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冷门赛道里,上海亿级大卖是如何闯出重围
电子墨水屏这东西, 早期大家认知里就是“电子书的高级版”,黑白色、刷新慢,除了看文档好像没太大用。但谁能想到,2024年全球居然有2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更意外的是 这个看似冷门的赛道里杀出一个上海大卖——Supernote,年销破3亿,把产品卖到了全球50多个国家。他们没靠资本轰炸,也没蹭热门风口,偏偏就在“书写体验”这根针上,绣出了花。

Supernote的母公司Ratta科技, 2005年就成立了但早期做的跟电子墨水屏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扎在支付终端设备里搞POS机、金融硬件,技术积累倒是有了可消费电子领域完全是新战场。2016年, 创始人赵先生突然决定“All in电子墨水屏”,当时团队里不少人反对:“咱们做硬件的,突然跳到消费电子,用户在哪?供应链能搞定吗?”
转折点其实藏在市场缝隙里。赵先生发现, 当时市面上的电子墨水设备,要么是reMarkable那样贵到离谱的“生产力工具”,要么就是几百块的基础款PDF阅读器,没人真正解决“手写笔记”的痛点。“用户要的不是‘能写字’,而是‘像在纸上一样写字’,还要能同步、能存档、能跟其他工具联动。”这个判断,成了Supernote的起点。
2018年,Supernote第一款产品A6终于面世。当时电子墨水屏的书写延迟几乎是行业通病,写一笔等半秒,谁受得了?赵团队花了两年时间优化算法,硬是把延迟降到毫秒级,用户反馈“跟用真笔写纸没区别”。更狠的是他们做了PDF批注功能——学生党看文献、 职场人审合同,直接在屏幕上划重点、写备注,不用打印纸质版,省了一堆麻烦。
当时在Kickstarter上众筹, A6直接筹到20万美元,1000多个支持者,大多是学生、设计师、程序员——这些需要大量记录笔记的群体,第一次觉得“电子墨水屏不只是玩具”。但赵先生没飘,他知道:单靠一款产品撑不起品牌,得持续迭代。
2020年,Supernote推出A5系列,直接在行业内掀起波澜。当时电子墨水屏的笔尖要么容易磨损,要么写字打滑,用户吐槽“用三个月笔尖就秃了”。团队研发了陶瓷笔尖,硬度堪比真笔尖,号称“用一年都不用换”。更关键的是柔性墨水屏的应用——传统硬屏摔一下就裂, 柔性屏能抗冲击,还支持压感,画画时线条粗细能随力道变化,设计师直接拿它当数位板用。
这次Indiegogo众筹更猛, 170万美元,3000多个支持者,其中不少是老用户复购。“A5的陶瓷笔尖太绝了 我之前用某品牌电子屏,笔尖三个月就磨平了Supernote用半年还跟新的一样。”一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使用体验的用户写道。产品线拓宽到不同尺寸,A6适合随身携带,A5适合办公绘图,覆盖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全场景需求。
冷门赛道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是用户不知道你存在。电子墨水屏不像手机、耳机,没人主动搜索“电子墨水平板怎么选”,你得主动“撞”到用户眼前。Sup的办法很直接:不硬广,让用户自己“种草”。
TikTok上, 绘画达人@svv_art有21万粉丝,她给Supernote拍的视频只有25秒,全程无剪辑。镜头对准屏幕,她拿着电磁笔从画一个简单的苹果开始,到上色、细化阴影,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最关键的是 你能清楚看到笔尖接触屏幕时墨水颗粒“浮”起来的细腻感,没有卡顿,没有断线,上色时颜色过渡自然得像用真彩铅。
这条视频直接爆了播放量突破200万,获赞18.51万。评论区炸了:“这触感也太绝了吧, 我之前用过某品牌的电子屏,画直线都能抖成波浪线”“请问是用自带的笔吗?还是需要配专门的笔?”更厉害的是很多用户看完直接去搜“Supernote画画”,主动流量就这么来了。“不用告诉用户‘我们的屏有多好’,让他们自己画一次比你说一万句都有用。”Supernote的市场负责人后来在采访中提到。
