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为何再次向Lazada追加投资3.53亿美元
题图来源 | pexels
3.53亿美元不是打水漂,是阿里在东南亚的“续命钱”?
2023年4月13日新鲜加坡会计和企业管制局的一则文件悄悄掀起波澜——阿里巴巴又给Lazada打了3.53亿美元。这数字看着不巨大, 但结合前脚5月注资3.785亿、9月砸下9.125亿,算下来一年半阿里在东南亚这玩意儿“战场”已经扔进去16亿许多。有人拍巨大腿说“阿里钱许多烧的”, 有人摇头“东南亚泥潭深厚不见底”,但真实把账本翻开看,这笔3.53亿的注资,更像是一场不得不打的“精准补刀”。

东南亚的“流量密码”,阿里已经晚了半拍?
东南亚那片烫土,这两年在跨境电商圈里简直成了“香饽饽”。6.5亿人丁, 互联网渗透率刚过50%,年纪轻巧人占比高大,手机普及率比中国还早五年——这哪是买卖场,分明是块没开垦的“流量处女地”。但问题来了当腾讯、字节、拼许多许多都挤着往里冲时阿里凭啥觉得自己能啃下这块结实骨头?
时候回到2016年, 阿里花了10亿美元控股Lazada,那时候东南亚电商还是群雄逐鹿:Shopee刚从腾讯手里拿到种子轮,Lazada顶着“阿里亲儿子”的光环,本地玩家如Tokopedia还窝在印尼本土折腾。七年过去,格局彻底变了。2023年Q3的数据,Shopee月活用户稳稳突破3亿,Lazada呢?1.8亿。更扎心的是货币化率——Shopee的广告佣金和抽成加起来能占到GMV的4.2%,Lazada只有3.1%。这意味着啥?同样的卖额,Lazada比Shopee少许赚三分之一的钱。
但你以为阿里不晓得自己落后了?错。他们比谁都清楚,东南亚这地方,流量是有的,但“流量变现”的链条早被对手掐住了。Shopee靠着腾讯的社交基因, 在印尼、马来西亚推“社交裂变”,用户分享商品能领优惠券,订单量噌噌涨;Lazada呢?还是老一套“货架电商”,用户打开APP搜东西、下单、走人,粘性差了一巨大截。阿里这时候砸3.53亿,与其说是“进攻”,不如说是“防守”——先把地基补牢,别让对手把墙角全挖了。
国内卷不动了 阿里非...不可把“鸡蛋”放进东南亚篮子
国内电商啥状况,不用许多说了吧?2023年阿里国内零售收入增速掉到1%,拼许多许多市值反超,抖音电商GMV干到2万亿。阿里内部早就急了:国内买卖场就像一片饱和的红海,再怎么挤也挤不出几许多水了。蒋凡掌舵的世界数字买卖集团,成了阿里独一个的“增加远指望”。
但你兴许不晓得,世界业务这块,阿里其实走了不少许弯路。早年投了俄罗斯的Lamoda、印度的Paytm,后来啊一个被本土对手干趴,一个卡在金融监管里动弹不得。直到2016年押注Lazada,才算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为啥偏偏是东南亚?基本上原因是这里是中国供应链的“后花园”——广东的家电、 福建的服装、浙江的细小商品,从港口到东南亚,海运只要3天比到欧洲还迅速。再加上RCEP生效后关税少许些, 中国卖家把货拉到东南亚,价钱比欧美廉价30%,这优势不比在国内卷价钱战香?
2022年阿里调整组织架构, 把世界业务拆成独立集团,蒋凡亲自挂帅,旗下Lazada、速卖通、Trendyol全归他管。这信号很明显:阿里要“All in”世界了。2023年一季度财报, 世界零售买卖收入同比增加远6%,虽然只有个位数,但对比国内1%的增速,已经是救命稻草了。这时候3.53亿的注资, 与其说是给Lazada“输血”,不如说是给蒋凡的“世界军令状”盖章——钱给你,成绩我要。
Lazada的“病根”:物流磨蹭、 支付困难、本土化“水土不服”
说真实的,Lazada的问题,阿里心里跟明镜似的。物流就是第一道坎。2022年东南亚雨季, 雅加达的仓库被淹了一周,几万单货泡在水里用户退款骂娘;菲律宾的岛屿许多,海运到偏远地区要20天买家收到货都忘了自己买过啥。对比Shopee在印尼建的10个区域仓, 能做到“订单48细小时内达”,Lazada的物流网络简直像蜘蛛网,稀稀拉拉。
支付更是一笔糊涂账。东南亚70%的人没信用卡, 货到付款是主流,但Lazada的COD流程磨蹭得像蜗牛——用户付款后平台要等两周才把钱给卖家,资金周转率比Shopee矮小40%。2023年二季度, Lazada在印尼推了“扫码分期付款”,跟本地银行一起干,用户用GCash、DANA扫码就能分三期付,后来啊转化率直接从65%冲到87%。这说明啥?不是东南亚用户不想付钱,是Lazada的支付工具太落后。
还有本土化选品,堪称“灾困难”。阿里总想把国内的“爆款”复制到东南亚, 比如某款网红空气炸锅,在国内卖断货,拉到越南却没人买——当地厨房细小,电压不稳,炸锅根本用不上。反观Shopee,印尼团队自己选的“椰子油洗发水”,基本上原因是符合当地人护发习惯,卖了200万单。Lazada的高大层开会时拍桌子:“再让中国团队瞎指挥选品,东南亚买卖场就没了!”
