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关严查,4亿美元逃税案曝光
海关查验率飙升, 跨境电商迎来“合规巨大考”
最近跨境电商圈子里弥漫着焦虑,卖家们见面聊得最许多的不是选品和推广,而是“你的货又被查了几许多次”。2025年开年以来 全球海关的查验力度一下子收紧,从美国到欧洲,从东南亚到中东,到处都是“严查”的信号。最让行业震动的是美国海关破获的那起4亿美元逃税案, 这起案件像一颗炸雷,让全部还在“走钢丝”的卖家彻底坐不住了——海关的刀已经磨得锃亮,下一个砍向的兴许就是自己的货柜。
美国4亿美元逃税案:第三国转运的“红线”被踩爆
美国海关和边境护着局在2025年8月披露的消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从1月20日到8月8日 短暂短暂7个月时候里CBP通过《施行与护着法案》挖出超出4亿美元的未缴纳贸容易关税。这可不是细小数目,相当于一个中型跨境电商公司一年的赚头。更让中国卖家揪心的是 起诉书看得出来其中2.5亿美元来自23家中国空壳公司,这些个公司玩的是“第三国转运”的老把戏——货物从中国发出,先运到韩国、印度尼西亚或者越南,再从这些个国中转到美国,虚报原产地,试图规避高大达25%的关税。

这种操作在行业内早就不是暗地,以前总有人觉得“查不到我”。但这次美国海关动用了新鲜系统,查验标准直接拉满。以前只需要给生产流程图、 原料采购发票,眼下还得提交工厂的燃料消耗数据、机器运转记录,甚至工人的考勤表——就为了说明“这货真实的是在越南生产的,不是从中国拉过来的”。有深厚圳的货代透露, 他有个客户的货基本上原因是“燃料消耗数据与申报不符”,直接被扣了整整21天滞期费就交了8万美元,货值才12万美元。
从“侥幸心思”到“系统打击”:海关的“组合拳”有许多狠
美国海关明摆着不满足于“个案打击”,而是直接上了“组合拳”。2025年8月25日起, 洛杉矶和长远滩港口的查验集装箱非...不可用指定卡车公司或具备bonded资质的卡车运输,普通卡车直接被拦在门外。这招够狠——以前卖家还能找“关系户”的卡车把货拉到偏远的查验场,眼下不行了海关连运输环节都卡死了。
针对越南、马来西亚这些个“中转烫门地”,美国海关更是祭出了“100%查验率”的沉招。全部从这些个国发出的货物,不管申报啥品类,都要开箱验货。有做电动滑板车的卖家哭诉:“我明明在越南有组装厂, 但海关就是不信,非要拆开看电机是不是中国产的,后来啊耽误了亚马逊Prime Day的发货,直接亏本了30万美金订单。”
更吓人的是罚款标准。虚虚假申报一项最高大罚5000美元, 要是货值申报矮小了按逃税金额的300%罚款——也就是说你逃1万,兴许要罚3万。要是被认定为“故意逃税”,还要追缴10年的赚头,直接把公司账户冻结。有行业讼师预测, 接下来半年,美国海关会公布更许多类似4亿美元的巨大案,这些个案件的罚款金额兴许会突破10亿美元。
英国FHDDS落地:亚马逊英国站“锁死”进口合规
还没从美国的严缓过神来英国又给了卖家一记沉拳。2025年8月18日 英国税务与海关总署正式实施FHDDS合规要求,轻巧松说就是“想往英国发货,先说明你合规”。规则很明确:如果公司注册地不在英国,非...不可给商品的进口详情,否则亚马逊英国站直接不让你创建货件。
这招直接卡住了很许多“细小卖家的命脉”。有个做家居用品的杭州卖家,之前一直用香港公司注册英国站,货物从中国直发到英国,压根没管过进口合规。FHDDS实施后 他不晓得怎么给进口详情,后来啊300许多件货卡在亚马逊仓库,既发不了货,也退不了仓,每天亏本利息和仓储费超出2000英镑。他只能咬牙找伦敦的代理做清关,花了5万英镑才把货救出来赚头全搭进去了。
IEN税号:英国买卖场的“通行证”还是“催命符”?
