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哪个宠物品牌仅凭小众单品,在TikTok上实现了播放量上亿的奇迹

铲屎官的崩溃时刻:当宠物毛发成为家庭清洁的“世纪难题”

养宠的人大概都懂这种感受——明明刚吸完地, 转身一看,沙发缝里、地毯深处、甚至刚换上的黑衣服上,又铺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雪”。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宠物市场,70%的家庭都在养猫养狗,地毯几乎是家家户户的标配。可问题来了 传统的橡胶扫帚能把毛发扫开,却吸不走;吸尘器威力大,但地毯深层的毛发总像生了根,吸完一遍,摸上去还是扎手。更别提那些昂贵的无线吸尘器,动辄上千美元,用久了吸力还衰减,维护成本高到让人肉疼。

从“无名小卒”到“TikTok千万播放”:一款除毛扫帚的逆袭之路

就在铲屎们对着地毯上的狗毛束手无策时 一个来自美国的DTC宠物品牌IndigoPetCo,凭着一款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除毛扫帚,在TikTok上硬是闯出了一片天。2023年11月, 他们发布了一条清理地毯毛发的视频:镜头里一个女生拿着蓝色扫帚,在铺着长毛地毯的客厅里轻轻一划,原本嵌在地毯深处的狗毛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成团滚成一个小山堆,视频下方配文“当你从TikTok买的20美元扫帚,比500美元的吸尘器还好用时”。这条视频直接炸了 播放量飙到2740万,点赞近64万,评论区里全是“求链接”“我家地毯有救了”的狂喜。

TikTok播放量上亿,宠物品牌靠小众单品走红!
TikTok播放量上亿,宠物品牌靠小众单品走红!

这还不是顶流。2024年9月, 他们又发了一条更狠的:展示扫帚如何在短时间内扫出一大堆猫毛,总播放量达1490万,点赞36万。截至目前, IndigoPetCo的TikTok账号累计点赞量超1130万,视频播放量普遍在百万级,最低都不低于10万。你说这是运气?可他们手里这样的爆款视频,足足有十几条。

凭什么?这款扫帚到底藏着什么“黑科技”?

仔细看产品细节,才发现IndigoPetCo的除毛扫帚确实有两把刷子。它不像普通扫帚只有单一功能, 而是设计了双作用吸头:一面是橡胶刮刀,专门对付地毯、地垫和织物深层的毛发,像梳子一样把毛“拔”出来;另一面是刷毛面用来扫瓷砖、硬木地板上的灰尘和棉绒,还不会刮花地面。最绝的是自清洁机制——扫完之后 在水龙头下一冲就干净,不用像粘毛滚筒一样撕掉一层层纸,用完直接往墙上一挂,省空间又方便。

用户反馈更是直接“吹爆”:有人测试说这扫帚比她800美元的戴森吸尘器清除的毛发多3倍;有人晒出对比图, 左边是吸尘器吸完的地毯,右边是用扫帚扫完的,后者明显干净得多;还有人说自从买了这个,再也不用穿黑色衣服出门了主要原因是裤腿上再也不粘猫毛。难怪它能累计服务超25万名客户,成了养宠圈里的“地毯救星”。

流量≠销量:社媒营销的“再说说一公里”怎么走?

有人可能会问:TikTok流量这么猛,是不是发几个爆款视频就能躺赚?IndigoPetCo的故事告诉我们,没那么简单。他们的账号粉丝只有17.1万, 比那些动辄上百万的大品牌差远了但转化率却高得吓人——2023年11月那条2740万播放的视频,直接带火了他们的小店,除毛扫帚上架后短时间内销量就破了5万。截至目前,他们TikTok小店的总销量达8.48万,销售额182.5万美金。这背后是他们把流量“接住”的硬核操作。

真实场景化内容:让用户“代入感拉满”

翻看IndigoPetCo的TikTok视频, 你会发现一个特点:没请专业模特,没搞华丽布景,全是普通家庭场景。有人蹲在地上扫地毯,有人坐在沙发上清理沙发缝,还有人直接在车里扫座椅上的狗毛。视频时长都不超过30秒,配上简短文字:“地毯毛发的克星”“再也不用跪在地上擦地了”“懒人铲屎官必备”。这种“接地气”的内容,让用户一看就觉得“这说的就是我”,自然愿意点赞、评论、下单。