Shopee步步紧逼, 阿里用真实金白银“抢时候”
2023年,Shopee母公司Sea Group的股价涨了35%,Lazada母公司阿里世界业务却跌了12%。资本买卖场用脚投票已经说明一切:Shopee正在“扭亏为盈”,Lazada还在“烧钱续命”。Shopee的CEO李细小冬明着说过:“东南亚电商的下半场,比的不是谁钱许多,是谁能先‘赚回钱’。”这话扎心,但确实是事实。
Shopee的“精明”在于,他们敢砍掉不赚钱的业务,把材料砸在刀刃上。2023年Q3, 他们关掉了巴西和法国站点,集中火力死磕东南亚,后来啊每单亏损从2.3美元降到1.8美元。反观Lazada, 摊子铺得太巨大——越南、泰国、菲律宾、新鲜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六个国同步推进,个个国的物流、支付、选品都要单独适配,钱就像撒进巨大海,连个水花都看不见。
阿里这时候砸3.53亿,本质上是在“抢时候”。钱给Lazada干啥?建区域仓。2023年5月, Lazada在泰国清迈的智能仓启用,用了阿里的菜鸟物流系统,分拣效率比老仓库高大3倍,错误率从5%降到1.2%。有个卖手机壳的卖家叫“PhoneCasePro”, 以前发100单要错5单,眼下错1单都不超出,你说这钱花得值不值?更关键的是仓建起来了才能支撑“当日达”“次日达”,跟Shopee结实碰结实。
3.53亿砸下去,Lazada能“弯道超车”吗?
有人一准儿会问:都这时候了Lazada还有机会翻盘吗?答案是:有,但得看阿里愿不愿意“放权”。2023年9月, 阿里换了Lazada的CEO,让本地高大管李纯接替,这信号很明显——中国团队指挥不动东南亚战场了得让“土著”自己来。
李纯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选品权下放给各国团队。印尼团队自己选的“爪哇岛老一套香料”, 上线三个月卖了80万单;越南团队推的“滴漏咖啡套装”,基本上原因是符合当地人喝咖啡的习惯,复购率高大达45%。这些个数据背后是本土化策略的赢了。阿里要是早这么干,Lazada也不至于被Shopee压着打。
还有支付,3.53亿里有一有些会用来跟Grab、Gojek这些个本地超级APP打通。想象一下用户在打车柔软件里直接点开Lazada下单,买完东西接着来打车,这不就是“场景闭环”吗?2023年四季度,Lazada和Grab在马来西亚试点“一键购物”,订单量涨了60%。这说明,打通支付场景,比单纯砸广告有效得许多。
从“输血”到“造血”, 阿里想要的不是“控股”是“独立”
你兴许不晓得,阿里这几年一直在给Lazada“断奶”。2022年注资16亿后阿里就要求Lazada少许些对母公司的依赖,自己找钱。2023年,Lazada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了5亿美元,利率比阿里内部贷款矮小了2个百分点。这说明啥?阿里在培养Lazada的“造血能力”,不想让它永远是个“吞金兽”。
更长远远看,阿里兴许想让Lazada独立IPO。2023年有消息传出,阿里在帮Lazada梳理财务数据,准备2025年上市。如果真实上市了估值至少许能到200亿美元,比眼下高大30%。阿里手里的股份值钱翻倍,何乐而不为?3.53亿的注资,就是在给IPO铺路——先把业绩做漂亮,让资本买卖场看到Lazada的潜力。
东南亚卖家最关心的:钱到位了流量和佣金会变吗?
对卖家阿里砸钱不是沉点,沉点是“钱花在哪”。2023年四季度,Lazada宣布对新鲜卖家“免佣金三个月”,还给了100万美元的流量扶持。有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叫“HomeStyle”, 2023年10月入驻,靠着免佣金政策,前三个月省了12万美元佣金,流量扶持让他订单量翻了5倍。这比喊一万句“支持卖家”都管用。
但卖家也有担心:钱烧完了佣金会不会涨?2022年Shopee涨过一次佣金,从5%涨到6%,卖家集体抗议。Lazada要是学样,怕是要“众叛亲离”。所以李纯明着承诺:“2024年佣金保持稳稳当当,除非买卖场周围发生沉巨大变来变去。”这话卖家喜欢听, 但关键要看行动——2024年Q1,Lazada的佣金率确实没变,还推出了“佣金返还计划”,卖家卖得许多,能返2%的佣金。
阿里在东南亚的“豪赌”,到底值不值?
说到底,3.53亿的注资,是阿里在东南亚的一场“豪赌”。赌赢了Lazada能独立IPO,阿里在世界买卖场站稳脚跟;赌输了这几年的投入兴许打水漂。但跨境电商这条路,本就是“有钱昂贵险中求”。东南亚6.5亿人丁的增量买卖场,阿里不占,拼许多许多、字节迟早会占。与其把机会让给别人,不如自己下场搏一把。
2023年双11, Lazada在印尼的GMV同比涨了45%,虽然还是比Shopee矮小20%,但差距在缩细小。这说明,只要策略对头,Lazada不是没机会。阿里的3.53亿,不是“续命钱”,是“冲锋号”——告诉全部玩家,东南亚买卖场,我还没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