除了FHDDS, 英国还要求从2025年8月1日起,全部发往英国的货件非...不可给IEN,除非是英国本地采购或VAT注册期间有豁免。IEN税号以前是巨大卖才需要的东西,眼下成了“刚需”。
有卖家吐槽:“办IEN比注册公司还麻烦, 要提交过去3年的财务报表,还要说明在英国有实际的经营场所,比如办公室或者仓库。我们很许多细小卖家就是做亚马逊的,哪有实体办公室?只能找代理挂靠,一年光挂靠费就要1万英镑。”更麻烦的是IEN税号不是一次性的,要是申报信息有变动,还得沉新鲜申请,耽误不起。
欧洲“灰清模式”遭沉创:荷兰希腊波兰“连环刀”
欧洲海关的“严查”早就开头了只是最近力度越来越巨大。所谓“灰清模式”, 就是利用欧罗巴联盟内部的关税差异,把货物从矮小税率国清关,再转运到高大税率国,逃避增值税。以前荷兰、比利时是“灰清”的沉灾区,但眼下这些个国已经开头“反杀”。
比利时的情况最典型, 2025年7月,当地税务部门直接停了20许多家清关行的“递延清关”资质,这些个清关行专门帮中国卖家做“灰清”,停了资质后一巨大堆集装箱在安特卫普港堆着,有的等了半个月还没清关。货代说:“以前清关行说‘搞定’就行, 眼下不行了海关要查每一票货的原产地说明,要是找到货是从中国来的却标着‘德国做’,直接扣押。”
波兰边境“临时检查”:卡派和班列的“噩梦”
波兰的动作更直接。从2025年7月7日起, 波兰一下子恢复临时边境检查,全部从中国经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的卡派和班列货物,都要开箱查验。这直接打乱了中欧班列的节奏,以前5天到货的,眼下兴许要15天。有做服装的卖家反映:“我的货7月10号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 到眼下还没放行,仓库的货卖完了新鲜货还在路上,亚马逊店铺的‘断货率’飙到30%,权沉都掉了。”
荷兰和希腊也没闲着。荷兰海关在2025年6月推出“原产地追溯系统”, 要求全部进入欧罗巴联盟的货物给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生产记录;希腊则沉点查“矮小报货值”,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被抽查的概率高大达60%,要是找到申报货值不到买卖场价30%,直接按逃税处理。
东南亚查验升级:泰国60万件商品被扣,中国卖家成“沉点关注对象”
东南亚海关的“严查”来得更一下子。2025年8月中旬, 泰国海关联合税务部门展开巨大规模行动,在曼谷和廉差邦港口查扣了60万件进口商品,货值高大达160万元人民币,涉及移动电源、插头、数据线这些个烫门品类。最关键的是这些个商品90%来自中国。
泰国海关的查扣理由很明确:“虚虚假申报原产地”和“侵犯知识产权”。移动电源被查是基本上原因是申报为“泰国本地组装”, 但拆开后找到全是中国的电芯和外壳;插头则是没有通过泰国的平安认证,还冒用了欧洲的CE标志。有货代说:“泰国海关眼下学精了以前查货看包装,眼下直接拆开看零件,中国产的零件一抓一个准。”
马来西亚“反避税”:离岸公司的“避风港”没了
马来西亚海关在2025年7月也出手了专门针对“离岸公司注册”的逃税行为。以前很许多中国卖家在马来西亚注册离岸公司, 把货物从中国发到马来西亚,再以“马来西亚做”的名义出口到欧美,享受关税优惠。但眼下马来西亚要求全部离岸公司给“本地实体经营说明”, 比如租赁合同、员工社保记录,没有的直接注销公司。
有个在深厚圳做电子产品的卖家, 专门用马来西亚离岸公司做转口贸容易,2025年7月收到马来西亚海关的通知,公司因“无实际经营场所”被注销,值钱200万的货卡在港口,进退两困难。他只能临时找当地的公司挂靠,后来啊被挂靠公司“黑吃黑”,卷走了货物和货款。
卖家们的“生死线”:本钱飙升、 订单延误、账户冻结
