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特朗普对中国加关税,TikTok卖家被封店

关税叠加封店, TikTok美区卖家遭遇双重暴击

2025年开年,跨境电商圈的氛围比冬天的空气还冻人。一边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频频挥舞关税大棒, 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2月27日又宣布额外再加10%,累计20%;另一边是TikTok美区卖家突然收到封店通知,申诉入口排起长队,群里哀鸿遍野。这波操作, 直接把不少原本指望在TikTok Shop冲一波业绩的卖家打懵了——关税还没消化完,封店又来补刀,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关税从10%到20%, 利润直接“腰斩”

说到关税这事儿,得从2025年2月1日说起。特朗普当时签了个行政令, 不光对中国商品加10%的税,还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以前卖家发个价值500美元的包裹到美国, 可能关税就几美元,现在直接按10%算,500美元就是50美元,成本瞬间翻倍。更狠的是2月27日他又补了一刀,对中国商品再额外加10%,累计20%。有卖家算过一笔账:自己卖的一款家居用品, 成本价15美元,售价25美元,利润率原本是40%,20%关税一加,光关税成本就得3美元,利润直接掉到12美元,缩水了一半还多。

特朗普对中国再加10%关税,TikTok卖家:被封店也蛮好的
特朗普对中国再加10%关税,TikTok卖家:被封店也蛮好的

这还不是全部。特朗普还一边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对欧罗巴联盟25%,连钢铁铝制品都全球加25%。跨境电商圈里有人调侃这是“关税叠叠乐”,可卖家们笑不出来。一位做3C配件的卖家在群里吐槽:“我利润才25%, 20%关税一扣,还剩5%,运费、平台佣金、营销成本一摊,直接倒贴钱。” 更有人开始怀疑:“这关税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要不要提前清仓跑路?”

TikTok美区封店潮:清理“擦边账号”还是“赶小卖家走”?

关税的风波还没平息,TikTok美区的封店潮又来了。据TT123跨境电商平台2月底发起的投票, 超过60%的卖家表示店铺被封,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账号关联异常”,有的说“产品侵权”,还有的直接显示“违反社区准则”,申诉进去都是模板回复,等一周也没个后来啊。一位卖服饰的卖家回忆:“2月15号早上起来 店铺直接变灰,我啥违规都没干,就发过几条短视频,挂了商品链接。”

这波封店不是偶然。TT123了解到, 2025年初TikTok美区主要原因是政策风险陷入停摆,平台为了快速起量,放宽了入驻门槛,后来啊大批“黑科技”账号和不合规卖家涌入。比如有人用虚拟IP注册店铺,有人盗用他人图片,甚至有人卖假冒伪劣产品。等到2月底TikTok获得75天豁免,平台开始“秋后算账”,大力整治这些擦边账号。但问题在于,不少合规卖家也被误伤,申诉渠道拥堵,官方处理效率低下导致卖家怨声载道。

更让卖家扎心的是 TikTok官方在2025年规划中明确提到,要重点做“品牌升级”,这意味着未来平台会更倾向于品牌方,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可能被进一步压缩。一位资深卖家分析:“平台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小卖家就是‘屋子里的灰尘’,清理掉才能吸引大品牌入驻。”

新站点“水土不服”:墨西哥站门槛高, 本土资质难搞

美区风险太大,不少卖家把目光转向了其他站点,比如墨西哥、西班牙、爱尔兰。后来啊一查入驻政策, 傻眼了——墨西哥站要求“本土卖家资质”,必须要有墨西哥公司注册地址、税号,还得有本地仓库;西班牙站同样要本土公司,连银行账户都得是当地的。有卖家想“走捷径”, 在网上买资料注册,后来啊平台审核时要求提供水电费账单、公司注册文件,买来的资料根本用不上,还被官方警告“破坏生态”,直接封号。

