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emu这次大调整,美国半托真的要开始国内发货了吗

Temu美国站突然开放国内发货, 卖家群里炸锅了

最近Temu卖家群里消息传得飞起,好几个做全托管和半托管的老板都在讨论一件事:平台要开放国内直发美国了?据初海视野那边得到的消息, Temu买手已经悄悄通知部分卖家,从国内直接发货给美国消费者的模式要来了不用再往海外仓压货了。这消息一出来有人觉得是救命稻草,有人觉得是坑更深了反正群里争论得不可开交。

关税大棒悬在头顶, Temu不得不变

说实话,这次Temu调整模式,背后最狠的推手肯定是美国那边的关税。特朗普政府最近关于关税的动静可不小, 外媒曝出两种方案:要么降到50%-65%,要么搞“分级方案”,威胁小的商品收35%,战略意义的直接干到100%。虽然具体还没落地,但5月2日取消800美金以下小包裹免税的政策是板上钉钉了。要知道现在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部分类目已经到245%,这谁顶得住啊?

Temu重大调整!美国半托将开放国内发货!
Temu重大调整!美国半托将开放国内发货!

之前Temu的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都得靠海外仓周转。全托管是平台自己备货,半托管是卖家自己备货,现在关税一涨,海外仓里的货每多放一天成本就往上飙一截。燕文物流、递四方这些大货代早就开始涨价了有的还暂停美国线服务,有的预收关税保证金。物流成本一高, 卖价就得往上抬,可Temu起家就是靠“极致低价”,价格涨了订单肯定掉,这跟自断胳膊有啥区别?

国内直发模式到底怎么玩?卖家得注意这几点

根据群里传的通知和初海视野核实的信息, 这次国内直发模式有几个关键变化,卖家得掰扯清楚。先说说 不是所有老店都能直接上,得新开一个“国内发货类型”的半托管店铺,跟现有的半托管店铺不能混用,一个主体最多能开1个全托加3个半托,目前还在灰度测试阶段。接下来全托管和半托管卖家都能参与,不管你之前是供货还是自己搞物流,现在都有机会试试这条新路子。

物流时效方面变化也挺大。之前半托管从海外仓发货, 备货时间2个工作日现在新增了9个工作日的选项,履约时效还是5天但最长可能要拖到14天才能到货。说白了就是从国内直飞美国,肯定比不上本地仓快,但比之前绕一圈海外仓可能还稳点?不过这“最长14天”的承诺,能不能做到还得打个问号。

最让人在意的是平台要检验卖家的清关能力。以前全托管不用卖家操心, 半托管虽然有物流责任,但主要还是发货和退换货,现在直接从国内发到美国,清关这关就得卖家自己扛住了。没有经验的中小卖家, 可能真要栽在这儿,毕竟美国的清关政策现在跟坐过山车似的,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出啥幺蛾子。

卖家反应两极:有人觉得是转机, 有人觉得是坑

这消息出来卖家的反应跟坐过山车似的。做家居类目的李老板在群里激动地说:“终于不用再压货到美国仓了!之前半托管备了20柜子的货, 现在关税一涨,每柜得多掏十几万,资金全压死了现在能从国内发,资金周转能快不少,新品试错也灵活。”他算过一笔账, 国内直发虽然物流成本每单可能贵2-3美元,但省了海外仓的仓储费和关税保证金,综合成本反而能降15%左右。

但也有卖家觉得没那么乐观。做3C电子的张老板就泼冷水:“你看着省了仓储费,但清关风险和时效问题摆在那儿。美国消费者现在就图个快,之前半托管海外仓发货,7天到货还能接受,现在要等14天差评不得满天飞?而且我们这类产品本来就被盯得紧,清关要是被卡一下货没了钱也没了谁赔?”他身边已经有朋友决定先观望,不敢轻易开新店。

有意思的是那些本来就在美国有本土公司、有品牌的卖家,反而觉得影响不大。一位做户外用品的卖家告诉初海视野:“我们本来就有美国仓, 半托管一直自己发货,现在开放国内直发,对我们来说是多一个选项,但不会完全放弃本土仓。毕竟美国消费者对物流时效的容忍度太低了国内直发只能走低价路线,中高端产品还是得靠本地化。”

