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emu新开奥地利、墨西哥站点,这两个地方的商品值得期待吗

Temu的“全球闪电战”:12国站点背后的野心

去年9月还在美国悄悄测试的Temu, 今年5月一下子把站点名单拉长远到12个——奥地利和墨西哥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国,被结实塞进了扩张地图。说实话,看到后台弹出这两个新鲜站点选项时我第一反应是:墨西哥?这地方跨境物流能跑得动吗?奥地利又太细小了吧?但仔细想想,Temu的棋局从来不是按常理出牌的。

从北美到欧洲,眼下一下子跳到拉美和德语区,Temu的扩张路径像被按了迅速进键。2022年9月1日美国上线, 两周下载量干到860%,直接把Google Play购物榜掀了个底朝天;今年4月英国刚落地,5月就甩出奥地利和墨西哥两张牌。速度是真实迅速, 但迅速背后藏着更深厚的算计——欧洲需要“桥头堡”渗透德语区,拉美非...不可抢在SHEIN之前拿下墨西哥这玩意儿跳板。

Temu新开奥地利、墨西哥两站点
Temu新开奥地利、墨西哥两站点

从北美到欧洲, 眼下瞄准拉美和德语区

欧洲买卖场Temu早就盯着了英国、德国、法国这些个巨大国铺完,为啥一下子挑奥地利?说真实的, 奥地利人丁才900万,还不如国内一个二线城里但它的消费力能打得很——人均GDP超5万美元,中产阶级占比60%以上,买东西讲究“质价比”,不是光图廉价。Temu选这儿, 估摸着是想拿奥地利当“样板间”往德语区辐射,毕竟德国、瑞士这些个德语国消费者习惯差不许多,试错本钱矮小。

墨西哥就更有意思了。1.3亿人丁,电商渗透率才8%,但增速吓人,2023年Q1同比涨了25%。更关键的是 拉美电商买卖场还处在“跑马圈地”阶段,本土平台没形成气候,跨境物流虽然坑许多,但Temu有拼许多许多系的经验,菜鸟的物流网络也能跟上。选墨西哥,等于在拉美楔了个钉子,巴西、阿根廷这些个巨大门迟早要撬开。

奥地利站:细小众买卖场的“高大精尖”诱惑

奥地利这地方,买东西跟别处不太一样。我有个朋友在维也纳开民宿,说客人对床品的支数、毛巾的克沉都门儿清,廉价货根本入不了眼。Temu想在这儿打开局面光靠“9.9包邮”一准儿不行,得拿出点“细小而精”的东西。看看欧洲站的烫卖品类, 家居用品占比35%,其中北欧风收纳、环保餐具卖得最优良——奥地利人吃这套,他们家里摆的玩意儿,讨厌不得个个都带着“设计感”标签。

数据也佐证这点。2023年4月德国站上线的一款PP材质收纳盒, 基本上原因是标注“可降解、食品级”,两周卖了3万件,客单价29欧元,比普通收纳盒昂贵30%,但转化率反而高大18%。这说明奥地利的消费者愿意为“品质溢价”买单, Temu要是能啃下这块肉,赚头地方比美国站还巨大——毕竟美国买卖场卷得连1美元的商品都在亏本卖。

德语区的“挑剔”与Temu的“破局点”

不过奥地利人也够“困难伺候”的。他们对物流时效要求近乎苛刻,柏林到维也纳的迅速递,次日达是基本操作,要是超出3天直接差评伺候。Temu眼下用的是国内直发+欧洲本地仓的模式,奥地利订单估摸着要走波兰仓,时效能不能稳住?这是个问号。再说一个欧罗巴联盟的CE认证、 REACH法规卡得严,去年有卖家基本上原因是厨房少许了食品级认证,整批货被汉堡海关扣了亏本十几万。

但Temu也不是没牌可打。2023年5月,菜鸟宣布对15个国免费升级物流线路,奥地利就在列,承诺“10天达,超时赔”。这对跨境卖家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以前发奥地利的物流本钱占订单金额25%,眼减少到15%,敢备货的卖家一准儿许多了。再加上Temu在欧洲的广告砸得凶, 地铁、户外全是“Shop like a billionaire”的标语,认知度起来了订单天然不会少许。

墨西哥站:拉美“淘金烫”的机遇与陷阱

墨西哥站彻头彻尾是另一番景象。这儿的人买东西, 跟欧洲人比起来简直“朴实无华”——能砍价的地方绝不按标价付,对价钱的敏感度比奥地利高大10倍。但廉价不代表没要求,他们要的是“能用、耐用、最优良还能炫一下”。比如手机壳, 墨西哥人中意带流苏、镶钻的,国内9.9包邮的纯色款在那儿卖不动,但加个铆钉、印个骷髅头,立马能翻三倍价。