一位尝试过墨西哥站的卖家哭诉:“我花5000块找了代办, 弄了个墨西哥公司注册号,后来啊平台要我提供本地仓库的租赁合同,我在哪找墨西哥仓库?折腾半个月,钱花了店还没开起来。” 更有卖家发现,即便侥幸入驻了新站点,流量和转化率也远不如美区。TikTok美区主要原因是用户基数大, 达人生态成熟,一条爆款视频能带来几千单,而墨西哥站可能几百单都难,根本cover不了成本。

供应链大洗牌:东南亚工厂“捡漏”, 成本降15%但物流慢3天

关税压力下卖家们开始琢磨供应链转移。有人把订单从中国工厂转到越南、印尼,发现成本确实降了。一位做家居用品的卖家透露:“越南工厂的出厂价比中国低10%,加上关税节省的10%,总共能降20%。” 但问题也不少:越南工厂的生产效率比中国低30%, 交期延长了一周;物流方面从越南到美国的海运时间比中国多3天遇到旺季还可能延误,导致库存周转率下降。

更复杂的是质量控制。有卖家反馈:“越南工厂的品控不稳定,同一批货可能有10%的瑕疵率,中国工厂基本控制在2%以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有卖家选择“中国+东南亚”双供应链模式:热销款保留中国工厂,备选款用东南亚工厂,既保证交期,又控制成本。但这种模式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小卖家根本玩不起。

达人营销“救命稻草”:转化率提升30%的秘诀

面对关税和封店的双重压力, 卖家们发现,传统的“铺货+低价”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必须靠达人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TT123观察到, 2025年一季度,TikTok美区达人合作订单量同比增长了45%,有达人带的单品转化率能提升30%。比如一个卖美妆工具的卖家, 找了10万粉的达人测评,视频发布后3天内店铺流量翻了5倍,销量突破2000单。

但达人营销也不是万能的。坑位费、佣金加起来一个10万粉的达人合作成本可能要5000美元,ROI很难保证。有卖家吐槽:“我找了个20万粉的达人, 坑位费8000美元,后来啊视频播放量才10万,转化了50单,算下来亏惨了。” 关键在于选对达人:要看粉丝画像是否匹配产品,互动率是否真实过往带货数据怎么样。有经验的卖家会先让达人发“测试视频”,播放量达标再正式合作,降低风险。

本土化运营:注册美国公司, 解决资质“卡脖子”问题

要想在新站点站稳脚跟,本土化运营是绕不开的坎。有卖家开始注册美国公司,申请税号,开设本地银行账户。虽然前期投入大, 但好处很明显:能入驻本土卖家专属的“优质店铺池”,流量扶持更多;还能享受本地物流优惠,比如美国本土仓发货,时效能缩短到2-3天。

一位成功入驻墨西哥站的卖家分享经验:“我找了专业的代理注册了墨西哥公司, 申请RFC税号,然后在墨西哥城租了个50平米的仓库,把库存从中国调过去。虽然前期投入了3万美元, 但店铺开起来后主要原因是本地发货,转化率比从中国发货高20%,很快就把成本赚回来了。” 不过 本土化运营对卖家的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小卖家可能需要找第三方海外仓服务商,降低运营压力。

未来展望:要么转型要么出局, TikTok卖家面临生死抉择

关税和封店的冲击,让TikTok卖家们站在了十字路口。有人选择收缩战线, 关掉亏损店铺,保留核心产品线;有人加大品牌投入,提升产品溢价,摆脱低价竞争;还有人彻底放弃TikTok,转向亚马逊、Temu等其他平台。TT123预测, 2025年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大洗牌,中小卖家淘汰率可能超过40%,只有那些具备供应链优势、品牌意识强的卖家才能活下来。

一位做了5年跨境电商的老卖家感慨:“以前靠信息差就能赚钱, 现在拼的是供应链、运营、抗风险能力的综合实力。关税封店是坏事,但也逼着卖家升级,淘汰掉一批‘草台班子’,行业才能更健康。” 对TikTok卖家 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危机中藏着转机,谁能快速适应变化,谁就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