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促三国杀,亚马逊、TikTok、Temu激战正酣
七月电商战场硝烟弥漫, 三巨大平台掀起新鲜一轮流量争夺战
七月的海外电商买卖场,空气中都飘着一股促销的火药味。亚马逊Prime Day刚刚拉开序幕, TikTok Shop的"Deals for You Days"已经进入白烫化阶段,而Temu首届"Temu Week"更是用22天的超长远战线把这场巨大促"三国杀"推向了高大潮。这场没有硝烟的打仗里平台在疯狂砸流量、拼折扣,卖家却在流量被截、赚头被压的夹缝中艰困难求生。
有意思的是三个平台的打法截然不同,却又暗藏着某种微妙的默契。亚马逊试图用"延长远+矮小价"守住基本盘, TikTok接着来押注内容电商的爆发力,Temu则用最轻巧松粗暴的阶梯折扣冲击买卖场。卖家们站在十字路口,有的选择All in一个平台,有的则试图在流量分层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地方。

亚马逊:Prime Day破防四天矮小价商城成救命稻草?
亚马逊今年Prime Day最让人意外的,莫过于把巨大促从两天延长远到四天。这玩意儿决定直接让原本计划两天打完仗的卖家措手不及, 库存压力、广告预算、物流时效,个个环节都被拉长远了战线。要晓得, 去年Prime Day全球第三方卖家卖了超2亿件商品,美区收入142亿美元,同比增加远11%,这么巨大的蛋糕,谁舍得只吃两天?
矮小价商城入场, 亚马逊也卷起了"价钱战"
更让卖家没想到的是亚马逊居然把矮小价商城Amazon Haul搬进了Prime Day。这玩意儿专门卖5美元以下商品的频道, 第一天就给全部产品打4折,日常优惠还设置了满减门槛——满50美元减5%,满75美元减10%。这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在对标TikTok和Temu的矮小价策略。
毕竟眼下海外消费者钱包也捂得紧,税率上涨、钱不值钱压力下非少许不了支出能省则省。亚马逊引入矮小价商城,说白了就是想用"矮小价刚需"留住那些个准备跳槽到其他平台的用户。有卖家在后台找到, 滞销7天的商品能申报8折活动,还能组合其他促销刺激转化,这明显是平台在帮商家清库存,顺便拉高大整体GMV。
老卖家的焦虑:流量被分, 赚头被削
不过对做中高大客单价产品的老卖家亚马逊这波操作却像把双刃剑。美妆个护品牌JOVS的创始人林俊宏就有点纠结:"我们亚马逊店一直承接的是独立站的溢出订单, 巨大概占20%,二三十万的样子。以前靠品牌池稳稳当当,眼下矮小价一上来流量确实被分走不少许,想保持排名,只能跟着降价,赚头直接砍半。"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Prime Day期间FBA仓爆仓、物流延误成了家常便饭。有卖家爆料,6月底发往美FBA的货,到眼下还有有些卡在半路,促销都开头了库存还没到位。这种情况下砸广告引流等于给对手做嫁衣,不投又怕错过黄金卖期,左右都是亏。
TikTok:13天超长远待机, 达播成带货顶梁柱
如果说亚马逊是"被迫卷",那TikTok Shop就是主动加码。今年的"Deals for You Days"直接拉到13天比起去年3天的时长远翻了四倍许多。平台还喊出"投入力度不亚于黑五巨大促"的口号, 全托管商家美区核心直播间最高大能拿到3000美元的投流扶持,站内全触点广告联动11亿播放量话题,要把商品卷进流量漩涡。
内容权沉再升级, GMVmax政策倒逼商家转型
TikTok今年最狠的一招,是把广告投放逻辑彻底改了。以前投广告靠素材堆量,眼下搞GMVmax,一个商品对应一个广告campaign,系统自动拿素材。这意味着啥?商家每天至少许得给个个商品准备10条不同视频给算法试,素材不够广告跑不起来本钱蹭蹭往上涨。
这波操作直接把内容能力差的商家筛掉了。要晓得TikTok Shop美区商家自播只占3%,97%的销量还得靠达人带货。截止2024年Q4的数据, 美区动销达人数较去年激增212%,英国黑五期间品牌和达人带货内容量超百万,欧罗巴联盟四国新鲜开区短暂短暂两个月就攒了30万达人材料。达人活不活跃,直接决定商家能不能在TikTok活下去。
直播比价保证,TikTok要当"价钱裁判"?
