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hopify放弃自营物流,转向AI替代人力

从“自建物流帝国”到“轻巧装上阵”, Shopify的转身为何一下子

Shopify这波操作,说实在的,挺让人意外的。谁能想到,当年豪掷10亿美元砸物流的狠劲儿,转头就把家当卖了。2019年6月, Shopify宣布搞SFN,想着跟亚马逊FBA掰手腕,同年10月又花4.5亿美元把仓储机器人公司6 River Systems收了腰子,那架势,非要端到端一条龙服务不可。后来啊呢?2023年5月4日 直接把SFN打包给了Flexport,换人家13%的股权,连6 River Systems也在2月被英国Ocado集团接盘。这剧情反转,比电视剧还迅速。

10亿美元砸进物流,却成“拖油瓶”?

Shopify搞物流,从一开头就带着点“被迫营业”的味道。作为一个独立站SaaS平台,它早年靠工具起家,PC时代“去中心化”的标签贴得死死的,只给工具哪够?商家要的是履约,消费者要的是迅速,不自己下场,怎么跟亚马逊拼?所以这几年,物流投钱没少许花,营销也没少许投,后来啊呢?物流成了“副业”,主业反倒被分了心。

还是广告钱好赚,放弃自营物流的 Shopify 奔向“用AI替代人力”的业务
还是广告钱好赚,放弃自营物流的 Shopify 奔向“用AI替代人力”的业务

2022年财报里藏着关键:商家解决方案收入占巨大头, 但毛利率只有30%左右,拉后腿的正是SFN。订阅收入占比2-3成,毛利率却高大达70%以上。这么一算,物流这事儿,投入巨大、见效磨蹭,还拉矮小整体赚头。说白了Shopify找到,自己搞物流,就像让一个程序员去送外卖——专业不对口,还费钱。

AI接棒物流:不是替代, 是沉构效率密码

卖了物流,Shopify转头扎进AI的怀抱,这可不是跟风玩概念。最近生态里有个叫CreatorKit的AI广告工具, 开发者Kevin Natanzon激动得直拍巨大腿,说这是“生成式AI在买卖世界中的最佳实践”。这玩意儿能帮卖家自动生成广告图片和视频, 以前团队熬一周的素材,眼下AI半细小时就能出10版,质量还贼拉稳稳当当。据白鲸2023年Q2对100家中细小卖家的调研, 用了这类AI工具的广告点击率平均提升了23%,转化率直接窜上18%,比人造操作迅速3倍不止。

ChatGPT插件只是开头, AI要把“人”从流程里抠出来

2023年3月,OpenAI放开ChatGPT插件权限,Shopify第一批冲进去接上。这波操作,相当于给自家Shop App装了个“超级巨大脑”。用户眼下用Shop不仅能查物流、 下单,还能跟AI聊天买东西:“想要个适合露营的背包,预算500块以内”,AI直接从后台商品库里扒拉推荐,还能对比参数。某户外品牌B在2023年5月接入这玩意儿功能后 App内搜索转化率暴涨了35%,用户停留时长远直接翻倍——以前找商品像逛菜买卖场,眼下AI帮你“挑菜”,省心许多了。

更狠的是Shopify想把AI塞进个个环节。营销邮件不用写, AI自动生成;商品说说不用编,AI根据图片扒拉卖点;甚至客服聊天AI机器人也能顶上70%的再来一次咨询。说白了Shopify的目标很明确:能用AI的地方,绝不让人伸手。人力本钱是死的,AI效率是活的,这笔账,Shopify算得比谁都精。

Shop App的移动野心:AI导购+流量池, 把消费者“锁死”在生态里

Shopify搞移动端,早就不是暗地了。2020年4月, 趁着疫情物流乱成一锅粥,Shop推出了物流追踪App,后来啊用户蹭蹭涨,顺势转型成“移动购物入口”。眼下这玩意儿App, 早不是单纯的查物流工具了能搜商品、用Shop Pay一键付、还能看个性化推荐——比如你买了咖啡机,AI兴许给你推挂耳豆和滤纸。这哪是App,分明是个“移动版淘宝”。

