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Whatnot直播购物平台崛起,能否在未来超越TikTok

Whatnot的逆袭:从收藏品赛道杀出的直播黑马

2019年诞生的Whatnot,一开始只是个球星卡和潮玩爱好者的交易社区。谁能想到, 这个不起眼的小众平台,会在五年内估值冲到50亿美元,成为美国直播电商领域最令人意外的现象级玩家。它的崛起故事,藏着西方市场对“信任”和“娱乐”双重需求的答案。

用垂直非标品撕开市场缺口

Whatnot的聪明之处, 在于避开亚马逊、eBay这些巨头的红海战场,一头扎进收藏品这个“被遗忘的角落”。球星卡、 Funko手办、复古球衣——这些非标品在传统电商平台交易体验极差:信息不对称让买家怕买到假货,定价模糊让卖家拍不出好价钱,交易低频导致整个生态死气沉沉。Whatnot用直播竞拍的模式直接破解了这三个痛点。

美国直播购物平台Whatnot崛起,未来会取代TikTok Shop吗?
美国直播购物平台Whatnot崛起,未来会取代TikTok Shop吗?

2023年, Earnest Analytics的一份报告显示,在TikTok Shop还没发力美国市场时Whatnot已经悄悄拿下了美区直播购物28%的份额。这个数字背后是收藏家们用脚投票的后来啊。传统平台上, 一张稀有球星卡可能要挂几个月才能成交,Whatnot的直播里10分钟内就能溢价30%拍出去——效率提升的不是一点点。

直播场景重构信任链路

收藏品交易的核心是“信任”,Whatnot把直播做成了“验货剧场”。主播会拿着放大镜展示球星卡的边角磨损, 用强光灯透视手办内部的瑕疵,甚至当场拆箱开“盲盒”,把本该私下进行的鉴定过程变成公开娱乐。这种“所见即所得”的透明度,让买家愿意为“眼见为实”买单。

更狠的是“先检后发”机制。所有商品在发货前都要经过平台认证,哪怕物流过程中损坏,卖家也不用赔钱。这种保护卖家的设计,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专业卖家入驻。2024年, Whatnot的Top 500卖家销售额全部突破百万美元,形成了“好卖家吸引好买家,好买家留住好卖家”的正向循环。

资本与流量双轮驱动

Whatnot的融资速度,在直播电商领域堪称“火箭发射”。2020年至今它完成了7轮融资, 总额7.46亿美元,2022年估值37亿美元,2025年直接飙到近50亿。DST Global、a16z这些顶级资本愿意真金白银砸进去,看中的就是它独特的“社区+交易”模式。

用户数据更让人咂舌:日均停留80分钟, 比看Netflix还久;周均购买12件商品,直播时长达到17.5万小时——是美国最大电视购物QVC的800倍。这些数字背后 是收藏家们把逛Whatnot当成了“线上娱乐活动”,拆箱直播的“赌博式体验”让他们欲罢不能。

Whatnot与TikTok Shop:本质是两种商业逻辑的较量

谈Whatnot能不能超越TikTok,得先搞明白:它们根本不是一类物种。Whatnot是“兴趣社群的交易工具”,TikTok Shop是“短视频电商的流量机器”。一个靠垂直信任吃饭,一个靠全域流量称王,根本不在一个赛道上。

TikTok的全域流量壁垒

TikTok Shop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把“内容消费”和“商品购买”揉碎了再捏在一起。用户刷短视频时被种草,点进直播间下单,整个过程流畅得像呼吸。55%的订单是冲动消费,短视频链接贡献了58%的GMV——这就是“内容即消费”的威力。

技术基建更是碾压级存在。AR试妆让美妆转化率提升40%, FBT物流在欧洲实现次日达,算法推荐能把“你可能喜欢”的精准度做到极致。2024年, TikTok Shop全球GMV突破400亿美元,接入超100万店铺,覆盖100多个国家——Whatnot现在才7个国家,差距一目了然。

