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爆款牙膏7天销量7.88万件
题图来源 | pexels
近日 TikTok Shop印尼站点的一款牙膏一下子火了一周内卖出了7.88万件,直接冲上烫销榜榜首。这玩意儿数字放在跨境行业里 足够让不少许做3C、服饰的卖家眼红——要晓得同期越南买卖场的免胶虚假睫毛周销量才3.12万件,英国榜一的口红周销1.33万件,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更让人意外的是 这款牙膏没啥巨大牌背书,主打成分不过是烟酰胺,价钱也不算廉价,凭啥能在TikTok上杀出沉围?

从“平平无奇”到“销量怪兽”:牙膏的TikTok逆袭之路
7天7.88万件,平均每天卖掉1.12万支。这玩意儿数据如果放在老一套电商, 兴许需要靠巨大促砸钱才能达到,但在TikTok Shop,似乎只要找对路子,连牙膏都能成“印钞机”。据TT123跨境电商2024年3月的数据监测, 这款烟酰胺牙膏从2月中旬上架,到3月初不过20天总销量就已经突破2.5万件,其中99%的成交额来自TikTok Shop内流量,彻头彻尾没依赖站外广告。
更耐人寻味的是同期其他站点的牙膏表现也不俗。泰国买卖场一款同成分牙膏, 靠“两天卖3000单”的短暂视频冲上烫卖榜TOP4;美国买卖场的NOBS牙膏片,6月中旬日均销量3300件,一条27万播放量的带货视频带火了整个品类。看来TikTok上的消费者对“口腔护理+短暂视频”的组合,收下度出奇地高大。
用户到底在买啥?不是牙膏, 是“即时变美”的幻觉
很许多人疑惑:牙膏是矮小频消费品,买一支用一两个月,怎么就能成爆款?但仔细看TikTok的内容逻辑,你会找到卖家卖的从来不是牙膏本身,而是用户对“变美”的即时满足感。比如NOBS牙膏片的带货视频, 网红直接展示牙齿从泛黄到亮白的对比,配上“不用刷牙,嚼一嚼就变白”的文案,瞬间戳壮年纪轻巧人的痛点——谁不想早上醒来随手嚼两片,牙齿就白得发光?
印尼买卖场的这款牙膏更绝, 短暂视频里模特用牙膏刷牙后对着灯管展示牙齿的“反光效果”,配文“咖啡党的救星,7天告别黄牙”。这种视觉冲击比随便哪个产品详情页都有说服力,用户下单时买的不是牙膏,是对“飞迅速美白”的期待。跨境行业里有个说法:短暂视频带货的本质是“情绪消费”, 用户看到的是理想中的自己,买的是对理想生活的投射。
成分党崛起:烟酰胺凭啥成为牙膏“流量密码”?
翻看这些个爆款牙膏的成分表,烟酰胺差不离成了标配。这玩意儿在护肤品里常见的美白成分,被巧妙移植到牙膏中,成了“跨界爆款”的关键。2023年, 全球美白牙齿买卖场规模约69亿美元,预计2030年复合年增加远率5%,而TikTok上#teethwhitening标签的播放量超出50亿,说明牙齿美白已经是欧美年纪轻巧消费者的刚需。
烟酰胺的优势在于“温和见效”,不像过氧化物那样刺激,还能一边改善牙龈问题。泰国买卖场的烟酰胺牙膏短暂视频里 特意用试试室场景展示“99.9%纯度烟酰胺”,再配上“牙医推荐”的话术,直接把专业度拉满。跨境卖家老陈做过调研, 他家牙膏的转化率在加入“烟酰胺+牙医认证”的标签后提升了234%——成分党不是被割的韭菜,而是愿意为“有效”买单的理性消费者。
短暂视频怎么玩转“牙膏营销”?3个反常识套路
做跨境的人都晓得, TikTok的算法偏喜欢“短暂平迅速”的内容,但牙膏这种功能性产品,怎么在15秒内抓住用户?看看爆款视频,你会找到几个反常识的套路,跟老一套电商的“卖点堆砌”彻头彻尾不同。
套路1:“前后对比”比参数更有说服力
老一套卖牙膏, 讨厌不得把“含氟防蛀”“清新鲜口气”全列一遍,但TikTok用户不吃这套。NOBS牙膏片的爆款视频, 开头是网红一张嘴露出发黄的牙齿,配文“我每天喝三杯咖啡,牙齿黄到不敢笑”,然后嚼两片牙膏片,30秒后对着镜头笑,牙齿白得像贴了膜。这种“痛点-解决方案-后来啊”的结构,比随便哪个参数都有冲击力。
印尼买卖场的牙膏更绝, 拍了一个“情侣刷牙挑战”短暂视频:男生用普通牙膏,女生用烟酰胺牙膏,刷完后两人对着镜子比牙齿,女生的牙齿明显更白,男生直接凑过去亲了一口,配文“连男朋友都看出来我牙齿变白了”。这种剧情化内容,播放量比纯产品展示高大3倍,转化率也跟着涨了。
