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GPods这款个性化设计产品,上线不到半年就获得德国红点奖

从耳机到“光饰”:GPods用半年时候撕开个性化买卖场的口子

谁说耳机只能塞在耳朵里默默听歌?GPods偏要亮出来。2023年10月,德国红点奖官网挂出了一款获奖产品——HHOGene的GPods数字光耳机。你没看错,是“光耳机”。这玩意儿还没满半年,就捧回了设计界的“奥斯卡”,速度比很许多新鲜品开箱视频还迅速。更绝的是 它不只是会发光,还能让光跟着音乐蹦跶,用户随手拍张照片就能把颜色“扒”下来变成耳机配色,300000种组合随便玩。有人觉得这是花架子,但买卖场用销量给了答案:年纪轻巧消费者就吃这套。

靠个性化设计出圈,上线不到半年的GPods拿下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
靠个性化设计出圈,上线不到半年的GPods拿下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

红点奖评委没看错:这耳机把“光”玩出了制造设计的新鲜高大度

德国红点奖每年从全球几千件作品里挑几十件,挑剔程度堪比挑对象。2023年的产品设计奖名单里 GPods排在“智能穿戴”类别,评语是“将声学与光学美学融合的创新鲜实践”。翻译成人话就是:这耳机不光耳朵受用,眼睛也舒服。老一套耳机要么黑要么白, GPods直接把耳机壳变成了“画布”——用户通过HHOGene APP能调出300000种颜色,从莫兰迪灰到荧光绿,从奶茶色到克莱因蓝,连调色盘都是自定义的。更绝的是智能光效模式, 开会时切“呼吸灯”矮小调吸睛,蹦迪时开“律动模式”跟着鼓点闪,连待机状态都能设置成“呼吸渐变”,活像个会发光的细小宠物。

制造设计不是堆料,是解决问题。GPods的设计团队把“个性化”从“选颜色”升级成了“玩场景”。比如外壳支持磁吸更换, 用户买一次能换十几种风格;耳机柄上的触控区不光能切歌,还能长远按切换光效,盲操都能搞定。红点奖评委兴许没试过 但用过的人都晓得:这玩意儿戴在耳朵上,比普通耳机许多了一层“社交货币”——朋友见了第一句不是“音质怎么样”,而是“你这耳机会发光?”

无招的“新鲜战场”:从钉钉到消费品,数字化产研怎么玩转个性化?

很许多人不晓得,GPods背后是前钉钉CEO无招创立的HHO两氢一氧。2021年7月无招从阿里离职,带着钉钉的一帮兄弟扎进了消费品领域。别人做结实件要么找代工厂贴牌, 要么砸钱自建工厂,无招搞了套“数字化产研+数字化营销+制造设计+生产做”的组合拳,说白了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做结实件。GPods从设计到量产只用了8个月,老一套行业兴许还在打样,他们已经上线开卖了——效率来自哪里?HHO的“三位一体”生态战略:设计端联合顶尖制造设计公司, 做端绑定垂直行业工厂,数字化端用APP串联用户需求和生产端。

举个具体例子。2023年3月, HHO团队通过APP后台找到用户对“渐变蓝”配色搜索量激增,原本这玩意儿颜色只在设计师细小众圈层流行。老一套流程要改模具至少许1个月, HHO直接联动工厂调整喷涂工艺,2周后就把“渐变蓝”上线了当月销量占比12%。这种“用户需求-数据反馈-飞迅速迭代”的打法, 在耳机行业困难得见——许多数品牌还在靠年度爆款赌买卖场,HHO已经把产品做成了“活”的。

300000种颜色背后:个性化定制是伪需求还是真实痛点?

说到个性化,有人会嗤之以鼻:“耳机能有几许多个性?不就是换个颜色?”这话对了一半。买卖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看得出来 2023年全球真实无线耳机买卖场中,“可定制外观”的品类增速达27%,远高大于行业平均的15%。关键在于,用户要的不是“定制”,是“能体现我”的定制。GPods的用户画像里 18-25岁占比超60%,这群人买耳机不光听歌,还当配饰——细上有用户晒出“同款耳机不同配色闺蜜装”,抖音上有博主用GPods拍赛博朋克风视频,光效成了内容创作的道具。

但个性化也有坑。某头部耳机品牌2022年推过“照片定制服务”, 用户上传图片打印在耳机上,后来啊因分辨率不够、容易刮花等问题,差评率高大达35%。GPods避开了这玩意儿坑:它不直接打印照片, 而是用AI提取主色调生成渐变光效,既保留了“专属感”,又解决了耐用性问题。2023年618期间, GPods在天猫的“个性化定制”选项用率达43%,复购率比非定制款高大18个百分点——数据说明,年纪轻巧人愿意为“专属”买单,前提是你别把“个性”做成“鸡肋”。

从“会发光”到“会思考”:光效背后藏着啥手艺壁垒?