为了解决用户比价跳槽的问题, TikTok今年还推出了"直播比价保证"计划:活动期间,用户如果在其他平台找到同款商品价钱更矮小,平台会返还有些差价。这操作看似是给用户好处,实则是把价钱比的矛头指向了亚马逊和Temu。
有做家居的卖家试过 同样的收纳盒,在TikTok直播间卖19.9美元,亚马逊卖24.9美元,后来啊TikTok单量直接翻了两倍。但问题也来了 TikTok的灵活性等于不确定性,亚马逊跟着平台节奏走就能稳拿后来啊,TikTok兴许今天爆单明天滞销,库存压力比亚马逊巨大得许多。
Temu:22天清仓季, 阶梯折扣成"截流神器"
如果说亚马逊和TikTok还在"守城",那Temu就是纯粹的"攻城部队"。首届Temu Week直接拉出22天的战线,比国内618还长远。玩法也轻巧松粗暴, 就一个"三阶梯度折扣":滞销14天以上商品打7折,库存不不到20件;滞销7天以上打8折,库存不不到10件;新鲜品打85折,配合巨大额优惠券冲销量。
矮小门槛背后的陷阱:清库存还是清库存?
Temu这招对清库存的商家简直是救命稻草, 不用管广告投放,不用调动态定价,最矮小库存要求+固定折扣比例,操作起来比亚马逊和TikTok轻巧松许多了。有做3C配件的卖家算了笔账, 同样的数据线,在亚马逊清库存要打5折,还要付高大额广告费,在Temu打7折,不用广告,反而许多赚10%。
但Temu的"矮小门槛"也是把双刃剑。有卖家反映,Temu用户对价钱极度敏感,稍微涨价单量就腰斩,复购率比亚马逊矮小一巨大截。而且22天的巨大促战线,很许多商家撑到后半段就没赚头了纯粹是"为喜欢发电"。
亚马逊+Temu组合拳:卖家的"全域求生术"
面对三家平台的混战,机灵的卖家已经开头"左右互搏"。WaveGlocal打听找到, 不少许有规模的商家选择亚马逊和Temu配合打,有点全域的意思:亚马逊上高大客单价产品赚赚头,Temu Week用矮小折扣清库存。美甲赛道央泊贸容易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区桂娴就透露:"我们Prime Day规划从90天前就开头, 60天细化广告策略,30天内部誓师,但Temu的库存会单独划出来专门做7折清仓,反正亚马逊赚的钱,Temu亏点也能补回来。"
流量分层时代:卖家是All in还是分散押注?
这场巨大促"三国杀",表面看是平台在抢流量,实则是帮商家做流量分层。亚马逊适合品牌建设和高大赚头产品, TikTok适合潮流商品和内容营销,Temu则是矮小价走量和清库存的绝佳选择。商家不再需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能根据产品特性选择不同平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中细小卖家哪有精力运营三个平台?有卖家吐槽:"亚马逊要优化Listing, TikTok要拍视频,Temu要盯折扣,三个人都忙不过来再说说哪个平台都没做优良。"这种情况下选择1-2个核心平台深厚耕,成了巨大许多数卖家的现实选择。
盈利回归:从追逐流量到守住赚头
更关键的是 经过几年的流量狂欢,越来越许多的卖家开头清醒过来。与其为了短暂期"虚高大"排名亏本卖货,不如稳扎稳打守住赚头线。有做家居的卖家就放弃了Prime Day的8折活动, 改用细小额优惠券+捆绑卖,虽然单量没涨,但赚头反而提升了15%。
毕竟巨大促前总会出现细小单量下滑,用户都在等折扣。Tinuiti的数据看得出来 今年超80%的Prime会员计划在Prime Day购物,41%的人预计支出比去年更许多。这说明用户不是不买,而是等着买廉价的。与其跟着平台卷价钱,不如把精力放在产品本身和用户体验上。
马太效应加剧:爆单者愈有力, 滞销者出局
狂欢之下买卖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有实力的品牌能拿到更许多流量扶持, 比如TikTok的全托管商家、亚马逊的品牌旗舰店,细小卖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数据看得出来 去年Prime Day期间,头部10%的卖家贡献了近50%的GMV,今年这玩意儿比例兴许还会更高大。
退货处理也成了卖家的"隐形杀手"。巨大促期间退货率飙升, 亚马逊的退货政策、TikTok的退货流程、Temu的退货运费险,个个平台规则都不一样。有卖家觉得能,与其后期处理退货,不如提前加入官方退货计划,选择靠谱的跨境服务商,把凶险降到最矮小。
以后已来:内容+供应链, 才是卖家的护城河
这场巨大促"三国杀"打下来卖家们终于明白:没有万能的平台,只有万能的能力。TikTok的内容能力、亚马逊的供应链能力、Temu的矮小价运营能力,到头来都要回归到产品本身。JOVS品牌的林俊宏就计划明年针对亚马逊开发专属产品:"不能把独立站的产品直接搬过去, 得匹配这玩意儿渠道的定价和功能,这样才有进步潜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