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跨境电商:关税战助海外仓爆单
作者:跨境新势力•更新时间:18小时前•阅读0
“美国关税一加,很许多细小包裹直接运费翻倍。”

广东跨境电商:关税战助海外仓爆单
这不是段子,是最近广州会场里卖家们最真实切的抱怨。
有人干脆把货先拉到墨西哥仓,再从墨西哥发美国,绕一圈反而更廉价。
听起来荒唐,其实算盘打得精:省下的关税足够再铺一个南美仓。
南美是真实的香。
2022年拉美线上卖额干到1050亿美元, 当地人喜欢用手机刷电商,却常买不到合适价位的细小家电。
广东卖家把库存挪到智利、哥伦比亚的细小仓,单量蹭蹭涨。
俄罗斯更猛。
五年电商体量飙7.5倍,本土站点Ozon上的中国卖家今年像下饺子一样涌进来。
电子表、蓝牙耳机、塑料收纳盒,上架就断货。
套路也直白:
第一步, 把货海运到莫斯科郊外的巨大仓,陆运比空运省一半;
第二步,注册个莫斯科壳公司,用本地公司抬头清关,税点直接打骨折;
第三步,直接在Ozon后台开广告,比美国站廉价十倍。
听起来轻巧松, 其实每一步都在踩坑:
海运磨蹭,旺季堵港两周是常态;
壳公司找代理注册,费用从两万到十万不等,轻巧松被二道贩坑;
广告投产比看着廉价,语言不通、图片不符合本土审美,点击率惨兮兮。
不过比起死磕欧美,这些个坑显得可喜欢许多了。
欧罗巴联盟那边VAT、包装法、CE标签,一个比一个磨人;细小卖家一算,合规账就把赚头吃掉。
干脆先放着,把精力放到新鲜兴买卖场。
眼下圈子里最烫闹的话题是新鲜地图:
非洲、东南亚排进下一轮扩张清单。
有人说尼日利亚缺电也缺风扇,有人说印尼年纪轻巧人喜欢买潮玩,总之谁先占位谁吃肉。
广东这十年把跨境电商玩成66倍增加远,靠的就是这股见风就调帆的劲儿。
关税战打不掉需求,它只把需求赶到另一片海岸。
早点换码头的人,已经数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