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健康评分新规即将实施

美区TikTok Shop深夜突袭:健康评分新规让多少卖家睡不着觉

最近几天 美区TikTok Shop的卖家后台悄悄多了一个红点,点开一看——店铺健康评分页面。有人说这是“紧箍咒”,有人说是“护身符”,但不管你愿不愿意,3月底这个新规,真真切切要落地了。后台预览页面显示, 账号健康指数从0到1000分,用不同颜色标识,红黄绿蓝,像极了小时候玩的“电量满格”游戏,只不过这次没电了可不是换个充电宝那么简单。

搞懂这个“0-1000分”到底是个啥

平台说这个分反映180天的店铺活动,说白了就是过去半年你“作恶”还是“行善”的量化记录。所有商家入驻时初始分是200分,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纯洁但脆弱。违反规则或没达到绩效标准就扣分, 比如发错货、虚假宣传、客服超时;成功履约订单、就能加分,比如按时发货、客户给好评。简单粗暴, 但扎心的是扣分往往比加分容易——一个差评可能扣30分,十个好评才加50分,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

店铺安全警报!TikTok Shop健康评分新规即将实施
店铺安全警报!TikTok Shop健康评分新规即将实施

更关键的是这个分不是孤立的,它和你的店铺流量、促销权限甚至生存直接挂钩。后台显示, 分数越高,账号的“健康电量”越足,颜色从凶险的红变成平安的蓝;分数低了不仅限流,可能连参加大促的资格都没有。去年有个做美妆的卖家跟我聊天 说她主要原因是物流延迟被扣了50分,后来啊店铺直接“躺平”了一周没订单,急得团团转,这才知道“健康分”不是摆设。

150分、 100分、50分:这些节点不是数字是生死线

别以为被扣到200分就完事了真正的“酷刑”从150分开始。平台说低于150分会有限流,低于100分可能禁用某些功能,低于50分?别想了离关店不远了。这些节点就像游戏里的“Boss关卡”,每过一关难度翻倍,处罚也升级。最要命的是 扣分是“即时的”,比如今天客户投诉,明天分就没了但加分是“滞后的”,可能要等一个月绩效达标了才给你加,这时间差里店铺可能已经元气大伤。

有经验的卖家已经开始“囤分”了就像冬天存粮食一样。一个做3C配件的卖家告诉我,他现在每单必送小礼品,客服24小时在线,就为了多攒点“平安垫”。他说:“去年有个同行主要原因是商品描述不实被扣到120分, 直接被限制参加黑五预热,损失了十几万订单,现在提到‘健康分’腿还软。”这哪是评分体系,分明是“生存压力测试”。

大卖家和小卖家的“冰火两重天”:新规下的分化加剧

有实力的卖家早就组建了合规团队, 每天盯着后台,生怕被扣分。他们能请专业运营优化商品描述,找本地仓解决物流问题,甚至花钱买“合规服务”。但中小卖家呢?可能一个人身兼运营、客服、打包数职,哪有时间研究这些规则?后来啊就是大卖家越玩越稳,小卖家一不小心就“踩坑”。数据不说谎, 新规征求意见期间,美区POP商家中,评分低于300的占比从12%飙到了27%,大部分都是中小卖家。

更残酷的是新规会放大“马太效应”。高评分的商家能获得更多流量倾斜, 比如搜索排名靠前、推荐位优先,订单多了评分自然更高;低评分的商家没订单,没钱赚,更没钱投入优化,分数越来越低,再说说被淘汰。这不是良性循环,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闭环。有卖家在群里抱怨:“这新规是让大卖家通吃啊,我们小卖家连汤都喝不上了。”

真实案例:那个从“濒死”到“复活”的家居卖家

说个真实的例子, 家居卖家B,2024年3月新规前评分320,还算平安。4月主要原因是合作的快递爆仓,连续5天延迟发货,被系统扣了80分,直接跌到240分。更惨的是平台启动了“低分预警”,店铺流量下降35%,订单量从每天80单腰斩到40单。卖家B当时慌了找我聊天时声音都在抖:“怎么办啊,再这样下去就要关门了。”

