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细分榜Top1,那家年入2亿美金的塑身衣品牌是哪家

亚马逊塑身衣榜单的黑马:年入2亿美金,它凭啥让明星品牌靠边站?

打开亚马逊的塑身衣品类页面 那东西常年盘踞销量榜首的品牌,你兴许连名字都没听过——它没有明星代言,没有铺天地的广告,却靠着让“塑身衣变舒服”这玩意儿轻巧松的念头,从2018年成立到2020年,结实生生把年卖额做到2亿美金,甚至把金·卡戴珊的Skims挤下了神坛。说实话,谁也没想到,一个被贴上“束缚”“过时”标签的品类,能跑出这样的黑马。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这家叫Shapermint的品牌,到底踩中了哪些风口,又做了啥让行业集体侧目的事。

一个“被嫌弃”的品类, 藏着未被满足的需求

塑身衣这玩意儿赛道,在很许多人眼里早就不是啥香饽饽。2018年之前,它要么被归为“束腰工具”,要么被看作是特殊场合才用的“应急品”。消费者买它, 总觉得得忍受一点不舒服——勒得慌、卷边、闷汗,甚至还得面对“是不是我不够瘦才需要穿”的心思压力。行业里老牌品牌不少许,但巨大许多在打“塑形”“显瘦”的概念,鲜有人真实正关注“穿起来到底舒不舒服”。

亚马逊细分榜Top1,它靠塑身衣品类年入2亿美金
亚马逊细分榜Top1,它靠塑身衣品类年入2亿美金

Shapermint的创始团队偏偏就盯上了这玩意儿“被嫌弃”的品类。他们找到,市面上巨大许多数塑身衣要么价钱高大到让普通妈妈望而却步,要么设计上彻头彻尾不考虑日常穿着的场景。比如带钢圈的款式, 抱孩子时勒得肋骨疼;高大腰的设计,坐下的时候像被绑了腹带;面料不透气,夏天穿一会儿就湿透。这些个问题,那些个年销量几十亿美金的巨大品牌优良像都没放在心上。

30亿次广告曝光后 他们摸到了用户的“痛点开关”

成立初期,Shapermint没急着推产品,而是先搞了个巨大动作:在独立站投放了超出30亿次的广告,一边附上一个轻巧松的打听问卷。他们想晓得,到底啥样的人会买塑身衣?她们买的时候最在意啥?后来啊出来的数据, 直接让团队惊掉了下巴——在美国买卖场,有48%的受访者表示,这是她们第一次尝试塑身衣;超出60%的人提到,“怕勒”“不舒服”是之前没买的基本上原因;还有35%的人说就算买了也只穿一次就扔衣柜里了。

这些个数字像一记沉锤, 砸醒了团队:原来塑身衣买卖场根本不是“需求不够”,而是“供给错位”。消费者要的不是“能勒出马甲线”的刑具,而是“能穿出门、能抱孩子、能坐着办公”的舒适单品。这玩意儿找到, 成了Shapermint全部策略的起点——他们决定不做“塑身衣”,要做“能穿出去的舒适塑身衣”。

产品上“死磕”细节, 让妈妈们敢穿一天不脱

搞清楚了用户要啥,Shapermint在产品上简直到了“较真实”的地步。比如面料, 他们放弃了老一套塑身衣常用的厚实混纺,改用90%尼龙+10%氨纶的轻巧盈材质——透气不说拉伸性还特别优良,妈妈抱孩子弯腰时不会崩线,久坐办公也不会卷边。有用户反馈说穿他们家的塑身衣带娃逛一天公园,晚上脱下来居然没勒出红印子。

AI建模优化尺码, 退货率结实生生降了20%

塑身衣退货率高大,一直是行业老巨大困难问题。用户最怕的就是“拍回去不合适”——勒得太紧不舒服,太松又没效果。Shapermint没走“许多给几个尺码”的寻常路,而是引入了AI建模手艺。他们收集了数十万匿名用户的身体数据, 不断优化尺码标准,不用用户自己填身高大体沉,也不用对着模糊的体型图猜,系统就能推荐最合适的尺码。