物流商的“生存战”:涨价、 暂停、找新路

Temu这波操作,受影响最大的除了卖家,就是物流商了。之前靠着跨境电商爆发的物流商,现在日子不好过。燕文物流在4月中旬就悄悄上调了美国线的发货价格,普货每公斤涨了3块钱,敏感货直接停收。递四方更狠,直接暂停了美国方向的普通服务,只保留特急渠道,价格翻了一倍不止。

有物流行业资深人士分析,Temu开放国内直发,其实是把压力转移给了卖家和物流商。以前平台承担海外仓成本,现在卖家得自己搞定从国内到美国的全链路,物流商就得跟着调整策略。现在已经有物流商在推“美国小包专线”, 主打清关能力强、时效稳定在10天左右,价格比传统空运低20%,但能不能撑住这波关税冲击,还得看市场买不买账。

不过也有物流商找到了新机会。做邮政小包的货代公司最近订单量涨了不少, 有老板说:“很多小卖家本来就没实力做海外仓,现在Temu开放国内直发,他们肯定首选邮政小包,虽然慢点,但便宜啊。我们最近接了不少Temu卖家的单,量比上个月多了40%。”但这种模式利润薄,走量不赚钱,物流商能不能靠这个活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平台算盘:保低价还是保增长?

Temu这时候突然推国内直发,到底打的什么算盘?表面看是为了应对关税压力,保住“极致低价”的标签,但深层次可能没那么简单。之前全托管模式下平台备货到海外仓,资金和仓储成本高得吓人,现在关税再一涨,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开放国内直发,平台不用再承担库存风险,还能把物流和清关的压力甩给卖家,自己轻装上阵,这算盘打得精。

但问题来了国内直发时效慢、体验差,消费者会不会用脚投票?Temu在美国市场的增长势头一直很猛,但要是主要原因是物流体验下降导致用户流失,就得不偿失了。而且, 现在亚马逊、SHEIN这些对手也在盯着Temu的一举一动,要是趁机在物流时效上做文章,Temu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抢走不少。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到底怎么走,现在谁也说不准。如果真搞“分级方案”,那Temu的国内直发模式也得跟着调整,可能又要重新筛选类目和卖家。这种不确定性,对平台和卖家都是个巨大的挑战。

卖家怎么办?跟风还是观望?

面对Temu这波新调整,卖家到底该不该跟风开国内直发货店?资深卖家给出的建议很实在:先别急着冲,先看自己能不能扛住风险。做低价标品的卖家, 比如家居小物件、饰品类,物流成本占比高,国内直发可能是个机会,能省不少仓储费,价格还能往下压,跟同类产品打价格战。但做高价值、高时效要求的类目,比如3C、美妆,就得谨慎了清关风险和时效问题可能把利润全吃掉。

如果决定做,有几个坑得避开。,新品可以先走国内直发试水,有数据了再决定要不要批量备货到海外仓,别学别人盲目跟风。

有卖家分享了个实操案例:做厨房小工具的王老板, 之前半托管备货到美国仓,主要原因是关税成本涨了20%,利润直接从15%掉到5%。4月底他开了国内直发货店, 选了3款低价爆品走邮政小包,虽然物流时效从7天延长到12天但主要原因是价格降了10%,订单量反而涨了30%,利润率反而回升到12%。这说明,只要选对产品和物流渠道,国内直发确实能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

未来会怎样?关税是悬顶的剑, 模式还得跟着变

不管怎么说Temu开放美国站国内直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这到底是个临时应对措施,还是长期战略?谁也说不准。如果特朗普政府真把关税降到50%-65%, 那海外仓模式可能还会回来;要是搞“分级方案”,那Temu可能得根据不同类目调整策略,有的走国内直发,有的还得靠海外仓。

对卖家现在最关键的是保持灵活性,别死守一种模式。有实力的可以布局本土仓,中小卖家就深耕国内直发,把供应链和物流成本控制好。毕竟跨境电商这行,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谁能快速适应,谁就能活下去。

Temu这波操作,说到底还是被关税逼的。但危机里藏着机会,国内直发模式可能会让一批中小卖家找到新路子,也可能让物流行业洗牌。至于再说说后来啊怎么样,还得看5月2日关税政策落地后的市场反应。现在卖家能做的,就是多关注平台动态,多测试不同模式,别等政策变了才手忙脚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