我们帮他分析了问题:物流是硬伤, 必须换;客服响应太慢,得加人;商品图片太模糊,客户看不清容易退货。5月初, 他换了美区本地仓,物流时效从7天缩短到3天;招了两个兼职客服,保证24小时内回复;重新拍摄了所有商品图片,添加了360度视频展示。6月底,他的评分回升到500,流量恢复80%,订单量比新规前还多了15%。这个案例说明,新规不是“绝路”,是“倒逼升级”,关键看你愿不愿意改。

别再只盯着“加分项”了:这些“隐形扣分坑”更致命

很多商家一提到健康评分, 就想着“怎么加分”,却忽略了“怎么不被扣分”。其实那些“隐形扣分坑”才是真正的“定时炸弹”。比如商品标题堆砌关键词、图片模糊看不清细节、售后响应超时24小时、退货处理不及时。有个做服装的卖家跟我说 他主要原因是退货地址填错了客户收到货找不到地方,直接投诉,平台扣了50分,相当于白干一个月。

还有更隐蔽的,比如“重复上架商品”“违规使用第三方物流”“诱导好评”。这些条款藏在平台规则的第38页、第52页,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去年有个做电子烟的卖家, 主要原因是产品描述里写了“戒烟神器”,被平台判定为“夸大宣传”,扣了70分,申诉时才发现规则里写了“禁止使用治疗功效类词汇”。这哪是“健康评分”,分明是“找茬大赛”。

中小卖家的“生存密码”:用“小而美”对抗“大而全”

中小卖家别慌, 也不是没辙,只是得换个活法。别和大卖家拼价格、拼物流、拼广告,拼你的“细分领域”。比如专门做“宠物智能玩具”,深耕这个类目,把商品描述、客户服务做到极致。评分上去了平台自然会给你流量。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卖家, 店铺只有50个SKU,但评分一直保持在600以上,复购率比同行高20%,这就是“小而美”的力量。

另一个策略是“抱团取暖”。美区有些卖家社群,大家共享物流资源、客服经验,甚至互相帮忙刷好评。比如“TK美区中小卖家联盟”, 群里每天有人分享“今天又扣了什么分”“怎么申诉成功”,比自己单打独斗强多了。记住新规下“单打独斗”是死路,“抱团取暖”才是生路。

未来已来:健康评分只是开始, 平台“合规化”趋势不可逆

想想亚马逊、eBay的历程,从宽松到严格是必然。TikTok Shop现在搞健康评分,下一步可能就是更细致的类目规则、更严格的品控。今年Q2, 美区TikTok Shop已经启动了“优质商家”计划,评分高于700的商家能获得更多流量扶持,比如专属活动位、客服优先接入。这说明什么?平台正在用“评分”筛选优质商家,淘汰劣质商家,这是所有电商平台的发展规律。

更关键的是美区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他们习惯了亚马逊的“次日达”、 亚马逊的“30天无理由退货”,现在在TikTok买东西,也要求同样的体验。平台搞健康评分,本质上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平台口碑。所以商家别想着“钻空子”,老老实实做产品、做服务,才是长久之计。

给商家的3个“紧急行动清单”:别等扣分了才后悔

现在距离3月底新规实施没几天了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加入卖家社群,及时获取规则变动信息,比如“TK美区合规交流群”,很多商家会在群里分享最新动态,比看公告快多了。

再说说说句实在话:新规像面镜子,照出商家的实力,也照出心态。有人看到危机,有人看到机会。那些抱怨“平台太严”的商家,可能早就埋下了隐患;那些积极应对的商家,反而能借机洗牌,脱颖而出。3月底的风暴要来了你是准备撑伞,还是准备好冲浪?答案在自己手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