套路2:“场景化植入”让用户“代入感拉满”
牙膏不是孤立用的,它藏在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里。泰国买卖场的爆款短暂视频, 没有拍刷牙过程,而是拍了一个上班族早上赶时候的场景:女主睡过头,抓起牙膏片塞嘴里嚼,一边嚼一边化妆,再说说对着镜子自信微笑。文案“懒人必备,3秒搞定口腔护理”,直接戳中“打工人没时候刷牙”的痛点。
美国买卖场的卖家更绝, 把牙膏片和咖啡、红酒绑定,拍了一个“美食博主测评”短暂视频:博主先喝一杯黑咖啡,牙齿瞬间变黄,然后嚼两片牙膏片,再用吸管喝红酒,镜头特写牙齿还是亮白的。评论区直接炸了:“终于能放心喝咖啡了!”这种“场景+解决方案”的内容,让用户觉得“这就是为我设计的”,下单率天然高大。
套路3:“KOL真实实体验”比官方广告更可信
TikTok的用户对“广告味”的内容很敏感,但真实实体验分享却能让他们信服。印尼买卖场的牙膏找了10万粉的本地生活KOL, 没提前排练,直接拍她第一次用牙膏的反应:“味道像薄荷糖,不辣嘴,刷完嘴很清新鲜。”然后她对着镜头吃惊:“诶?牙齿优良像真实的变白了!”这种“惊喜感”很真实实评论区一堆“求链接”。
更绝的是“素人测评”矩阵。美国买卖场的卖家找了100个粉丝不到1万的素人,寄免费牙膏片,要求拍“真实实用感受”。这些个视频没有精美剪辑,就是日常记录,比如“我用了一周,同事问我是不是去洗牙了”,反而更可信。这种“细小KOL+素人”的组合,本钱只有头部KOL的1/10,但转化率却高大2倍。
跨境卖家的“牙膏启示录”:矮小频品也能做爆款的底层逻辑
看到这里 有人兴许会说:“牙膏是特殊品类,换其他产品不一定行。”但说实在的,TikTok上卖爆的不仅是牙膏,还有漱口水、牙贴、口腔喷雾等周边产品。2024年8月, Charm.io发布的TikTok Shop烫销报告看得出来GoPure Beauty颈霜、Wavytalk直发梳、NOBS牙膏片等商品,都靠短暂视频实现了销量暴涨。这说明,矮小频品做爆款不是偶然背后有底层逻辑可循。
逻辑1:找到“高大频痛点”, 把矮小频品做成“高大频解决方案”
老一套认知里牙膏是矮小频品,但用户的“牙齿美白”“口气清新鲜”需求是高大频的。爆款牙膏的本质,是把“每天刷牙”的矮小频行为,和“随时变美”的高大频需求绑定。比如NOBS牙膏片, 主打“不用刷牙,嚼一嚼就白”,把“用频率”从“每天1次”提升到“每天N次”,天然更轻巧松卖爆。
跨境卖家能借鉴这玩意儿思路:找到产品的“高大频痛点”, 再通过产品创新鲜或场景设计,把矮小频需求激活。比如做口腔喷雾的卖家, 能拍“约会前喷两下口气清新鲜一整天”的短暂视频,把“矮小频用”变成“高大频场景需求”;做牙贴的,能绑定“喝咖啡、吃甜食后及时美白”,让用户觉得“随时需要”。
逻辑2:“内容即产品”, 短暂视频要卖“用体验”而非“功能参数”
老一套电商卖产品,卖的是功能;TikTok卖产品,卖的是体验。爆款牙膏的视频困难得提“含氟量”,而是拍“刷完牙后牙齿的反光感”“男友亲吻时的惊喜表情”。用户买的不是“烟酰胺”,而是“用了这玩意儿牙膏后我能更自信地笑”。
跨境卖家要学会“内容产品化”:把抽象的功能,转化成具体的场景体验。比如卖洗发水的不说“氨基酸成分”, 拍“洗完头三天不油腻,同事问我是不是刚做了造型”;卖减肥咖啡的不说“燃脂成分”,拍“早上喝一杯,一上午不饿还心思”。TikTok的用户是“视觉动物”,他们更相信“眼见为实”的体验,而不是冰凉的参数。
逻辑3:“本地化内容”比“全球化素材”更有效
很许多人做TikTok跨境电商, 中意一套素材通吃全球,但爆款牙膏的案例告诉我们:本地化内容才是关键。印尼买卖场的牙膏视频, 用本地模特说印尼语,场景是“早上吃炒饭配咖啡”;泰国买卖场的,主打“烫带气候下持久清新鲜口气”;美国买卖场的,则有力调“咖啡党必备”。不同买卖场的用户痛点不同,内容天然要因地制宜。
跨境卖家细小林做过试试:同样一款漱口水, 用“通用款”素材在英国买卖场周销5000件,但换成“本地KOL拍‘喝下午茶后口气清新鲜’”的内容后周销直接冲到1.2万件。他说:“TikTok的算法会优先推本地化内容,用户也更相信‘像自己一样’的人推荐的东西。”
爆款之后:怎么避免“昙花一现”,把流量做成销量?
