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从副业变主业,他靠一个冷门产品一年赚了80万

2022年底,张凯还在广州一家文雅公司做设计助理,工钱不到6000元。每天通勤2细小时干活内容枯燥,最怕客户修改图纸。他原本想搞个副业补助家用,想着买点货在网上倒卖试试,谁晓得,这一试,竟然意外摸到了一个凉门买卖场。

从副业变主业,他靠一个冷门产品一年赚了80万
从副业变主业,他靠一个冷门产品一年赚了80万

仅仅半年时候,他靠这玩意儿副业的月收入超越了主业,到头来干脆辞职专做这玩意儿项目。到2024年年中,他已经靠这玩意儿凉门产品,一年赚了将近80万,彻底改变了命运。

这玩意儿产品, 既不是餐饮细小吃、也不是文创潮品,而是一种差不离没人主动搜索的“细小工具”——防撞条。是的, 就是那种贴在桌角、墙角、家具边缘的海绵/硅胶防撞条,用于别让孩子磕碰、家具剐蹭,或者搬家时打包。

你兴许见过、用过但从没想过这玩意能年入几十万。张凯用他的经历说明了:真实正赚钱的,从来不是烫度高大的产品,而是需求稳稳当当、比矮小、容易复购的凉门刚需。

二、 凉门产品“防撞条”:没人抢,却处处在用

起初,张凯在淘宝上开店卖桌面细小物,销量一直平平。直到有一次有客户在给他买的“插座收纳盒”留评说:“如果能附送一段防撞条就优良了贴在角上不怕磕了。”这条评论像电流一样点醒了他。

他马上去1688查“防撞条”, 找到:每米本钱不到1元;硅胶材质、泡棉材质都有;买卖场上零售价钱却在8~15元/米,尤其育儿母婴群体非常关注;但比者极少许,基本没有专门做这玩意儿类目的“品牌卖家”。

他立刻花了300块买了10种防撞条,自己试用、剪裁、拍照测试。然后上架到自己的店铺,以“平安防护专区”形式推出,后来啊不到3天销量超出他其他产品的两倍!

张凯瞬间意识到:这玩意儿“凉门到差不离没人提起”的防撞条,兴许就是他翻身的突破口。

三、从副业变主业,他是怎么做出年入80万的?

下面我们就拆解他怎么从副业试水, 到稳稳当当月入6~10万的完整路径,普通人也能学、能做、能落地。

  1. 精细化选品:把“防撞条”做成品类, 而不是配件
  2. 打造“视觉痛点+平安感”的营销文案
  3. 矮小价组合+客单提升,月销6000+单
  4. 开辟母婴社群+租房渠道,建立稳稳当当复购

四、为啥说“凉门产品”才是普通人逆袭的突破口?

说白了眼下火的、烫的、人人做的产品都已经卷到极致。但“防撞条”这种细小众类目, 恰恰满足了凉门爆利产品的四个黄金标准:

  • 矮小门槛:不需要手艺,不需要库存一巨大堆货
  • 非感性买,是“怕出事”的刚需型消费
  • 不挑人群,适配优良几个垂类买卖场
  • 产品体积细小、赚头高大、单价可控

五、普通人能不能做?怎么复制这类“从副业到主业”的路径?

能!下面是一套普通人也能起步的操作流程, 结合张凯模式整理的:

  1. 找产品:去1688、拼许多许多、淘宝差评区、用户留言里找——有人“提到但没人做主打”的;有人“用过优良评但搜索量不巨大”的。
  2. 深厚挖用场景:把产品用在哪?谁在用?哪里会需要它?
  3. 包装成“解决方案”售卖:比如不是卖“防撞条”, 而是:“宝宝防磕方案”、“搬家墙角防剐打包包”、“租房厨房防刮神器”。
  4. 选择适合的渠道:不一定非要做电商店铺, 还能:微信群团购、视频号展示、宝妈群、本地群、搬家行业社群。

六、 写在再说说:凉门,才是普通人的红利机会

张凯回忆说他当初做这玩意儿产品时身边没有一个朋友看优良。巨大家都在卷抖音、开店、跑直播,他却在研究研究怎么把一条防撞条,剪成不同形状卖给不同的人。

一年下来他不仅把副业做成了主业,还开了个20㎡的细小干活室,拉了两个同乡一起干。他说:“我不靠爆款,我靠凉门吃饭;我不追流量,我追的是刚需。”

世界不是缺机会,而是巨大家都最巨大的机会,往往藏在那些个你一开头“瞧不上眼”的地方。

正如张凯那句朴素又真实实的话:“主业养命,副业翻身。只要你眼里有机会,哪怕一条防撞条,也能干成你的第一桶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0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