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进军美国本地生活,这样的产品难道不会成为热门吗
3次禁令延期后 TikTok在美国的“另起炉灶”
3次禁令延期,TikTok美国业务像根悬在半空的钢丝,走一步看一步。卖家和达人早对“关停”脱敏,平台也一副“命运自有安排”的超然。今年3月, TikTok在西雅图、洛杉矶、纽约突然开放20多个岗位,招创作者运营经理、旅游行业经理、创作者体验运营,明晃晃指向本地生活服务。招聘需求划了重点:不是Yelp、 谷歌把持的餐饮,不是Uber Eats、Doordash扎堆的外卖,是旅游——这个被巨头忽略,又藏着巨大潜力的赛道。
旅游:TikTok选的“避重就轻”
旅游这步棋,TikTok算盘打得精。餐饮外卖是红海,供应链重、配送门槛高,新平台很难啃下。旅游不一样,用户决策依赖内容种草,短视频天然有优势。Z世代用户旅行前刷攻略、看体验,比比皆是——TikTok正好卡在“内容种草-决策转化”的链路中间。更妙的是旅游服务标准化程度高,不像餐饮众口难调,平台整合起来更顺畅。

为了盘活旅游业务,TikTok给Z世代用户塞了个“探索玩具”——搜索工具“Places”。用户能探索、标记旅游景点,写评论还能得“local explorer”徽章。网友自动把官方称呼翻译成“资深酒店试睡员”“年假刺客”, 平台顺势玩梗,把旅游做成“副业”的意图藏都藏不住。这招挺聪明,用低门槛互动把用户变成内容生产者,比硬推酒店信息自然得多。
旅游产品带货:轻量化、 实用、氛围感
近30天TikTok美区“travel”关键词带货视频销量榜,真空袋收纳袋、手持电风扇、卷发梳、平安带延长器、氮化镓充电宝霸榜。这些产品有个共同点:轻量化、实用、带点氛围感。美国人旅行不爱带累赘, 一个能塞下7天行李的真空袋,比大箱子受欢迎;卷发梳边旅行边做造型,比整套化妆品更戳痛点。轻便、舒适、科技感,成了旅游用品的“流量密码”。
与Booking联姻:闭环的再说说一环
旅游业务缺不了预订工具,TikTok找了全球在线旅游“榜一大哥”Booking。8月8日 双方官宣完成整合:用户能在TikTok上查酒店价格、订房,每个酒店还有专属落地页,展示设施、评论,甚至关联的TikTok探店视频。这等于把短视频娱乐、电商购物、本地生活拧成一股绳,一步到位搭起生态闭环。Booking还给TikTok导了精准用户——那些本来就想订房的出行党,转化率比泛流量高得多。
Booking的母公司2025 Q2财报挺亮眼:4-6月住宿订单增8%, 总营收涨16%,堪称“超级财季”。这时候和TikTok“联姻”,算是强强联合。但对TikTok 更深层的盘算可能是:用Booking的成熟供应链,补足自己在旅游服务上的短板,避免像东南亚那样“水土不服”。
东南亚试水:那些“踩过的坑”
早在2023年, TikTok就在新加坡、泰国、印尼试水本地生活,推团购套餐、酒店优惠券。后来啊呢?转化率不理想。究其原因,东南亚餐饮供应链乱糟糟,下沉市场出餐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口味差异大,用户很难形成固定心智。比如泰国用户爱吃酸辣,印尼偏爱甜食,同一个套餐难讨好所有人。更麻烦的是物流配送慢,用户下单等一周才收到货,体验差评如潮。
这些教训让TikTok在美国“慢下来”。不再贪多求全,先聚焦旅游,稳扎稳打。毕竟美国市场成熟度高,酒店预订、景点门票标准化,用户对线上消费接受度也高。比起东南亚的“待养成系”,美国更像是“即食型”市场,TikTok这次学乖了。
达人变现:探店也能“赚佣金”
旅游博主在TikTok终于有了正经赚钱路子——“TikTok Go”计划。达人接酒店民宿的推广,拍探店视频赚佣金,粉丝超1000就能加入。这模式简单直接,比硬广讨喜,用户也爱看真实体验。有个案例很有意思:洛杉矶旅行博主@CityWalker, 去年底通过TikTok Go推广一家精品民宿,3条视频带去2000+订单,佣金够她半年房租。这种“内容即交易”的模式,让达人有了持续创作的动力。
对卖家达人带货打开了旅游产品的“二次利用”空间。比如卖真空袋的商家,让达人拍“7天行李箱挑战”,边展示收纳技巧边带货,流量和销量一起涨。这种“软植入”比直接推销更自然用户刷视频时不知不觉就下单了。
竞争:TikTok能撼动谷歌吗?
TikTok进军本地生活,最紧张的是谷歌和Yelp。谷歌高层曾承认,40%的年轻用户找餐厅时先刷TikTok,而不是谷歌地图。TikTok的推荐算法太毒了 能精准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比如爱露营的人刷到户外装备推荐,爱城市游的看到网红打卡点——这种“内容+服务”的组合拳,比谷歌的冷冰冰搜索更诱人。
但TikTok也有软肋。本地生活服务拼的是“信任”,谷歌、Yelp深耕多年,用户习惯根深蒂固。TikTok想抢市场,得先解决“可信度”问题。比如酒店预订,用户更相信Booking的官方评价,而不是TikTok上的网红视频。TikTok得想办法把“内容可信度”和“服务可靠性”捏在一起,这比做算法难多了。
卖家机会:旅游赛道“泼天的富贵”
旅游产品卖家现在站在风口上。TikTok上的#TravelEssentials、 #TravelMustHaves是流量密码,还能细分出#TravelFashion、#TravelHygiene、#TravelTech。比如#TravelTech里citywalk人群爱戴的防晒面罩、露营用的氛围灯,销量都在涨。
有个真实案例:深圳卖家@轻旅科技, 今年4月上架便携氮化镓充电宝,主打“轻到看不见,充得飞快”。找美国旅行博主拍视频,展示在机场、酒店快速充电的场景,单月销量破5万单,转化率比普通视频高30%。这说明,紧跟TikTok的旅游话题,选对场景,流量和销量都能起飞。
未来:TikTok的“慢棋”能赢吗?
全球本地生活市场规模2024年约1.08万亿美元, 2024-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15.43%,增速吓人。美团、快手都在抢这块蛋糕,TikTok在美国搞本地生活,既有用户体量的优势,也有对手逼盘的压力。但慢下来对TikTok来说真不是容易事。美国市场规则严,隐私保护、数据合规都是坎,稍有不慎就可能踩雷。
不过TikTok有张底牌:Z世代。这代人不爱用谷歌、Yelp,觉得“老气”,更爱刷短视频找灵感。只要能把旅游服务做得“好玩”“有用”, 比如结合AR技术做虚拟景点导览,或者让用户拍视频得积分换房券,就能抓住年轻人。本地生活不是短跑,是马拉松,TikTok这次赌的是“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变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