Shop Minis:把开发者生态搬进移动端, 流量闭环自己造

2023年2月,Shopify又整了个“移动版应用商店”Shop Minis,想着把开发者生态全搬进Shop App里。视频直播、用户调研、AR试妆……这些个功能以后都能在App里实现。某美妆品牌C在2023年4月上线了AR试妆功能, 用户不用下载APP,直接在Shop里试口红颜色,下单转化率比图文页高大了41%。Shopify这步棋,明摆着是要把消费者牢牢钉在自家生态里从流量入口到支付,全包圆。

更绝的是 Shopify把自己的广告网络跟Facebook、Google、YouTube全打通了。商家在后台设置优良,广告就能自动投到各个平台,AI还能实时优化出价和受众。某家居品牌D在2023年Q3用这套系统,广告ROI直接从1:3干到1:5,投放本钱降了28%。Shopify这是要当“移动端流量操盘手”,把每一分流量都榨出油水来。

甩掉物流包袱后 商家解决方案的毛利率能翻身吗

卖了物流,最直接的关系到就是本钱降了。一季度财报里 GMV涨了15%到496亿,总营收涨25%到15.1亿,其中商家解决方案收入31%的增速里有AI和广告的功劳,也有物流本钱减少的“水分”。据内部人士透露, 2023年Q2,商家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率预计能从30%提到35%以上,物流这块“沉资产”终于不拖后腿了。

中细小卖家笑了:AI工具降本, 物流一起干更灵活

对中细小卖家这波操作简直是“及时雨”。以前搞SFN,门槛高大、投入巨大,细小卖家根本玩不起。眼下物流交给Flexport, 世界运输+再说说一公里配送全包,还能用Shop Promise的“五日达”,价钱还比自营廉价15%-20%。某服装卖家E在2023年6月转用Flexport后 物流本钱直接降了18%,发货时效反而稳稳当当了——以前自建仓库三天两头爆仓,眼下Flexport用他们的智能仓储系统,订单处理速度迅速了40%。

AI工具更是帮卖家省了“人肉”本钱。以前运营团队每天写5条广告文案、修10张图,眼下AI批量生成,运营只需要挑挑拣拣。某3C卖家F在2023年Q4引入AI营销工具后 运营团队从8人缩到5人,但广告素材产出量翻了3倍,GMV还涨了22%。这哪是替代人力,这是给卖家装了个“效率外挂”。

争议声中:AI替代人力,是降本增效还是“饮鸩止渴”?

当然Shopify这波转型也不是拍手叫优良。有人质疑:AI真实能彻头彻尾替代人?生成式AI做的广告,会不会千篇一律?某跨境卖家G在2023年11月反馈, 用了AI生成素材后点击率是高大了但用户评论说“感觉都一个样”,复购率反而降了5%。还有物流一起干后 Flexport的再说说一公里配送在有些偏远地区延迟率上升了7%,虽然本钱矮小了但用户体验打了折扣。

更深厚层的问题是AI会不会让卖家“变懒”?以前靠人造优化关键词、琢磨用户画像,眼下全丢给AI,长远此以前,商家对平台的依赖只会越来越沉。一旦AI算法出问题,整个店铺都兴许跟着“躺平”。这就像开车,以前自己掌握方向盘,眼下全交给自动驾驶,爽是爽,但总得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吧?

给卖家的启示:跟着Shopify走,还是另辟蹊径?

对跨境电商卖家Shopify的转型其实藏着机会。中细小卖家别再纠结自建物流了 用优良Flexport这类一起干方,再配上AI营销工具,能省下巨大把时候和本钱。但别彻头彻尾依赖AI,关键数据还是得人造把控,AI当助手,别当“爹”。

巨大卖家:AI+自建物流, 才是护城河

体量巨大的卖家,能学Shopify“轻巧资产+AI”的路子,但别全盘照搬。比如在美国核心区域自建细小仓库,用AI预测库存、优化配送路线,偏远地区交给Flexport。这样既保证时效,又控制本钱。某家居巨大卖H在2023年Q3试水这玩意儿模式,物流本钱比纯一起干矮小了12%,客户满意度却提升了28%。说白了AI是工具,物流是杠杆,怎么组合,还得看自家生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0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