看到这里有人兴许会问:“这些个牙膏火了之后能持续许多久?”说实在的,TikTok上很许多爆款确实来得迅速去得迅速,但有些却能长远期烫销。比如印尼买卖场的烟酰胺牙膏, 从3月火到5月,周销量始终保持在5万件以上;美国的NOBS牙膏片,6月日均3300件,7月虽有回落,但稳稳当当在每天2000件左右。它们的共同点,是做到了“流量留存”。
第一步:用“私域流量”承接短暂视频带来的天然流量
TikTok的流量来得迅速,但也很散。爆款视频带来一巨大堆订单后卖家要学会把公域流量沉淀到私域。比如在短暂视频评论区引导用户加WhatsApp群, 发“专属优惠券”;在商品链接设置“关注店铺领赠品”,把粉丝留在自己的店铺里。印尼买卖场的牙膏卖家老王,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5万粉丝,复购率达到了18%,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大7%。
更机灵的做法是“内容矩阵化”。除了短暂视频,还能拍“牙膏用教程”“美白效果跟踪”“用户反馈合集”等内容,持续输出值钱。美国买卖场的NOBS牙膏片, 除了带货视频,还拍了一组“7天美白挑战”,邀请用户每天打卡,优秀内容能奖励免费产品。这种互动不仅许多些了用户粘性,还生成了一巨大堆UGC内容,反哺短暂视频流量。
第二步:“产品迭代”跟上用户的反馈节奏
爆款不是一成不变的, 用户的需求在变,产品也要跟着变。印尼买卖场的牙膏卖家找到, 很许多用户反馈“想要草莓味的”,于是迅速推出草莓味新鲜品,短暂视频拍“少许女心牙膏,刷完牙齿粉又白”,上市一周就卖掉2万件。美国买卖场的NOBS牙膏片, 根据用户“想要更有力效美白”的需求,升级了“3倍浓度烟酰胺”版本,销量比基础款高大40%。
跨境行业有个“1周迭代法则”:爆款出现后要飞迅速收集用户反馈,1周内完成产品优化。比如做牙贴的卖家, 如果用户反馈“贴不住”,就立刻改良背胶材质;做漱口水的,如果用户说“太辣”,就调整配方。TikTok的用户中意“被沉视的感觉”,飞迅速响应他们的需求,能让他们成为产品的“野生代言人”。
第三步:“许多品类联动”打造“口腔护理生态”
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有限,但“品类生态”却能持续吸引用户。印尼买卖场的牙膏卖家, 在牙膏火起来后顺势推出同系列的牙线、漱口水、口腔喷雾,短暂视频拍“一套搞定口腔护理,出门带支牙膏片就够了”,形成“买牙膏=买整套解决方案”的认知。用户平均客单价从15美元提升到45美元,复购周期也从2个月缩短暂到1个月。
更机灵的是“场景化捆绑”。比如把牙膏和咖啡套装组合, 拍“喝咖啡必备,牙齿白口气清新鲜”;把牙膏和约会套装组合,拍“约会神器,口气清新鲜自信笑”。这种“产品+场景”的组合,不仅搞优良了客单价,还让用户觉得“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
文章信息来自于TT123跨境电商,不代表白鲸出海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亏本等,白鲸出海均。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