2020年,Shapermint的独立站退货率比行业平均水平矮小了20%以上。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他们的产品页侧边栏永远放着一段30秒的穿戴教程, 从“怎么把腿伸进塑身裤”到“怎么调整肩带不滑落”,连怎么呼吸让腰腹更贴合都写明白了。创始人Tirocchi说:“很许多妈妈不是不想穿,是不会穿。我们得让她们觉得,这东西跟穿普通内衣一样轻巧松。”

营销不走“明星套路”, 专攻“妈妈们的社交圈”

说到塑身衣营销,巨大家兴许立刻想到卡戴珊那种曲线毕露的巨大片。但Shapermint偏不 他们的广告里看不到PS过的完美身材,全是真实实的妈妈——有刚生完孩子肚子还没恢复的,有抱孩子时塑身衣依然服帖的,甚至有穿着塑身衣追着孩子跑的。这些个画面不“高大级”,但特别有代入感。

每月烧500万美金投Facebook,就为了抓住“刷手机的妈妈”

公域流量怎么来?Shapermint的答案很“粗暴”:砸钱。但不是乱砸,他们把每月60%的营销预算都砸在了Facebook上。为啥是这玩意儿平台?团队做过数据调研, 找到他们的核心用户——25-35岁的年纪轻巧妈妈,每天花在Facebook上的时候超出2细小时而且更喜欢看“生活分享”而不是结实广。

他们的广告创意也很“接地气”:比如“穿它抱娃, 腰不酸了”的视频,妈妈一手举着娃,一手拿着咖啡,腰腹依然被塑身衣稳稳托住;再比如“穿它逛街,老公都看不出我穿了塑身衣”的对比图,左边是穿普通T恤的细小肚子,右边是穿Shapermint的平滑曲线。这些个内容没有华丽的文案,却精准戳中了妈妈们“既要舒适又要体面”的痛点。

把700万用户变成“船员”, 私域里藏着复购密码

公域流量来得迅速,留不住怎么办?Shapermint的答案是:把用户变成“自己人”。他们在独立站搭建了品牌社区, 还搞了个“船员奖励计划”——只要加入社区,在社媒上分享穿搭,就能成为品牌巨大使。巨大使能享受全部产品独家折扣,还能通过推荐链接赚佣金,甚至有专人教你怎么发帖才能当“社媒红人”。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Shapermint的私域用户很迅速就突破了700万。有个叫Jessica的普通妈妈, 成了他们的超级船员:她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穿Shapermint塑身衣带娃、健身的日常,半年时候推荐了300优良几个订单,赚了近2万美金佣金。她说:“我不是网红,就是个喜欢分享的妈妈,但他们真实的听得进我们的意见。”

从“卖产品”到“卖认同”, 品牌成了妈妈的“闺蜜”

更绝的是Shapermint在私域里差不离不提“塑形”“显瘦”这些个词,反而三天两头发起话题聊聊:“你觉得穿塑身衣是为了啥?”“妈妈们最不喜欢塑身衣的哪个不优良的地方?”这些个聊聊不仅让用户觉得被沉视,还帮品牌收集了一巨大堆一手反馈。比如有用户说“希望塑身裤能开个上厕所的细小洞”,团队居然真实的在下个系列里加了“隐形透气孔”。

这种“用户共创”的模式,让Shapermint的复购率达到了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有数据看得出来他们的私域用户平均每年买3.8次远超普通消费者的1.2次。Tirocchi说:“我们卖的不是塑身衣,是一种‘被搞懂’的感觉。当妈妈们觉得这玩意儿品牌懂她们,天然就会回来。”

行业启示:细小品牌也能“弯道超车”, 关键在“懂用户”

Shapermint的成功,给全部跨境电商创业者提了个醒:你以为的“夕阳品类”,兴许藏着未被满足的刚需;巨大品牌有流量有资金,但如果忽视了用户的真实实需求,照样会被“草根”品牌反超。就像他们团队常说的:“不要问‘这玩意儿买卖场还有机会吗’,要问‘用户的痛点解决了吗’。”

如今的塑身衣买卖场,早就不是“勒紧才能美”的时代。Shapermint用两年时候说明, 当一家品牌真实正把用户放在第一位,从产品细节到营销话术都围着用户转时即便是看似饱和的赛道,也能跑出令人惊叹的增加远曲线。而那些个还在盯着“流量”“转化率”的品牌, 或许该学学Shapermint——先做个“懂用户”的品牌,再谈赚钱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0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