Whatnot的垂直护城河

Whatnot的护城河,是TikTok短期内无法复制的“社区粘性”。收藏家在Whatnot不是“买东西”,是“找人玩”。他们会固定跟着几个主播蹲守直播,参与竞拍时像赌徒一样亢奋,拆箱失败还会在评论区互相安慰。这种情感连接,是算法给不了的。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Whatnot收藏家复购率是非垂直平台的3倍, 周直播时长17.5万小时里有40%是用户主动“蹲守”特定主播。TikTok的用户是为了娱乐顺便购物, Whatnot的用户是为了购物顺便娱乐——本质不同,用户忠诚度自然天差地别。

超越TikTok?Whatnot面前有三座大山和一个机会窗口

Whatnot想超越TikTok Shop,难度不亚于让渔船打败航母。不是它不够强,而是赛道根本不同。但要说完全没机会,也不现实——只要抓住一个“政策窗口期”,Whatnot就能借势起飞。

品类扩张的“垂直诅咒”

Whatnot最近想走出收藏品舒适区,试水女装和运动鞋。女装增长7倍,运动鞋月销20万双,看着很美,但暗藏危机。收藏品佣金8%-9%卖家能接受,女装标品这个价谁买单?亚马逊佣金才15%,Whatnot拿什么吸引标品卖家?

更麻烦的是用户认知冲突。核心收藏家用户最烦平台“泛化”,B站破圈引发的社区反弹就是前车之鉴。2024年Q3, Whatnot因标品扩张导致收藏品类用户流失12%——垂直平台想做大,反而可能把老用户作死。

流量场景的天然短板

Whatnot的命门是“无短视频生态”。用户打开TikTok是刷短视频,顺便买东西;打开Whatnot是为了买东西,必须长时间停留。这种“被动娱乐”vs“主动消费”的差异,决定了它很难渗透大众市场。

碎片化时代,谁有耐心为了买件衣服看80分钟直播?TikTok用户日均停留90分钟,但大部分时间在刷短视频,下单只是顺手。Whatnot的用户黏性再高,也难逃“场景局限”。

巨头的降维打击风险

Whatnot最该怕的不是TikTok,是亚马逊和YouTube。亚马逊直播观看量不足千人, 但占据欧洲60%电商份额——它不需要直播做得好,只需要把直播入口放在商品页就行。YouTube半闭环电商加速推进,流量和资本优势可能把独立平台挤死。

2024年, 亚马逊在美区直播电商的投入增长了300%,YouTube的“购物链接”功能覆盖了1亿用户。这些巨头随时可以复制Whatnot的垂直模式,但Whatnot很难复制它们的流量。

唯一机会:TikTok禁令的连锁反应

Whatnot唯一的翻盘机会,藏在TikTok的政策风险里。2024年TikTok禁令颁布后三天Whatnot新增用户创历史峰值,GMV环比增长45%。美国资本急需一个“本土TikTok替代者”,Whatnot正好撞在枪口上。

但机会也是有限的。收藏品市场容量2024年才30亿美元, TikTok全球GMV 400亿,Whatnot就算吃下整个收藏品市场,也就TikTok的零头。想真正替代,它必须突破50亿美元GMV阈值——这个数字,垂直平台几乎摸不到。

未来十年:直播电商将走向“垂直与全域的分化共存”

Whatnot和TikTok Shop的博弈, 其实是直播电商未来的缩影:一个在垂直领域深挖,一个在全域市场扩张。它们不会是谁取代谁,而是各自成为不同需求的“最优解”。

Whatnot的“收藏品界苏富比”定位

Whatnot的未来 不是做大而全的电商平台,而是做“收藏品界的苏富比”。深化鉴定服务,把直播变成“娱乐事件”,让球星卡拆箱像看球赛一样有仪式感。2025年GMV目标60亿美元,虽然只有TikTok的零头,但在这个细分领域,它就是王者。

副总裁Armand Wilson说得明白:“完全掌控现有品类后再拓新。”这种“慢”战略,反而可能让Whatnot在垂直领域越扎越深。

TikTok的“全域消费基础设施”角色

TikTok Shop的核心价值,是成为“全球消费者的基础设施”。即使遭遇政策风险,它的短视频生态和技术中台也难被复制。东南亚市场已成第二增长曲线,欧洲本土化也在加速——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垂直深潜者无法取代远洋巨轮,但可成为不可替代的补给站。Whatnot和TikTok Shop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