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透露或将再次延长TikTok出售最后期限
特朗普一句“可能会”, TikTok命运再起波澜
当地时间3月9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甩出一句“可能会”,说的不是别的,正是TikTok出售期限的事儿。这位美国总统透露,政府正和四组买家接触,“很多人都想要它,所有选择都很好”。这话听着像是在给市场吃定心丸, 但结合他此前“可能进一步延长期限”的表态,反而让人摸不清套路——到底是真心想促成交易,还是在为TikTok续命玩“拖延战术”?要知道,4月5日这关可就在眼前,要是真谈不拢,TikTok在美国的命运还悬着呢。
“缓兵之计”还是另有隐情?特朗普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特朗普对TikTok的态度,简直比川剧变脸还快。去年1月他刚上任就签行政令,把原本1月19日生效的禁令推迟75天到4月5日理由是“给谈判留时间”。可3月6日他又改口,说“若情况需要,我可能会进一步延长期限”,现在3月9日又暗示“可能会”达成协议。这反复横跳的操作,连外媒都看不懂了——是真的觉得买家们出价不够诚意,还是另有政治盘算?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更倾向于通过交易解决问题,但又不想把价压太低。毕竟TikTok这棵摇钱树,美国资本可不想真让它倒了。据路透社报道, 潜在买家里不乏狠角色:前洛杉矶道奇队老板弗兰克·麦考特、怀俄明州企业家瑞德·拉斯纳,还有美国私募股权公司。有分析师拍板,TikTok估值能到500亿美元,这买卖谁不眼红?但特朗普政府之前提过“出让50%股份给美国公司和政府”, 这条件怕是让字节跳动有点为难——真这么干,TikTok还是原来的TikTok吗?
TikTok不坐以待毙:全球扩张按下快进键
特朗普那边还在“画大饼”,TikTok早就开始“留后路”了。面对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平台把矛头转向了欧洲、拉美和东亚,电商业务扩张速度直接拉满。据内部人士透露, 意大利有望成为TikTok Shop在欧洲的首站,预计3月底或4月初就能激活小黄车;巴西站点4月上线,日本站点6月跟上;德国和法国虽然要晚点,但今年内肯定跑不了。这架势,摆明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欧洲市场“一店卖五国”, 卖家迎来黄金窗口
对跨境卖家TikTok这波操作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平台最新推出重磅新规:只要卖家有西班牙、 德国、法国、意大利任一国家的公司主体,入驻对应站点后就能直接开通其他国家的子店铺,实现“一次审核,多国覆盖”。举个例子,你有西班牙店铺,德国、法国、意大利甚至爱尔兰的店都能一键开通,省去了重复申请资质的麻烦。
这政策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参考西班牙和墨西哥站点的经验,首批开放本土卖家入驻能更快打开市场。据白鲸跨境2025年3月的调研,西班牙站点本地卖家转化率比跨境卖家高出27%,复购率提升18%。现在“一店卖五国”, 等于给卖家装了火箭推进器——以前花半年跑四个国家,现在一个月就能搞定,成本直接砍半,效率翻倍。
拉美与东亚:TikTok的“第二增长曲线”
除了欧洲,拉美和东亚市场也被TikTok列为重点。巴西作为拉美电商大国, 2024年GMV突破120亿美元,TikTok Shop巴西站点4月上线后预计能带动当地3C、美妆类目销量增长35%。日本市场更是潜力巨大,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2025年社交电商规模将达8000亿日元,TikTok凭借短视频优势,预计能抢下20%的份额。
深圳跨境卖家李华已经提前布局了巴西市场。“去年就注册了巴西公司,囤了3万件手机壳,就等4月开卖。”他告诉白鲸跨境, TikTok巴西站点的流量成本比美国低40%,转化率却能到8.5%,比美国高3个百分点。“就算美国市场有变数,巴西也能撑起半边天。”
政策“组合拳”:关税与禁令的双重夹击
特朗普政府的操作可不止TikTok这一件事。当地时间2月27日他宣布把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提到20%,3月4日就生效。这波“关税组合拳”打得跨境卖家措手不及——原本利润就薄,现在成本又涨一截,不少卖家开始琢磨“转场”。