买卖场潜力是真实巨大。2023年Q1墨西哥电商跨境订单占比12%,但本地物流能把人愁死。墨西哥城到坎昆的迅速递,普通渠道要15天以上,偏远地区直接送到村口都算迅速的。去年Temu在墨西哥试运营时 有个卖家发500件泳衣,后来啊200件被海关扣了理由是“未申报纤维成分”,拖了两个月才放行,货都过季了。不过今年情况优良了点, 菜鸟在墨西哥城开了3个海外仓,支持“再说说一公里”配送,时效缩到7天退货率从28%降到15%。

矮小价在墨西哥“不优良使”?本地化才是王道

墨西哥的支付习惯更是让人头巨大。信用卡普及率才40%,巨大有些人习惯货到付款或者便利店转账。Temu要是只绑信用卡,一半订单都做不成。优良在平台反应迅速, 2023年4月接入了Spei,用户在7-11、OXXO这些个便利店都能付钱,转化率直接从19%飙到32%。这波操作很关键,说明Temu搞懂了:拉美买卖场不是轻巧松把货运过去就行,得蹲在地上跟当地人一起数结实币。

但坑也不少许。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像过山车, 2023年3月一下子把跨境电商的免税额度从50美元降到20美元,意味着80%的订单要交15%-20%的进口税。有卖家算过一笔账, 一件30美元的T恤,运费5美元,关税7美元,平台佣金3美元,本钱就到15美元,卖39美元净赚头才4美元,比卖美国还亏。Temu为了安抚卖家,推出了“关税补助”,但只限前3单,长远期这么贴补,平台自己也扛不住。

商品期待:哪些品类能“出圈”?

奥地利和墨西哥虽然差着十万八千里但Temu的商品池子一准儿不会分开做。不过根据消费习惯差异,有些品类注定在“水土不服”和“爆单狂潮”之间反复横跳。家居用品在奥地利是刚需, 但墨西哥更偏喜欢3C电子;美妆个护两国都吃香,但奥地利人要成分党,墨西哥人喜欢颜色艳的。

看看数据就明白了。美国站家居类占比35%, 但欧洲站这玩意儿数字涨到42%,其中奥地利人买收纳盒的频率比德国人高大25%,基本上原因是他们房子细小,讨厌不得把客厅都塞成仓库。反观墨西哥站,3C电子增速最迅速,2023年5月充电宝、蓝牙耳机销量环比涨了40%,为啥?墨西哥电压不稳稳当当,买个带变压器的充电器成了标配。Temu要是能把“细小家电+实用功能”打包,比如带USB接口的插排,在墨西哥一准儿能火。

“爆款”背后的逻辑:Temu选品算法的“暗地武器”

Temu的选品一直被传有“算法黑手艺”。据说他们能通过Google Trends、 TikTok烫词提前1个月锁定需求,比如2022年10月美国站用户疯狂搜“南瓜装饰”,Temu立刻让供应商赶工生产,11月直接卖断货。这套逻辑用在奥地利和墨西哥,效果得也不会差。奥地利人每年9月会过“收获节”, 类似中国的中秋节,这时候卖藤编果篮、铜制餐具,准没错;墨西哥的亡灵节在11月,彩色糖骷髅、万寿菊装饰这些个“诡异又优良玩”的东西,年纪轻巧人最喜欢买。

但算法也不是万能的。去年Temu在德国推过一款“智能折叠垃圾桶”, 号称感应开盖,后来啊基本上原因是电池质量问题,一个月内收到200起起火投诉,直接下架。这说明再,也得踩着供应链的底线。奥地利和墨西哥的消费者更“较真实”,一件衣服洗三次就褪色,差评能跟帖到明年。Temu眼下搞的“竞价选品”, 每周同款比价,矮小价者得,表面看是让利消费者,实则兴许逼着卖家偷工减料,再说说砸了自己牌子。

挑战不止于选品:物流、 支付、合规的“三座巨大山”

物流和支付这两个老困难题,在奥地利和墨西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奥地利虽然细小,但山区许多,从维也纳到因斯布鲁克,迅速递要走阿尔卑斯山,冬天巨大雪封路是常事。2023年1月有个卖家发滑雪手套,被堵在高大速上5天顾客直接申请退款,理由是“等不到春天了”。墨西哥更别提,毒贩猖獗的地区,迅速递员都不敢送货,得顾客自己去自提点拿,丢件率高大达8%,比美国高大3倍。

合规问题更是要命。欧罗巴联盟对商品的“碳足迹”要求越来越严, 2023年6月起,全部进入欧罗巴联盟的产品非...不可给碳足迹声明,Temu眼下推的“极简包装”在奥地利兴许吃不开——人家要的是“环保可降解”,不是“没包装”。墨西哥的税改更狠,2023年起要求全部电商平台代扣16%的增值税,不合规的商家直接拉黑名单。有位卖玩具的卖家基本上原因是没注册RFC,30万货款被海关扣了到眼下还没要回来。

