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中美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这是真的吗

8月11日特朗普突然发声:对华关税暂停期再延90天?

8月11号那天 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发了个帖,说自己刚签了个行政令,对华商品的24%额外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消息传出来 做跨境的卖家群里瞬间炸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说“总算能松口气了”;也有人冷笑,觉得“这不过是把球往后踢了踢,问题根本没解决”。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对咱们做跨境电商的,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从日内瓦到斯德哥尔摩:这90天是“缓冲”还是“缓兵”?

其实这事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早在5月, 中美就在日内瓦发了联合声明;6月伦敦谈了次框架落实;7月斯德哥尔摩,何立峰副总理、美国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坐镇,谈了整整三天。业内人私下说 这哪是谈判啊,分明是在给圣诞季的供应链“抢时间”——电子产品、服装、玩具这些旺季爆品,生产周期长,物流卡不起点,关税要是突然加码,库存砸手里卖家哭都来不及。

最新!中美将关税暂停期再延长90天
最新!中美将关税暂停期再延长90天

但话说回来 贝森特那段时间可没少放风,说什么“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这话听着就不像真心想和解。更逗的是 8月12号中美同步发了联合声明,双方都说“暂停24%关税90天”,但都留着10%的关税没动。这操作,明摆着是“各退一步,面子上好看”,底下的博弈一点没停。上海湘俊气动工程有限公司的厂长汪建国就吐槽过:“去年关税突然加征, 我们一批气动元件压在港口,光滞港费就亏了20万。现在说暂停,谁敢信是真的‘暂停’?”

表面善意下的暗流:暂停期延长对跨境卖家意味着什么?

黑五、圣诞旺季的“救命稻草”?电子产品、玩具卖家松口气

对做电子产品和玩具的卖家这消息确实像及时雨。深圳“趣玩科技”的运营主管李婷记得很清楚, 2024年3月那次关税突然加征,他们的一款智能玩具成本瞬间涨了15%,原定的黑五促销计划直接泡汤——库存积压了3000个,毛利率从18%掉到5%,差点亏本。这次24%关税暂停90天覆盖的就是秋冬旺季备货期,中低毛利品类总算有了喘息空间。

数据也印证了这点。2024年8月12日政策刚落地, 深圳华南城做玩具的商户订单量就涨了22%,其中60%是发往美国的圣诞季订单。有行业分析师算过笔账:暂停24%关税后 一款成本50美元的玩具,关税成本从12美元降到2.5美元,卖家能多出9.5美元的定价空间——要么降价冲销量,要么保利润,灵活度大多了。

90天倒计时:保留的10%关税+年底谈判变数,库存成“定时炸弹”?

但高兴别太早,10%的关税还在那儿摆着呢。广州做服装的林姐就犯愁:“我们一款羽绒服成本80美元, 运费15美元,10%关税就是8美元,本来就赚不了多少,这8美元得靠走量分摊。可万一11月10号之后关税又涨回24%,或者干脆加码,现在备的货不就砸手里了?”

更让人心里打鼓的是谈判的走向。2024年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时美国那边就提过“对华加征关税常态化”,这信号可不乐观。杭州做电子配件的卖家陈浩2023年就吃过亏:当时觉得关税暂停期够长, 一口气备了两个月的货,后来啊11月谈判破裂,关税恢复,库存积压了200万,再说说亏本清仓。现在他学精了宁可少备点货,用“小批量多频次”发货,赌90天内能消化掉库存。

卖家不能只等“政策红利”:这90天该干点啥?

产品优化+组合销售:把10%关税“吃掉”的实操策略

指望关税一直降?别做梦了。真正聪明的卖家,已经在想办法把10%的成本“消化”掉了。深圳“优品家居”的做法就挺绝:他们原来卖单个桌面收纳盒,成本20美元,10%关税2美元,利润薄。后来改成“收纳盒+收纳格”组合套装, 单价提到28美元,关税成本占比降到7%,再搭配“买套装送贴纸”的促销,客单价涨了40%,销量反而多了15%。2024年8月的数据显示,这类组合产品的转化率比单品高了23%。

还有更直接的——提单价。深圳“数码先锋”发现, 他们卖的一款手机壳,单价15美元时10%关税1.5美元,卖家利润率12%;把单价提到25美元,关税成本占比降到6%,利润率反而提到18%。为啥?主要原因是美国人觉得“贵点的东西质量好”,接受度反而更高。2024年9月他们的美国站订单里20美元以上的产品占比从35%涨到了52%。

供应链“双线布局”: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关税这东西,说变就变。有远见的卖家,早就在搞“备货分流”了。上海“跨境通”2024年7月就做了个大胆尝试:把原本集中在国内生产的LED灯, 30%转到越南工厂,用“中国配件+越南组装”的模式,规避25%的原产地关税。后来啊8月关税暂停期延长后 他们没受影响,主要原因是越南仓的货已经覆盖了美国市场需求的40%,成本比国内仓低8%。

还有更狠的——本地化备货。东莞“潮玩天下”2024年6月在美国加州租了个小仓, 把热销的盲盒、手办提前备过去,用“海外仓发货”避开关税。虽然仓储成本高了12%,但物流时间从15天缩到3天黑五期间的退货率从8%降到3%,算下来反而赚了。他们老板说:“关税是会变的,但‘快’和‘近’,永远是跨境电商的王牌。”

动态定价+风险预警:别让“关税”变成“惊吓”

做跨境电商,最怕的就是“措手不及”。杭州“价格猎人”开发了个小工具,实时追踪美国关税政策,一旦有风吹草动,自动调整产品定价。比如2024年8月13日 他们监测到特朗普发帖后美国站一款蓝牙耳机的价格从39.99美元瞬间调到37.99美元,销量当天就涨了30%。运营总监说:“关税暂停期不是保险箱,是‘缓冲垫’,得随时准备跳。”

还有卖家干脆在详情页“提前打防范针”。深圳“诚信电子”在产品页加了个“关税说明”:“当前享受24%关税优惠, 若11月10日后政策调整,可能产生额外费用,建议下单前咨询客服。”后来啊呢?客户反而觉得“诚信”,咨询量没降,转化率还提升了5%。2024年9月的客服记录显示,超过60%的顾客主动问起关税政策,说明大家心里都有数,不是瞎冲。

90天后关税会“卷土重来”吗?卖家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说实话,这次关税暂停期延长,更像是一场“心理战”。特朗普要的是“谈判筹码”, 咱们要的是“喘息时间”,双方各取所需,但真正的矛盾——贸易逆差、产业竞争——一点没少。2024年7月的斯德哥尔摩会谈,贝森特还提过“对华加征关税与国家平安挂钩”,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所以卖家别指望“一劳永逸”。现在最好的策略是什么?——“边走边看,手留余粮”。比如控制库存周转率, 别超过45天;保留一部分现金流,别全砸在备货上;多开发几个市场,别把鸡蛋全放美国篮子里。深圳“出海联盟”2024年8月搞了个“风险对冲”培训, 教卖家怎么用“期货锁价”“分仓发货”这些招,参加的商家里有80%说“心里踏实多了”。

说到底,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对跨境电商是“机会”也是“警示”。机会在于能抢到旺季订单,警示在于别把政策当靠山。真正能在风浪里站稳脚跟的,永远是那些会算账、敢调整、留后路的卖家。至于90天后关税会不会变?天知道。但至少现在你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把“被动等政策”变成“主动打胜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