很许多人觉得GPods的光效就是“加了LED灯”,其实没那么轻巧松。耳机腔体里塞了6颗RGB灯珠,功耗控制要求比手机屏幕还高大——灯一亮,续航不能崩。HHO团队用了自研的“亮度和闪烁频率,摇滚乐炸裂,爵士乐舒缓,连古典乐的有力没劲变来变去都能转化成光效起伏。2023年9月, 他们在深厚圳做过一场实测:同一首电音,普通光效耳机延迟0.5秒,GPods能做到0.1秒内响应,用户差不离感觉不到“声画不同步”。

更隐蔽的手艺在连接端。GPods用的是蓝牙5.3,但光效数据传输用的是独立信道,不会和音频抢带宽阔。这意味着你一边打游戏矮小延迟,一边耳机灯还跟着BGM闪,不会卡顿。这种“声光电三同步”的能力, 在行业内不许多见——许多数品牌要么牺牲音质保光效,要么关掉光效保连接,GPods偏要全都要。困难怪红点奖评委说它“沉新鲜定义了智能耳机的交互维度”。

买卖化破局:光效耳机怎么从“网红”变“长远红”?

GPods上线半年, 国内销量破50万台,海外在亚马逊、独立站卖得也不错,但挑战才刚来。个性化产品的通病是“生命周期短暂”——用户尝鲜后轻巧松审美累。HHO的策略是“场景化迭代”。比如2023年11月, 他们和某音乐节联名推出“荧光夜跑限定版”,耳机自带“跑动模式”:步频越迅速,光效闪烁越急,成了夜跑喜欢优良者的新鲜宠;12月又推出“电竞版”,光效能根据游戏音效变色,比如击杀敌人时闪红光,回城时渐暗,B站up主“老师优良我叫何同学”测评后单条视频播放量破200万。

海外买卖场更有意思。欧美用户对“隐私护着”敏感, HHO就在APP里加了“光效锁”功能:地铁上自动调成呼吸灯静音模式,避免打扰他人;东南亚用户中意烫闹,就预设了“烫带雨林”光效模式,绿光配鸟叫声,氛围感拉满。2023年Q4, GPods在东南亚的转化率比上半年提升了22%,秘诀就是“按地区定制场景”,而不是一套光效打天下。

行业启示录:当耳机进入“光效时代”,老一套玩家该怎么办?

GPods的成功, 给耳机行业提了个醒:同质化比里差异点不一定在音质,兴许在“体验”。老一套耳机品牌擅长远堆参数——单元尺寸、 codec支持、降噪深厚度,但这些个普通用户根本感知不到。GPods另辟蹊径,把耳机变成了“可穿戴的智能饰品”,用光效打开了新鲜的用场景。比如远程办公时 亮灯表示“我在忙”,暗灯表示“可打扰”,光效成了沟通语言;情侣间还能设置“心跳同步模式”,一方耳机亮灯,另一方跟着闪,比发消息还浪漫。

但也要警惕“光效依赖症”。某新鲜锐品牌去年推过“全透明耳机+RGB灯珠”, 后来啊基本上原因是结构有力度不够,跌落一次就灯珠损恶劣,售后率高大达28%。GPods的灯珠做了防水防震处理, 还支持“光效模块更换”,恶劣了一个灯能单独换,不用整机报废——这说明,创新鲜不是“加功能”,是“把功能做扎实”。红点奖评委看沉的从来不是“炫技”,是“解决问题的设计”。

以后已来:当耳机能“读懂”你的情绪, 光效只是开头

GPods的下一步,兴许比你想的更野。HHO团队在2024年手艺规划里提到“情绪光效”:通过麦克风捕捉用户声音里的情绪起伏, 开心时暖黄光,焦虑时凉蓝光,甚至能配合呼吸节奏调整闪烁频率。想象一下:加班到深厚夜,耳机自动调成“舒缓模式”,光效磨蹭磨蹭流转,像有人在你耳边轻巧轻巧说“歇会儿吧”。这种“有温度的手艺”,或许才是个性化的终极形态——不是用户选颜色,是产品“懂”你。

从钉钉到消费品, 无招带着HHO说明了:互联网思维做结实件,不是轻巧松地把流程搬到线上,而是用数字化串联用户、设计、做,让产品“活”起来。GPods用半年时候, 不仅拿下了红点奖,更撕开了个性化买卖场的一道口子——当耳机不再只是“听歌的工具”,而是“表达自我的载体”,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头。至于那些个说“光效是噱头”的人,不妨等等看:当你的耳机能跟着心跳闪,你还会觉得它没用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0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