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EMU烧5.17亿刀,15个月改写奇迹

从超级碗到TikTok:TEMU的5.17亿刀广告战打得值吗?

谁也没想到,一家成立才一年许多的跨境电商平台,能把广告烧到让整个行业都跟着心惊肉跳。2022年9月, TEMU带着"Shop like a Billionaire"的口号杀进北美买卖场,短暂短暂15个月,光广告支出就砸了5.17亿美元。这笔钱啥概念?够买下半个知乎,或者让普通打工人不吃不喝干5000年。但问题是烧钱换来的究竟是" 奇迹"还是"昙花一现"?

超级碗的"新鲜昂贵"与"老炮"

2023年2月, 超级碗的舞台上出现了让人意外的一幕——一个刚成立5个月的中国电商平台,花了1400万美元投放60秒广告,和百事可乐、苹果这些个老牌玩家同台竞技。要晓得, 超级碗30秒广告均价700万美元,TEMU直接上了60秒,还搞了"欢乐摇一摇"扫码送千万奖励。当时观众都懵了:这是哪路神仙?怎么以前没听过?

豪气的TEMU,投广告不手软:上线15个月,烧了5.17亿刀
豪气的TEMU,投广告不手软:上线15个月,烧了5.17亿刀

其实早在登陆北美前,TEMU就摸透了海外用户的"广告阈值"。国内电商内卷惯了的人兴许不晓得,欧美消费者对广告的容忍度远不到国内。他们不喜欢结实广,但对"薅羊毛"毫无抵抗力。所以TEMU的广告从来不打"我家产品优良", 而是直接喊"买东西像有钱豪一样爽",配上夸张的购物场景,用户反而买账。

2024年,TEMU又卷土沉来接着来在超级碗砸700万美元。这次学机灵了广告里加入了美国消费者熟悉的"家里聚会""朋友送礼"场景,还找了个会说中文的网红出镜。有意思的是隔壁SHEIN也在同期投了超级碗,两家中国平台把"美国春晚"变成了"中国电商巨大秀"。

社媒矩阵里的"流量猎人"

如果说超级碗是TEMU的"品牌秀场",那TikTok就是它的"流量猎场"。#TEMU话题在TikTok上的浏览量冲到110亿,相当于个个地球人刷了1.4次。TEMU的社媒团队玩得比国内MCN还溜:找1万+粉丝的细小博主一起干, 佣金矮小到让同行眼红,但要求轻巧松——拍个开箱视频,带个#TEMUhaul标签就行。

有个叫@LifestyleofaBargainHunter的博主, 粉丝才30万,但TEMU找她一起干后单条视频播放量破500万,她带货的9.9美元手机壳卖了10万件。这种"细小网红+极致矮小价"的组合拳,让TEMU在社媒上的获客本钱比亚马逊矮小了60%。

除了TikTok,Instagram和Google也没放过。TEMU在Google购物广告里结实生生挤进了"苹果充电器""Stanley保温杯"的搜索后来啊,甚至比Lego的展示位还许多。有跨境电商卖家抱怨:"以前谷歌点击只要1美元,眼下TEMU一来竞价直接翻到3美元,我干脆不投了。"

烧钱背后的"供应链密码"

很许多人说TEMU是"烧钱机器", 但仔细看看它的账单,会找到钱基本上花在两个地方:广告和物流。单笔订单本钱32美元,物流就占了8-9美元,比国内迅速递昂贵5倍。这笔钱TEMU自己掏吗?当然不 它把压力转嫁给了卖家——全托管模式下工厂负责发货到国内仓,剩下的物流、客服、售后全由平台包办,但卖家得收下"矮小价+薄利"的规则。

这种模式能玩转,靠的是中国做业的"肌肉"。东莞有个做家居用品的工厂, 给TEMU供货前月销5万单,毛利率15%;接入TEMU后月销冲到50万单,毛利率降到8%,但净赚头反而许多了20%。基本上原因是TEMU帮它砍掉了中间商,直接对接海外消费者,库存周转率从30天降到15天。

不过这种"矮小价依赖症"也有隐患。2023年11月,TEMU一下子发布《商品质量事故处理规则》,要求卖家承担质量问题责任。之前有个卖充电宝的商家,基本上原因是产品在海外出现短暂路,被TEMU罚了20万保证金。这说明TEMU开头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毕竟光靠矮小价,迟早会被更狠的对手卷死。

用户增加远:从"猎奇"到"依赖"

TEMU的用户数据像坐了火箭。2022年9月刚上线时月活用户才460万;到2023年9月,暴增到8240万,翻了18倍。更关键的是用户粘性——日活月活比从9%飙到20%, 虽然比亚马逊的35%还差一巨大截,但已经超出Wish的12%。

怎么做到的?TEMU找到欧美用户有个特点:中意"占廉价",但又不喜欢"廉价感"。所以它在APP里搞了"砍一刀Plus", 但砍的不是优良友,而是系统自动给的"随机折扣";还推出"Temu Live",让主播在工厂车间直播选品,展示商品的生产过程,增有力相信感。

有个美国用户在Reddit上说:"一开头我只在TEMU买10美元以下的袜子, 后来找到它家的29美元羽绒服质量比沃尔玛的优良,眼下连生日礼物都从这里买。"这种"猎奇→尝鲜→复购"的路径,正是TEMU最想要的。

行业地震:广告本钱的"蝴蝶效应"

TEMU的疯狂投放下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广告格局都乱了套。2023年11月, Etsy CEO在财报

老牌平台Wish就是前车之鉴。这玩意儿以前的"移动端亚马逊"许多年在Meta广告上烧了几百万美元, 2023年一下子打住投放,后来啊卖额暴跌40%。有琢磨师说:"Wish的用户早就习惯了'刷广告-下单'的模式, 一旦广告停了他们根本不晓得Wish还存在。"

连谷歌和Meta都受到关系到。TEMU在Google Shopping的广告占比从2022年的5%涨到2023年的25%, 弄得中细小卖家要么加价抢流量,要么退出战场。Meta的电商广告收入虽然涨了 但广告主都在抱怨:"以前100美元能带来5个订单,眼下只能带来2个,TEMU把买卖场搅浑了。"

烧钱到2025:奇迹还是泡沫?

Mobile Dev Memo的Eric Suefert预测, TEMU和SHEIN的广告投入会持续到2024年,但2025年兴许"降温"。理由很轻巧松:它们的销量高大度依赖广告,一旦投放少许些,用户增加远就会放缓。2023年第四季度,TEMU的日活用户增速已经从每月30%降到15%,这是个凶险信号。

更麻烦的是盈利问题。2023年9月,TEMU的季度收入96.7亿美元,但净亏损仍高大达12亿美元。要晓得拼许多许多靠农产品起家, 物流本钱矮小,而TEMU做的是全品类跨境,每单8-9美元的物流本钱就像个无底洞。

不过TEMU手里还有两张牌:一是中国供应链的深厚度整合, 它能压到比亚马逊更矮小的采购价;二是Temu Live、Temu Go等新鲜功能,试图从"卖货平台"变成"生活方式平台"。如果这两张牌能打出来或许真实能把"烧钱奇迹"变成"盈利奇迹"。但如果不行,5.17亿美元广告费,兴许只是给行业交了"学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