杭州某3C卖家张伟算了笔账:一款售价99美元的蓝牙耳机, 关税上调后成本增加9美元,利润直接从15%掉到8%。“不得不提价,但提价又怕卖不动。”他说现在正考虑把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利用RCEP关税优惠对冲风险。据他透露,同行里已经有30%的卖家在调整供应链,有的转向越南,有的布局墨西哥。
中方回应:坚持原则, 维护企业权益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出售令”和关税政策,中方态度很明确。6月18日外事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中方将继续依据中国的律法法规处理相关问题。”中国商务部此前也强调,反对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损害企业利益的做法,希望美方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这表态背后是中方对跨境企业的保护。字节跳动作为TikTok母公司,一直强调“不会出售TikTok”,认为数据平安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而据知情人士透露, 字节跳动正在加紧研发“数据本地化2.0”方案,计划把美国用户数据存储在甲骨文服务器上,并接受第三方审计,试图从技术层面打消美国政府的顾虑。
卖家破局之路:从“押注单一市场”到“全球布局”
政策风云变幻,卖家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以前不少卖家把美国市场当成“主战场”, 现在不得不调整策略——要么深耕欧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要么打造“多国联动”的跨境矩阵。
案例:深圳卖家“曲线救国”,欧洲市场月销破百万
深圳卖家陈芳就是典型代表。2024年她还在TikTok美区卖家居用品, 月销50万美元,但美国政策一出,她立刻启动“B计划”:注册西班牙公司,开通德国、法国、意大利站点,把美区的家居类目搬到欧洲。“欧洲消费者更喜欢简约设计,稍微调整产品细节,销量就上来了。”她说现在欧洲站点月销已经突破100万美元,比美区还高。
陈芳的成功不是偶然。据TikTok Shop官方数据, 2025年一季度欧洲站点新卖家数量同比增长210%,其中“多站点运营”卖家占比达65%,平均客单价比单一站点高出30%。这说明,卖家只要跟着平台走,总能找到新机会。
差异化策略:从“价格战”到“内容+供应链”双驱动
单纯靠低价竞争肯定行不通了。广州美妆卖家林婷发现,欧洲消费者更看重“内容种草”和“品质保证”。她组建了10人本地化内容团队, 每天发20条德语、法语短视频,展示产品使用场景,粉丝量3个月涨到50万,转化率提升到12%。“供应链也得跟上, ”她说她和德国一家工厂合作,把生产周期从30天压缩到15天确保48小时发货,复购率直接翻倍。
这种“内容+供应链”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卖家采用。据白鲸跨境调研, 采用差异化策略的卖家,在欧洲市场的利润率能达到25%,比传统铺货卖家高出10个百分点。关键是要懂当地用户——德国人爱环保,法国人重设计,意大利人追潮流,针对性打法才能赢。
未来展望:TikTok的“全球棋局”与卖家的“生存法则”
特朗普的“延期”可能是短期策略,但TikTok的全球扩张是长期布局。从欧洲到拉美,从东亚到中东,平台正在编织一张覆盖全球的电商网络。对卖家 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谁能更快适应多国市场,谁就能在这场“全球淘金热”中分到最大一杯羹。
但别忘了政策风险始终悬在头顶。卖家除了布局多市场,还得关注数据平安、知识产权等合规问题。字节跳动正在推进的“数据本地化”方案, 或许能为卖家提供新的思路——用技术合规对冲政治风险,才是长久之计。
这场TikTok与特朗普的“拉锯战”还在继续,但跨境电商的浪潮不会停。与其焦虑等待政策明朗,不如主动出击,像TikTok那样“多条腿走路”,在全球市场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毕竟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未雨绸缪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