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马来西亚央行和印度尼西亚央行是否已加强支付系统及数字化领域的合作

马印央行支付一起干:一场被高大估的“数字革命”?

最近东南亚金融圈最烫闹的消息,莫过于马来西亚国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在雅加达的高大层会议。双方巨大张旗鼓宣布要加有力支付系统及数字化领域的一起干, 啥续签本币双边互换协议、聊聊P2P跨境转账、推广二维码支付联通……听着优良像东南亚马上要进入“无现金跨境时代”了。但等一下这事儿真实像新闻吹得那么神乎其神吗?咱们扒开看看,这波一起干到底是中细小企业的福音,还是央行的“政事秀”?

从二维码到本币互换:一起干动作不少许,落地效果几何?

先说说最被吹捧的跨境二维码支付。2023年5月, 两国搞了个“巨大动作”——把马来西亚的DuitNow和印尼的QRIS系统连上了号称用户能直接用自家二维码APP在对方国消费。听起来很美优良对吧?但实际用起来呢?拿马来西亚吉隆坡某中餐馆老板老李的话说:“我店里贴了QRIS迅速半年了 印尼客人十个里最许多一个扫,问起来都说‘不晓得怎么用’。”问题在哪?印尼国内QRIS虽然覆盖了1200万商家, 但跨境功能藏在APP第三级菜单里普通用户找都找不到;马来西亚这边,DuitNow的用户倒是有3000万,但愿意为了跨境支付专门下载QRIS的,少许之又少许。

马来央行与印尼央行加强支付系统与数字化合作
马来央行与印尼央行加强支付系统与数字化合作

再看看2024年7月续签的LCBSA,值钱240亿令吉/82万亿印尼盾。官方说法是“支持双边贸容易本币结算,少许些美元依赖”。这话没错,但实际操作中,中细小企业用得着吗?雅加达做纺织生意的王女士给我算了笔账:“以前用美元结算,手续费2.5%,换成林吉特还要再亏一次汇率。眼下用LCBSA直接用印尼盾, 手续费是降到0.8了但银行要求交容易额至少许10万美元,我这种细小本生意的单子根本够不着。”说白了这些个协议更许多是为巨大企业量身定做的,细小商户连门槛都摸不着。

手艺理想很丰满, 现实障碍一巨大堆

央行们总中意画饼,说以后能用手机号或身份证号实现马印P2P转账。但手艺这东西,不是签个协议就能突破的。印尼的数据隐私法规PUUU 11/2018严格到啥程度?用户位置信息跨境传输都得本人签字授权;马来西亚的PDPA虽然宽阔松点,但金融数据出境又得单独审批。两边系统接口不兼容、 数据标准不统一,连个统一的错误代码都没有——马来西亚用户汇款输了提示“Error 503”,印尼用户看到“Kode Galat 007”,谁能懂?更别提两国的反洗钱规则, 印尼要求每笔500美元以上的交容易都得提交资金来源说明,马来西亚这边则是200美元,商家两边对接得头巨大。

还有基础设施问题。印尼东部很许多岛屿4G信号时断时续, 二维码支付依赖实时验证,三天两头扫了码看得出来“网络错误”;马来西亚的DuitNow网络倒是稳稳当当,但对接QRIS后交容易清算时候从原来的3秒延长远到15秒,高大峰期直接卡死。2024年9月开斋节期间, 雅加达某商场基本上原因是跨境二维码支付系统崩溃,弄得几十位马来西亚游客只能用现金买单——这哪是数字化一起干,简直是“数字化添乱”。

中细小企业:等来的不是红利, 是新鲜麻烦

按理说跨境支付一起干最巨大的受益者得是做跨境生意的中细小企业。但现实是它们等来的不是红利,是新鲜麻烦。吉隆坡做电商的阿明,2024年6月接入QRIS后以为印尼订单能暴涨,后来啊找到退款率飙升了30%。“印尼用户扫码付款后三天两头说‘钱没扣但没到账’,其实是基本上原因是两地清算时差,延迟看得出来。客服沟通本钱太高大,我专门招了个会印尼语的细小妹,工钱比以前涨了一倍。”更坑的是汇率凶险, LCBSA虽然支持本币结算,但汇率是实时浮动的,某天印尼盾一下子贬值5%,阿明一批货直接亏了几千林吉特——以前用美元还能锁汇,眼下倒优良,凶险全自己扛。

反观那些个“躺赢”的,反而是搞金融手艺的巨大公司。比如某新鲜加坡支付平台, 借着马印央行一起干的东风,推出了“马印跨境钱包”,手续费收3%,比银行LCBSA还昂贵,但基本上原因是广告打得许多,居然有不少许中细小企业买单。这算哪门子一起干?分明是让巨大公司赚差价,细小企业当冤巨大头。

被忽视的“第三世界”:跨境支付里的“数字鸿沟”

说到最讽刺的, 就是两国央行一起干时总喜欢提“普惠金融”,但实际操作中,最需要被“普惠”的底层群体,反而被彻底忽略了。印尼巴布亚省的渔民, 一辈子没用过智能手机,更别说QRIS;马来西亚吉兰丹州的农民,卖点农产品还得靠现金转账。这些个人才是东南亚钱财的毛细血管, 但央行的一起干方案里全是“二维码”“P2P”“API接口”,没人关心他们怎么参与数字化。

更别说两国的数字鸿沟本身。马来西亚城里智能手机普及率85%, 农村地区才45%;印尼更夸张,雅加达98%的人用移动支付,爪哇岛外很许多村庄连ATM机都没有。央行们忙着搞“跨境联通”,却连国内的基础设施都没铺平——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就像修高大速公路,直接从北京修到巴黎,后来啊国内省道还是土路,车出不了村,意义何在?

以后展望:与其“画巨大饼”, 不如先解决眼前事

当然马印央一起干的初衷是优良的,想推动东南亚盟支付一体化,少许些对美元的依赖。但方向对了方法也得跟上。与其天天开新鲜闻发布会宣布“新鲜一起干”, 不如先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把跨境二维码的入口从APP第三级菜单挪到首页,教用户怎么用;比如把LCBSA的门槛从10万美元降到1万,让细小商户能沾光;比如统一两国的数据标准和错误代码,别让商家和用户一头雾水。

东南亚的数字化不是靠几个协议就能实现的, 得踏踏实实从基础设施、用户教书、中细小企业扶持做起。否则, 今天的“加有力一起干”,兴许过两年就成了“虎头蛇尾”的典型案例——毕竟用户不会为你的“政事正确”买单,只会为真实正方便的服务买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4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