GMV突破了10万美元,其中60%来自短视频引流,30%来自达人合作。“美区是皇冠,墨西哥是皇冠上的宝石,”他说“宝石还没戴稳,但总比没有强。”

未来已来:商家在墨西哥的生存法则

郝玲的贴牌厂在2024年4月遇到了新麻烦。墨西哥政府对544项中国商品征收5%-50%的临时关税,她的家居用品赫然在列。“之前贴牌是为了绕关税, 现在关税又回来了”她哭笑不得,“只能把价格再涨10%,但墨西哥用户不买账了。”她调整策略,把产品改成“墨西哥设计+中国生产”,在包装上印上当地设计师的名字,勉强维持利润。

张成的应对方式更直接:在墨西哥建厂。2024年3月,他在下加利福尼亚州租了个小厂房,雇了20个本地工人,组装从中国发来的零部件。“虽然人工贵,但能省下关税和物流费,”他说“而且‘墨西哥制造’的标签,比贴牌更有说服力。”他的工厂4月投产, 第一批货通过TikTok墨西哥站卖到美国,利润率虽然只有25%,但比从中国直发高10%。

这些经验, 成了商家群里的“生存指南”:要么在墨西哥本地化生产,要么找华人代工厂深度合作,要么放弃高客单价产品,主打低价刚需;物流上,多用陆运少用空运,仓库选在治安好的北部边境城市;运营上,多孵化本地达人,少用中国团队远程操控。“2024年做墨西哥,就像2019年做抖音,”张成在群里说“你得把‘中国经验’扔掉,从头学起。”

没有完美的避风港, 只有更快的适应力

1月19日TikTok美国站的禁令没有如期生效。最高衙门将口头辩论推迟到1月10日商家们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一点。但没人敢松懈, 郝玲的墨西哥贴牌厂已经满负荷运转,张成的墨西哥仓库又新增了500个SKU,李阳则在亚马逊上测试TikTok引流来的新链接。

“没有永远平安的平台, 只有永远找路的商家,”郝玲在群里发了这句话,配了个仓库打包的短视频。屏幕里工人们正在给货箱贴“墨西哥制造”的标签,箱子上印着飞往洛杉矶的物流单号。这条视频有2万播放量,评论区有人问:“还能去墨西哥吗?”

张成回复了四个字:“赶紧上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