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家杭州夏日减肥搭子,半年狂赚500万美金

杭州品牌杀疯了 半年548万美金,把“减肥搭子”卖爆北美

谁懂啊,夏天一到,社交平台突然集体卷起来了。TikTok上#SummerBody标签播放量冲上20亿, “7天马甲线挑战”刷屏,朋友圈晒健身打卡的比晒旅游的还积极。就在这股全民塑形热潮里 杭州一个叫Merach的品牌,靠一款可调节腰腹训练器,硬是在TikTok美区杀疯了——半年GMV直接干到548.67万美金,直接登顶运动与户外类目销量榜首,成了北美家庭健身圈的“新晋顶流”。

从“健身弃儿”到“北美爆款”, 这波操作有多野

说真的,健身器材这行,太懂“买时热血、用后吃灰”的痛了。传统划船机、 跑步机动辄上千美元,占地比半个衣柜还大,安装堪比组装宜家,普通人买回家,大概率沦为晾衣架。但Merach这款腰腹训练器, 偏要打破这个魔咒——轻到能单手拎,不用组装开箱就能用,69.99美元的价格,比请私教一节课还便宜。

半年狂赚超500万美金,这家杭州大卖的“夏日减肥搭子”再夺TikTok美区销量榜首
半年狂赚超500万美金,这家杭州大卖的“夏日减肥搭子”再夺TikTok美区销量榜首

更绝的是它内置的“作弊系统”。卡路里计数器实时显示消耗了多少炸鸡的热量,重复次数提醒防止你偷懒,连锻炼时长都能精准记录。杭州产品经理团队说 他们调研了2000个美国用户,发现“怕累”和“怕没效果”是两大痛点,所以把“变化看得见”做成了核心卖点。有个加州用户在评论区留言:“用了两周,腹肌线若隐若现,这钱花得比星巴克值。”

742个“野生代言人”, 比投流更狠的达人矩阵

跨境卖家都知道,TikTok流量贵如油,但Merach偏不用真金白银硬砸,而是用742个“野生代言人”撬动了90%的销量。你没看错, 不是头部大V,是粉丝1万到5万的中腰部健身博主——这些账号互动率高得吓人,一条视频点赞过万是常态,评论区比健身房更热闹。

有个叫@danareviews的博主, 粉丝才3.67万,却成了Merach的“带货核武器”。6月17日她发了一条视频:穿着睡衣在家用训练器跟练, 配着“噔噔噔”的健身BGM,30秒展示5个动作,甩出“腰围小了2cm,老公都夸我”。后来啊这条播放量冲到1300万, 直接带出25.53万美金成交额,评论区炸出“立刻下单”“求跟练教程”的狂热留言。

Merach的选品逻辑很清晰:不追头部,追“真实感”。他们发现, 粉丝10万以内的博主,内容更接地气,说话像闺蜜聊天能精准戳中“想减肥又怕苦”的普通人的心。合作前, 团队会要求博主必须“自己用两周”,拍真实的使用反馈——有人晒出健身前后的对比图,有人吐槽“刚开始酸到走不动,但一周后上瘾了”,这种“带缺点”的真实感,比官方广告说服力强100倍。

直播间里藏着“美国梦”, 把场景拍成电影

如果你以为Merach只会靠短视频带货,那就小看它了。他们在TikTok直播间搞了场“沉浸式美国家庭健身秀”:客厅里摆着训练器, 背景墙贴着孩子的涂鸦,主播是个金发妈妈,边用器材边聊“哄睡娃后抽半小时练腹肌,老公都说我状态变好了”。这种高度本地化的场景,让美国用户觉得“这就是我家”,下单率直接拉到35%。

更狠的是“直播切片”战术。每次直播后 团队会把高光片段剪成15秒短视频,配上“妈妈带娃也能练”“15分钟搞定小肚腩”等话题,精准推送给潜在用户。有个切片视频里 主播边练边说“这玩意儿比椭圆机省空间,我家客厅放它不占地方”,播放量破500万,带动直播间单场GMV冲到8万美元。

548万美金背后:不是运气, 是“反常识”的运营哲学

很多人说Merach踩中了TikTok电商的风口,但团队自己清楚:风口是锦上添花,真正的底牌是“反常识”。当同行都在卷价格、 打价格战时他们偏要做“内容溢价”;别人追头部网红,他们扎进中腰部泥潭;别人卖器材,他们卖“健身生活方式”。

2021年刚出海时Merach差点翻车。当时直接把国内热销款划船机搬到TikTok美区,后来啊主要原因是尺寸不符合美国人大骨架身材,差评铺天盖地。痛定思痛后 他们花了半年时间调研美国用户体型数据,把划船机轨道加长10cm,承重升级到400磅,还推出“灰白+浅蓝”的莫兰迪色系,符合美国家居审美。改款后划船机在TikTok Shop单月销量直接从3000台飙到2万台。

争议声中狂奔:内容电商的“双刃剑”

当然Merach的成功不是没有争议。有业内人士质疑:“过度依赖达人带货,一旦平台算法变动,会不会崩盘?”还有人指出:“健身器材复购率低,靠一波热潮能火多久?”这些质疑不是空穴来风,看看那些昙花一现的“抖抖机”“网红瘦身腰带”,就知道内容电商的流量有多善变。

但Merach似乎早有应对。他们在APP里埋了“社交裂变”用户完成7天训练, 可以邀请好友领优惠券;上传健身视频到社区,能兑换免费课程。这套组合拳下来用户月活留存率做到了4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0%。杭州总部产品经理说:“我们不是卖器材,是卖‘坚持’的成就感。”

中国健身器材出海, 为什么是杭州赢麻了

仔细想想,Merach能杀出重围,杭州这个“基因”很关键。这里有阿里系电商运营人才,有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的跨境经验,还有杭州电商园区的供应链优势。品牌创始人罗卫波是前阿里电商高管, 薛有为深耕健身器材行业10年,两人一拍即合:“要做就做‘中国智造’的健身标杆,不是低价代工。”

数据显示, 2024年中国健身器材出海规模突破200亿美金,其中杭州企业占比超30%。Merach的成功, 给同行打了样:不是简单把产品搬到海外而是用“本地化产品+内容生态+用户运营”的组合拳,把中国品牌做成了“全球网红”。

夏天还会来健身热潮不会退。Merach的故事告诉我们:跨境出海,与其追风口,不如做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毕竟能让人坚持的减肥搭子,才是能持续赚钱的“真·爆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