他们还特别擅长“痛点放大”。比如拍视频时故意让狗在刚吸完的地毯上打滚, 然后镜头一转,用扫帚一扫,毛发全出来了配文“你以为吸干净了?其实才刚开始”。这种“前后对比+夸张效果”的套路,虽然简单,但戳中了用户“想要彻底解决问题”的心理,转化率直接拉满。

达人矩阵:4721个“自来水”帮你卖货

光靠自己发视频哪够?IndigoPetCo深谙“借力打力”的道理。他们和4721名TikTok达人合作, 发布了3153条带货视频,其中4721名达人中,既有几十万粉丝的宠物博主,也有几千粉丝的素人铲屎官。合作形式也很灵活:达人拍自己用扫帚清洁的场景, 分享真实体验,或者搞“开箱测评”“清洁挑战”,比如“用IndigoPetCo扫帚打扫全屋,能扫出多少毛?”

有意思的是 他们还鼓励用户自发创作UGC内容,创建了#indigopetco、#cleaninghacks等话题标签。现在在这些标签下 能看到无数普通用户晒自己用扫帚打扫的视频,有人甚至开发出了新用法:比如用它清理汽车座椅、大衣上的毛,还有人说“这扫帚不仅能扫宠物毛,连我掉在地上的头发都能搞定”。这种“用户裂变”的效果,比品牌自己打广告管用多了。

不止于“爆款”:用产品矩阵锁住用户

靠一款单品火一时不难,难的是让用户持续买单。IndigoPetCo的聪明之处在于,没在爆款火了之后“躺平”,而是围绕核心需求做延伸。他们发现,除毛只是宠物清洁的第一步,很多铲屎官还面临洗澡难、饮水脏、护理麻烦等问题。于是 他们推出了香波刷、智能饮水机、狗舔垫等一系列产品,覆盖了毛发去除、日常护理、清洁工具等多个场景。

这些产品定价也很“懂行”:核心除毛扫帚卖19.99美元, 香波刷12.99美元,智能饮水机29.99美元,都在10~50美元这个“高性价比”区间。他们还经常搞促销,比如全场85折,用“gift”代码再减25%,让用户觉得“买得值”。现在他们独立站上的产品有20多件, 形成了“爆款+延伸+补充”的完整矩阵,用户买过扫帚后很容易顺带买其他配件,复购率自然上来了。

定制化服务:让铲屎官为“情感”买单

除了实用功能,IndigoPetCo还抓住了养宠人的“情感需求”。他们在独立站推出了定制服务:用户可以上传自家宠物的照片,做成手机壳、羊毛毯、咖啡杯。比如定制宠物手机壳,选好表壳款式和背景色,就能得到一个独一无二的“毛孩子周边”。这种个性化服务,不仅提升了品牌溢价,还让用户觉得“买的不只是产品,是和宠物的纪念”。

独立站的设计也很走心:首页全是用户晒的定制产品和真实评价, 比如“收到定制毯子时我家猫直接趴上面不走了”“手机壳上的猫和我家的一模一样,同事都问我要链接”。这种“信任背书”比硬广有说服力多了很多用户就是看了别人的评价才下单的。

从“小众赛道”到“千亿市场”:宠物品牌的突围启示

宠物赛道看似热闹,实则暗藏厮杀。Straits Research的数据显示, 2024年全球宠物护理市场规模已达1900.2亿美元,预计2033年将增长到323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1%。蛋糕虽大,但玩家也不少,同质化竞争严重,很多品牌靠低价内卷,再说说利润薄如纸。IndigoPetCo却能从小众的“宠物除毛”赛道杀出来靠的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他们踩中了TikTok的流量红利。但TikTok上火过的品牌多了为什么只有他们把流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销量?答案其实藏在细节里:他们没盲目跟风做“网红产品”,而是盯着用户最真实的痛点——地毯除毛难。他们没花大价钱请明星代言,而是让普通用户自己拍视频分享体验。他们没追求“大而全”,而是把一个小品类做深做透,再慢慢延伸。

当然挑战依然存真正能打动用户的,永远是那些“懂他们痛”的产品。

给跨境品牌的“避坑指南”

对于想出海的宠物品牌 IndigoPetCo的故事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借鉴:,产品力是根基,营销再火,产品不好用也是昙花一现;第四,善用社媒的“裂变效应”,达人合作、UGC话题,能让品牌传播事半功倍。

归根结底,宠物消费的本质是“情感消费”。铲屎官们愿意为宠物花钱,不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是主要原因是宠物是家人。所以 品牌如果能抓住这种情感联结,用产品让养宠生活更轻松,用服务让用户感受到“被理解”,就算再小众,也能在千亿市场中闯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