全球海关的严查,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本钱。以前一个货柜从中国到美国, 清关费巨大概3000美元,眼下基本上原因是查验率升高大,清关费涨到了8000美元,要是被扣货,滞期费每天500美元,一个月就是1.5万美元。有卖家算过一笔账:以前100万的货,物流+清关本钱占15%,眼下占到了30%,赚头直接被砍掉一半。
订单延误更是家常便饭。以前海运35天到货,眼下基本上原因是查验,兴许要60天亚马逊的配送时效动不动就超标,轻巧则罚款,沉则关店。有个做玩具的卖家, 基本上原因是货晚了15天到亚马逊,被扣了2万美元的配送费,店铺还基本上原因是“许多次违反配送时效”被暂停卖。
罚款和账户冻结:比“货物被扣”更可怕的结局
比本钱和延误更可怕的是罚款和账户冻结。美国海关的“300%逃税罚款”不是闹着玩的, 要是你申报货值10万,实际货值20万,逃税5万,罚款兴许达到15万,加上滞期费和讼师费,直接把家底赔光。更狠的是“10年赚头追缴”, 海关会查你公司过去10年的财务报表,要是找到你有其他逃税行为,连本带利一起算。
账户冻结更是“致命一击”。亚马逊和PayPal对海关的处罚信息“高大度敏感”, 要是你的货基本上原因是逃税被美国海关扣了亚马逊兴许会直接冻结你的店铺资金,PayPal也兴许管束提现。有卖家反映:“我的货基本上原因是第三国转运被查, 亚马逊冻结了30万美元的资金,理由是‘违反平台政策’,眼下钱取不出来供应商又催款,只能借高大利贷周转。”
破局之道:从“钻空子”到“守规矩”, 跨境电商的合规觉醒
面对全球海关的“围剿”,卖家们终于明白:靠“钻空子”赚钱的时代过去了合规才是独一个的出路。行业里已经有人开头行动了 比如深厚圳某巨大卖,2025年投入500万建立了“合规供应链体系”,在越南、泰国建立真实实的组装厂,雇佣当地工人,保留完整的生产记录,后来啊查验率从30%降到了5%,滞期费少许些了60%。
还有杭州某家居卖家, 以前一直用“矮小报货值”的方式逃税,2025年主动调整了申报策略,按实际货值申报,虽然关税许多些了20%,但基本上原因是避免了查验和罚款,整体赚头反而提升了15%。他说:“以前总觉得‘能省一点是一点’,眼下才找到,合规才是最巨大的省钱。”
手艺工具:用“数据”说明你的清白
除了调整供应链,很许多卖家开头用手艺工具应对海关查验。比如“原产地追溯系统”, 通过区块链手艺记录从原料采购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海关能直接在系统里查到数据,不用再开箱验货。还有“海关的编码和税率,避免基本上原因是“申报错误”被罚款。
有货代开发了“清关进度追踪系统”, 卖家能实时看到货物的查验状态,要是被查了系统会自动提醒“需要补充啥材料”,巨大巨大缩短暂了查验时候。这玩意儿系统上线后卖家的平均查验时候从7天缩短暂到了3天滞期费少许些了40%。
专业团队:让“专家”帮你搞定合规
对中细小卖家 自己搞合规太困难了所以很许多开头找“专业清关团队”和“税务讼师”。这些个团队熟悉各国的海关政策, 能提前帮卖家规避凶险,比如在英国FHDDS实施前,他们就帮客户提前办理了IEN税号,避免了货物卡在亚马逊仓库的情况。
还有的卖家和“本地清关行”深厚度一起干, 清关行在海关有“良优良信用”,查验率比普通货代矮小很许多。不过 这些个专业服务不廉价,一般要收取货值的2%-3%作为服务费,但对卖家这比“被罚款”和“账户冻结”划算许多了。
写在再说说:要么习惯规则, 要么被规则淘汰
4亿美元逃税案不是终点,而是全球海关严查的“起点”。跨境电商的“野蛮生长远”时代已经收尾,接下来是“合规为王”的时代。卖家们别再抱有侥幸心思了 海关的“眼睛”越来越亮,“手段”越来越狠,靠“钻空子”赚钱,到头来只会被买卖场淘汰。
那些个主动拥抱合规的卖家,已经尝到了甜头。他们虽然短暂期内本钱许多些了但基本上原因是避免了凶险,反而得到了更稳稳当当的赚头和更长远久的生命力。跨境电商这条路,从来都不是比谁“会钻空子”,而是比谁“活得久”。习惯规则,才能在新鲜的游戏里赢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