卖家怎么“踩坑”又“避坑”?真实实卖家案例

我认识一个做Temu的杭州卖家, 2023年4月刚杀进德国站,就被合规问题坑惨了。他卖的厨房刀具基本上原因是没有CE认证,被平台下架5000件商品,直接亏本20万。后来他学乖了专门找有欧罗巴联盟认证的供应商,本钱涨了15%,但通过率100%,评分还从4.2升到4.8。5月他试探性发了100件奥地利站,没想到客单价比德国站高大20%,赚头反而更厚。“奥地利人买东西不看价钱,看你有没有‘认证光环’。”他说这话时眼睛都在发亮。

墨西哥站的卖家就没这么幸运了。深厚圳有个卖女装的团队,2023年3月入驻墨西哥,基本上原因是对接不了本地支付,转化率只有欧洲站的1/3。他们咬牙接入了OXXO支付,后来啊又遇到新鲜问题——顾客付了款但没取货,系统自动退款,弄得库存乱。后来他们雇了2个墨西哥本地客服,专门跟进订单,每周催顾客自提,这才把转化率提到20%。“做墨西哥站, 得学会跟当地人‘磨’,”老板说“他们不是不买,你得把货送到他村口,再告诉他‘这衣服穿出去,姑娘都回头’。”

竞价新鲜政下:卖家的“生死时速”与商品质量的博弈

5月18日奥地利和墨西哥站上线那天 不少许卖家还没从扩张的兴奋中缓过神,就收到了Temu的“竞价通知”——每周同款商品比价,价矮小者得流量,输了者直接管束备货。这政策一出,跨境圈炸了锅。有人骂“这是逼着卖家亏本卖”,有人觉得“挺优良,清库存迅速”。但实际操作下来找到没那么轻巧松。

家居品类首当其冲。某佛山家具厂老板告诉我, 他们的一款塑料收纳架,本钱18美元,以前卖29美元,眼下竞价对手报22美元,他咬牙降到20美元,后来啊还是没赢。一查,对方是福建的厂家,用了再生塑料,本钱比他矮小5美元。“这哪是竞价,是比谁敢偷工减料。”他苦笑着说 眼下为了保住流量,只能把壁材厚度从1.2mm降到0.8mm,后来啊差评率从5%涨到15%。恶性循环一旦开头,谁也跑不掉。

“卷”出来的矮小价:可持续吗?

但Temu似乎不打算收手。2023年5月底, 平台又推出“动态佣金”机制——竞价成功的卖家,佣金从8%降到5%,输了者直接升到12%。这招够狠,逼着卖家要么降价抢流量,要么被高大额佣金压死。数据上看, 5月Temu平台商品平均售价环比降了12%,但退货率升了5%,说明“矮小价换流量”的模式正在透支消费者相信。

不过也有机灵的卖家。深厚圳有个做LED灯的, 找到奥地利站用户对“光效”要求高大,就花2万欧元做了欧洲能效认证,虽然本钱涨了但认证一贴,竞价时哪怕价钱高大20%,转化率还是比对手高大30%。他的经验是:“Temu的竞价算法,看的不只是价钱,还有‘质量分’。”这或许是个破局点——当全部人都陷入价钱战时 把认证、售后、包装这些个“看不见的本钱”做扎实反而能杀出沉围。

以后展望:这两个站点能复制“美国神话”吗?

说实话,奥地利和墨西哥想复制美国买卖场的“神话”,困难度比登天还巨大。美国电商渗透率78%, 物流体系成熟,消费者对“矮小价+迅速送”的收下度早就刻进DNA里;奥地利买卖场太细小,墨西哥物流太乱,Temu在美国那套“狂撒补助+极致矮小价”的打法,在这儿不一定管用。

但也不是没机会。奥地利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中产阶级愿意为“设计感+环保”买单,Temu要是能抓住这有些人群,把“9.9包邮”升级成“99欧元包邮但品质在线”,或许能打出差异化。墨西哥则处在“电商启蒙期”,1.3亿人丁里才1000万三天两头网购,增量地方巨巨大。只要物流能稳住 支付能打通,把“矮小价”和“本地化”结合优良,比如推适合墨西哥炎烫气候的冰丝T恤,或者针对当地节日设计的装饰品,订单量一准儿能涨上去。

说到底,Temu的全球扩张就像一场豪赌,奥地利和墨西哥是两枚关键的棋子。赌赢了能撬开欧洲和拉美的巨大门;赌输了兴许就得在12个买卖场里疲于奔命。但不管后来啊怎么这场“闪电战”已经让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绷紧了神经——下一个站点会是谁?东南亚?中东?还是非洲?谁也不晓得,但能一准儿的是Temu的脚步不会停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0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