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AI工具推出后,月薪12万的ChatGPT人才是否会面临失业风险

亚马逊后台一下子冒出个AI生成工具,运营人慌了?

最近不少许卖家登录亚马逊后台时找到了个新鲜鲜玩意儿——“生成商品信息内容”。点进去一看,输入框里填100个词的商品说说噌噌噌自动蹦出标题、五点、详情页文案。有人算了一笔账:原来改一个Listing得磨蹭半天 眼下输入关键词,喝口水功夫就搞定,时候至少许省掉60%。这下炸锅了朋友圈里有人哀嚎:“连文案都让AI抢了我们运营还有活路吗?”

月薪12万的ChatGPT巨大佬,到底在干嘛?

说起来“ChatGPT人才没工作”这玩意儿话题, 得先搞明白那些个拿12万月薪的人,到底在跨境电商公司里忙活啥。翻翻招聘柔软件就晓得, 容易佰网络年前招的NLP项目经理,岗位说说写得明明白白:优化ChatGPT在跨境的表现,调模型参数、训练数据,让它更懂卖家的需求。说白了不是让ChatGPT写文案那么轻巧松,是给AI“开细小灶”,让它从“半吊子”变成“业务骨干”。

亚马逊后台推出AI工具,月薪12万的ChatGPT人才会失业?
亚马逊后台推出AI工具,月薪12万的ChatGPT人才会失业?

再看看厦门吉宏股份,他们用ChatGPT早就玩出了花样。明着资料看得出来 这公司一年让AI干了四件巨大事:上新鲜品1万+次靠AI琢磨线路、平台、商品特征,飞迅速筛选爆款;智能客服跟客户唠嗑10万+次连投诉客户都能安抚住省了1000人时;广告文案生成7万+条,还从中挖出15万+个电商新鲜概念;图像素材处理2万+张,覆盖50许多种产品。你说这些个是亚马逊那东西刚露脸的AI工具能搞定的事吗?明显不是一个段位的。

亚马逊AI工具,到底“机灵”在哪儿?

亚马逊这次推的“生成商品信息内容”,说白了就是给卖家搭了个“文案速成班”。输入商品核心词,它自动把Title、Bullet Point、Description给你凑齐。有老运营试了试,生成的文案语法倒是没错,但读起来像说明书,缺了点“人味儿”。比如卖瑜伽垫, AI写“材质:环保PVC,尺寸:183cm*61cm”,卖家自己改的版本是“铺开能躺下整个瑜伽馆,183cm超长远身形也能舒展”。你说哪个买家更想买?

更关键的是亚马逊这玩意儿AI工具眼下还“笨”得很。输入框限100词, 连商品细节都说不全;生成的文案还得人造核验,万一踩了亚马逊的知识产权红线,照样被下架。说白了它就是个“半成品辅助器”,能帮你搭框架,但血肉还得自己填。反观ChatGPT, 只要你会提问,让它写“带故事感的五点”、搞“痛点场景化说说”,甚至模仿竞品语气,都能玩出花样。

AI工具再厉害,也绕不开“人造校验”这道坎

亚马逊为啥敢推这玩意儿工具?心里有数。它生成的文案天然适配A9算法,关键词堆砌、结构规整,SEO一准儿比人造瞎写有力。但卖家心里门儿清:亚马逊的规则跟迷宫似的,今天让你埋词,明天就禁堆砌。AI不懂这些个“潜规则”,生成的文案看着完美,兴许下一秒就被判“违规”。

有位做了五年亚马逊运营的老炮儿说得优良:“AI是‘校对员’,不是‘写手’。我让它把‘飞迅速充电’改成‘30分钟充满80%’, 它立马照做;但让它写‘宝妈带娃神器’,它就懵了——得我告诉它‘宝妈最怕啥’‘娃哭闹时咋办’,它才能写出戳中人的句子。”这话说到点子上了:AI能处理信息,但搞懂不了人性;能模仿语法,但抓不住情绪。

铺货巨大卖家的“AI焦虑”与“AI刚需”

说到这儿,得提提铺货型卖家的痛。深厚圳容易佰网络一年上架30万SKU,个个Listing写文案就是场灾困难。人造写?速度跟不上;外包?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他们愿意花12万月薪招ChatGPT高大手, 就是指望用AI批量处理基础文案,腾出人手干更关键的事——比如琢磨数据、调整策略。

亚马逊新鲜推出的AI工具,对这类卖家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毕竟铺货卖家最缺的就是时候,眼下后台能自动生成文案,确实能省不少许功夫。但你以为他们会所以呢辞掉ChatGPT人才?想许多了。容易佰网络的负责人私下聊过:“AI能搞定80%的标准化文案, 剩下20%的‘爆款细节’、‘差异化卖点’,还得靠人去打磨。而且AI模型得持续优化,不然跟不上平台规则变来变去,这玩意儿坑得有人填。”

细小语种运营的“AI救命稻草”

除了铺货卖家,细小语种运营对AI工具的依赖更深厚。做西语买卖场的卖家都晓得,找个细小语种运营比找对象还困难,工钱还不矮小。眼下有了ChatGPT,哪怕生成的内容需要人造纠错,也比从头写有力。有位做德语买卖场的运营说:“以前写一个德语Listing要查三细小时词典, 眼下让ChatGPT初稿,我改半细小时就行,效率翻了优良几倍。”

亚马逊的AI工具眼下只支持英文,细小语种还得靠第三方AI。但卖家们心里明白,亚马逊迟早会 语言支持。到时候,细小语种运营会不会被替代?巨大概率不会。基本上原因是细小语种买卖场的消费者习惯、文雅语境,AI短暂期内摸不透。比如日语买卖场讲究“礼数”,文案得客气又不卑微;阿拉伯语买卖场忌讳左手图案,AI能懂这些个?还得靠本地运营的经验。

AI工具迭代,到底谁在受益?

回头看看亚马逊的AI布局,你会找到它不是想“取代”卖家,而是想“筛选”卖家。6月份推的评论AI功能,把几千条Review浓缩成一段“买家说”,就是典型。以后买家兴许不细看评论了直接看AI。这对沉视产品质量、差评少许的卖家是利优良;那些个靠刷单、夸巨大宣传的卖家,AI一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再想想吉宏股份用ChatGPT干的事:智能客服、 广告素材、选品琢磨……哪一样不是亚马逊以后兴许发力的方向?亚马逊眼下推的AI工具只是“开胃菜”,后面一准儿有更高大级的功能。比如用AI琢磨竞品Listing、预测买卖场趋势、自动调整广告出价。到时候,那些个只会“复制粘贴”的运营确实会被淘汰,但懂数据、懂AI、懂人性的运营,反而会更抢手。

月薪12万的人才,慌的是“替代”还是“淘汰”?

说到底,“ChatGPT人才没工作”是个伪命题。容易佰网络招的NLP项目经理, 月薪12万不是让他写文案,是让他让ChatGPT“更会写文案”;吉宏股份用ChatGPT搞智能客服,省下的1000人时不是裁员,是把人挪到更需要发明力的岗位——比如琢磨客服对话数据,找出消费者没说出口的需求。

亚马逊AI工具再有力,也是“工具”;人才再昂贵,也是“用者”。就像锤子和木匠的关系,锤子能省力,但造不出优良家具还得靠优良木匠。以后的跨境电商战场, 比的不是谁更会用AI,而是谁能让AI成为自己的“超级助理”,一边保留人类独有的“洞察力”和“发明力”。那些个月薪12万的ChatGPT巨大佬,慌的从来不是AI工具,是自己打住学、跟不上变来变去的节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