TikTok负责“种草”,YouTube负责“拔草”。科技博主Brandon Boswell有2.89万订阅者, 他给Supernote A6X2拍的评测视频长达10分40秒,比很多品牌官方宣传片还详细。开箱、 外观细节、书写体验、同步功能、 应用……甚至测试了“连接Kindle应用能不能看电子书”,连“存储空间能不能 ”这种细节都讲了。
视频里有个片段特别打动人:Brandon用A6X2开会做笔记, 结束后直接同步到Gmail,待办事项自动导入日历。“你看,不用再手动抄一遍,省了多少时间。”这条视频观看量36万, 评论区全是“被种草”的用户:“我卖掉了其他电子屏,就等A6X2降价”“看到它能 存储,我那些扫描的文档终于有地方放了”。真实场景的展示,比“全球领先”“黑科技”这种空话有用得多。
社交媒体引流来的用户,再说说得落到转化上。Supernote没把宝全押在亚马逊上, 而是自建独立站,这个决定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独立站流量怎么来?物流售后谁负责?”但他们有自己的算盘:独立站不只是卖货渠道,更是品牌信任的“和用户实拍图。“我们要让用户一进来就知道,我们是做‘书写’的,不是做‘玩具’的。”设计师说。A5系列的陶瓷笔尖介绍页, 直接放了一张用笔尖划过屏幕的特写,能看到笔尖的陶瓷纹理和屏幕的压感反应——这种细节,亚马逊详情页很难放。
独立站底部有个“Works with”板块,罗列了9个合作伙伴:谷歌云端硬盘、Gmail、Todoist、Notion……每个都配了简短说明。“支持同步Gmail邮件, 开会时记的待办事项不用再手动敲进电脑”“连接Notion,笔记直接归档到知识库”。这些信息传递了一个关键信号:Supernote不是让你“换个方式写字”,而是帮你“把书写融入整个工作流”。一位购买A5的用户反馈:“我之前用纸质笔记和电子文档来回切换, 特别乱,现在用Supernote记完直接同步到Notion,效率提升了一倍。”
电子墨水屏赛道, 早年没多少玩家,主要原因是“需求不明确”。但Supernote用三年时间证明了:所谓冷门,不是没需求,是没做到位。reMarkable卖贵了普通款功能太烂,中间的空白,正好让他们填上了。
很多人觉得冷门赛道难做,是主要原因是需要教育用户:“什么是电子墨水屏?为什么要用它?”Supernote的办法很笨但有效:不空谈概念,直接展示“你用它能做什么”。学生用它记课堂笔记, 不用再背着厚重的笔记本;设计师用它画草图,压感能直接出线稿;职场人用它审合同,PDF批注后直接存档,环保又方便。这些场景化的内容,让用户自己意识到“我需要这个”,比强行推销强百倍。
电子墨水屏的技术瓶颈一直存在:刷新慢、 延迟高、色彩差。Supernote没想着一步到位做彩色屏,而是专注解决“书写”这个核心痛点。2018年解决延迟, 2020年解决笔尖磨损,2023年又优化了同步功能——每次迭代都直击用户最不满的地方。就像赵先生说的:“我们不跟风做彩色,先把‘黑白的书写’做到极致,这才是用户真正在乎的。”
Supernote的故事,给想出海的企业提了个醒:别总盯着手机、耳机这些红海,冷门赛道里藏着金矿,但前提是你得愿意“往下挖”。电子墨水屏市场规模2024年才22亿, 到2033年能到45亿,增长空间大,竞争又小,只要你能把用户痛点吃透,把产品体验做扎实照样能做出亿级生意。
他们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不追风口,追需求;不拼营销,拼体验;不贪大而全,做小而精。在别人都在做“大而全”的电子设备时 他们偏要做“小而深”的书写工具;在别人靠广告砸流量时他们靠真实体验攒口碑。后来啊呢?全球50多个国家,年销3亿,成了电子墨水屏赛道的隐形冠军。
所以说冷门赛道有没有机会?当然有。但机会只给那些愿意在细节上较真,在用户体验上死磕的人。就像Supernote的陶瓷笔尖, 看似是个小部件,却成了用户复购的理由——这大概就是“小而美”的胜利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