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鲜粮真的能一年狂赚70亿,成为大卖摇钱树吗
鲜粮凭什么成宠物圈新宠
宠物粮堆里突然冒出一批“冰箱货”, 打着“人食级标准”“现做现送”的旗号,价格比普通粮贵三倍,铲屎官们却抢着囤。这股鲜粮风潮到底从哪刮起来的?说到底, 还是毛孩子在家地位太高了——以前喂狗剩饭,现在给猫开小灶,宠物早从“看门工具”变成了“家人”,饮食标准自然跟着往上升。Freshpet 2011年上市时就盯上了这点, 把人类食品的“新鲜”概念硬搬进宠物粮,用低温烹制、无防腐剂这套组合拳,硬是在干巴巴的干粮湿粮市场撕开个口子。2024年它净销售额9.75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70多亿,数据摆在这儿,难怪有人说鲜粮是“躺赚的摇钱树”。
高价粮里的“智商税”还是真健康
但鲜粮真值这个价吗?拿Freshpet一磅鲜粮折合人民币要四五十块,比进口干粮还贵,铲屎官们图啥?有人说看中原料——确实 它宣传用本地新鲜肉类蔬菜,低温烹制保留营养,可转头看配料表,前几位还是鸡肉、土豆、胡萝卜,跟高端干粮成分差不了多少。区别在哪?区别在“新鲜”成了溢价理由。保质期只有21天得冷藏保存,运费比粮还贵,这些成本再说说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有铲屎官算过账,喂一只中型狗吃鲜粮,每月开销得一千五,够买进口进口粮了。可偏偏有人买账,觉得“贵就是好”,这背后多少是商家营销话术在作祟?“给毛孩子最好的”,这句话是不是听着耳熟?跟“给孩子吃有机食品”一个套路,消费的是情感,不是粮食本身。

产能瓶颈:鲜粮的“阿喀琉斯之踵”
鲜粮看着赚钱,背后藏着供应链的生死局。Freshpet现在有三家工厂, 年产能2.2亿磅,可2024年它光净销售额就9.75亿美元,按一磅鲜粮3美元算,得卖3.25亿磅才够,产能早踩红线了。所以它2025年还在疯狂扩产, Ennis工厂装第五条线,Kitchen South要上袋装生产线,Bethlehem工厂2025年底也要上新设备。
扩产就能解决问题?未必。鲜粮对冷链要求极高,从生产到运输全程得0-4度,一个环节断链,整批货直接报废。2023年就有个鲜粮品牌,主要原因是冷藏车半路坏了损失了200万货,直接导致当年亏损。更别说原材料了 新鲜肉类价格波动大,2024年美国鸡肉价涨了15%,Freshpet毛利率从40.6%往下掉,成本根本压不住。
国产玩家的“生死时速”
国内玩家更惨。乖宝集团年销售额10亿,出口额1亿美元,可鲜粮业务占比不到两成。为啥?国内冷链物流覆盖率才60%,三四线城市连冷藏车都少,鲜粮运过去早馊了。2023年爱因思想推鲜粮, 愿意为鲜粮掏钱的,大多是北上广深的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市场太小。2013年山东有个宠物食品厂, 想学Freshpet做鲜粮,后来啊主要原因是防腐剂没加够,货到美国全被退回,直接倒闭。这教训,现在还有多少玩家没记住?
营销套路:鲜粮的“甜蜜陷阱”
鲜粮能火,营销功不可没。Freshpet玩得最溜, Facebook上晒“狗狗吃完鲜粮毛发光亮”,Instagram发“猫咪抱着鲜粮碗不撒手”,硬把产品包装成“宠物界的米其林”。还有招更狠——搞“鲜粮订阅制”,每月按时配送到家,用户想取消都得等三个月。这哪是卖粮,分明是绑客。数据也好看, 2024年Freshpet家庭普及率1350万户,80万户是重度用户,可仔细一看,这些用户70%来自25-35岁女性,她们是社交媒体重度使用者,更容易被“宠物健康焦虑”带节奏。有宠物医生偷偷说 鲜粮营养未必比干粮强,只是商家用“新鲜”概念偷换了“营养”概念,铲屎官们却深信不疑。
复购率背后的“虚火”
鲜粮的复购率真的高吗?未必。Freshpet财报显示, 重度用户年均消费104.89美元,可2024年新增用户里30%三个月后就不再买了。为啥?一是贵,二是麻烦。得天天从冰箱拿,吃不完还得扔,谁受得了?有个叫“宠鲜生”的国产品牌, 2023年靠“买一年送三个月”活动冲高销量,后来啊2024年复购率直接腰斩。这说明啥?鲜粮现在的火爆,靠的是新尝鲜人群,不是刚需。等这波人尝完鲜,市场立马降温。就像当年的宠物智能喂食器,一开始炒得火热,现在满大街都是价格从一千块掉到两百,谁还当个宝?
鲜粮赛道的“终局之战”
鲜粮真能狂赚70亿?短期看能,长期悬。美国市场现在1520亿宠物消费,鲜粮占比不到10%,还有增长空间,可国内完全不一样。2022年国内宠物饲料产量123.7万吨,鲜粮占比连5%都不到,产能过剩是迟早的事。更可怕的是巨头入场, 雀巢、玛氏都在研发鲜粮,2024年玛氏收购了一家鲜粮初创公司,直接把价格打了下来小品牌根本扛不住。FreshpetCEO说2025年要冲12亿美元销售额, 可它现在净利润才4690万美元,扩产、营销、研发哪样不要钱?真到那时候,怕不是“增收不增利”,再说说给股东画个大饼。
比鲜粮更重要的“真实需求”
说到底, 宠物食品的核心还是满足需求,不是概念炒作。铲屎官们要的真是“鲜粮”?还是“让毛孩子吃好点”?如果是后者,那干粮里的高端粮、冻干双拼粮一样能满足,何必非得追求鲜粮的“形式”?国内有个品牌叫“麦富迪”,没跟风做鲜粮,专攻冻干双拼粮,2024年销售额反超了好多鲜粮品牌。这说明什么?市场不需要跟风者,需要懂用户的人。鲜粮赛道现在像个泡沫,看着光鲜,一戳就破。真正能活下来的, 一定是那些沉下心研究宠物营养、供应链稳定、价格合理的玩家,而不是靠“鲜”字收割焦虑的投机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