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进军Temu市场,1688跨境版上线
阿里1688跨境版上线:一场针对Temu的供应链反击战
跨境电商行业的平静被打破了。阿里系1688宣布推出面向海外市场的跨境版,直接对标拼多多旗下的Temu。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要知道, Temu凭借“低价+全托管”模式在海外市场狂飙突进,2024年销售额冲到180亿美元,俨然成为跨境电商的新晋“卷王”。如今阿里带着产业带供应链的底牌杀入,这场B2B与B2C的跨界较量,注定会 出海格局。
1688的底牌:中国产业带的“毛细血管”
1688跨境版之所以让行业震动,核心在于它握着一张Temu难以复制的牌——中国产业带的深度渗透。不同于纯电商平台依赖第三方货源, 1688沉淀了全国70%的产业带资源,义乌小商品、东莞电子、南通家纺这些制造业集群,就像一条条毛细血管,能直接对接全球采购需求。

东莞蓝牙耳机厂商陈明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过去他的产品要经过多层出口商才能到越南胡志明市的分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所剩无几。加入1688跨境版后中间商环节被砍掉,利润率直接提升了8个百分点。这种“工厂直连海外买家”的模式,正是1688对抗Temu的核心武器。
对抗性声音:是供应链革命还是内卷加剧?
支持者把1688跨境版看作是B2B贸易的“范式革命”。派代研究院的观点认为, 传统跨境贸易的五层链路——“工厂→出口商→海外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将被压缩为“工厂→海外仓→零售商”三级。这种去中间化,能让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更直接触达终端,对海外中小采购商是重大利好。
但质疑的声音同样尖锐。有跨境电商从业者直言:“阿里这是用‘产业带’的矛, 去刺Temu的‘低价’盾,但再说说可能刺伤的是整个行业的利润。”他举例说 过去中小工厂依赖信息不对称能获取10%-15%的溢价,现在海外买家直采,溢价空间消失,工厂只能拼价格、拼成本,“再说说可能陷入比Temu更惨烈的价格战”。
越南市场的暗战:价格与供应链的博弈
东南亚成了1688与Temu较量的第一战场。数据显示,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与东南亚盟贸易总值增长10.5%,远超对欧罗巴联盟的0.5%和对美国的4.7%,这片市场成了必争之地。在越南胡志明市,双方的“暗战”已经打响。
Temu的策略是“0佣金+北美流量反哺”, 用北美市场的利润补贴东南亚;而1688跨境版则打出“产业带直供牌”,同类产品价格压低15%-20%。1688跨境版在越南组建了本地化团队, 提供从选品到配送的全托管服务,甚至计划建立海外仓和选品中心,深度绑定当地需求。
这种竞争让越南分销商李伟左右为难。他在微信朋友圈吐槽:“上个月进了Temu的一批蓝牙耳机, 卖得快但利润薄;最近1688跨境版说能直连东莞工厂,价格更低,但又要重新测试供应链稳定性,真是两头难。”
数据说话:1688跨境的“成绩单”与隐忧
1688跨境版的底气,来自过去两年的业绩积累。2023年1-11月, 1688跨境注册买家数同比增长76%,达到594万;跨境动销品超过1.3亿,采购规模近2000亿元。2024年跨境业务订单规模同比增长超70%,海外本地用户订单增长超50%。
菜鸟网络的物流数据更亮眼:通过整合中欧班列、 东南亚海运专线及海外仓,1688跨境版的物流时效提升30%,综合成本下降18%。这对利润率普遍不足10%的制造业几乎是“生死级”的优势。
但数字背后也有隐忧。1688跨境版要求供应商提供英文质检报告、CE认证等文件,中小工厂的合规成本可能增加5%-8%。深圳一家电子厂负责人坦言:“以前做外贸,出口商帮搞定这些认证,现在要自己弄,时间和金钱都是成本。”
SHEIN的“警报”:供应链独占性被打破?
这场较量还牵动了另一个出海巨头——SHEIN。SHEIN赖以成名的“小单快反”模式,核心是绑定中国中小服装工厂的敏捷供应。但1688跨境版的到来可能打破这种独占性。
1688沉淀了全国70%的产业带资源,服装工厂占比极高。当这些工厂通过1688跨境版直接对接海外采购商,SHEIN的供应链壁垒就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有业内人士预测, 2025年如果1688跨境版进入15个“一带一路”国家,SHEIN可能会面临5%-8%的供应链分流。
阿里的“野心”: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1688跨境版的推出,背后是阿里全球化战略的根本转向。财报显示, 2024财年第三季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285.9亿元,同比增长44%,但占集团总收入仅9%。阿里明摆着不满足于此,它想从“赚流量差价”转向“做产业服务”。
这种转向的深层逻辑是:中国制造业的集群优势, 不能只停留在卖货层面而要成为全球贸易的基础设施。1688跨境版就像一个“供应链操作系统”, 将中国工厂的产能、菜鸟的物流、阿里的支付串联起来重构全球B2B贸易规则。
挑战未止:物流基建与数字化短板
尽管有供应链优势,1688跨境版仍面临现实挑战。东南亚物流基建薄弱是绕不开的坎,老挝、缅甸等地的配送时效难以保障,菜鸟网络的覆盖还需要时间。更关键的是中小工厂的数字化水平, 很多工厂连ERP系统都没有,柔性生产响应速度远不如SHEIN这类快反玩家。
义乌一家玩具厂老板王建国的话很实在:“我们厂一天能产10万个玩具, 但客户要的是1000个一批、10天交货,这种柔性订单我们接不了。1688跨境版能帮我们找海外客户,但生产端的数字化改过还得靠自己。”
未来展望:B2B跨境电商的“下半场”
2025年,海外电商市场的战火恐怕会更旺。1688跨境版与Temu的较量,本质是“供应链驱动”与“流量驱动”的两种模式对决。阿里能否把中国制造业的集群优势转化为标准化服务能力,是成败关键。
对行业这场较量或许会倒逼中国卖家从“供货思维”转向“品牌思维”。当信息差红利消失,产品质量、服务响应、品牌溢价将成为新的竞争维度。正如一位跨境电商观察者所说:“1688跨境版不是要打败Temu, 而是要告诉行业:出海的终极逻辑,永远是供应链的价值。”
对于中小工厂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边是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一边是更残酷的竞争压力。如何借势1688跨境版的供应链资源,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或许是他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跨境电商的江湖,永远不缺故事。1688跨境版的上线,只是新一轮变革的开始。这场关于供应链、流量、模式的博弈,到头来会重塑谁的商业版图?市场会给出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