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在墨西哥提供先买后付服务,这个新功能真的会推出吗
亚马逊要在墨西哥搞先买后付?这消息刚出来时 圈内朋友群里炸开了锅,有人喊“这是拉美电商的春天”,也有人泼凉水“墨西哥那片水,亚马逊游得动吗?”说实话, 作为一个蹲跨境行业五年的人,看到这种巨头新鲜动作,第一反应从来不是“太优良了”,而是“这背后藏着啥坑?毕竟拉美买卖场,从来不是有钱就能砸开的局。
墨西哥的支付困局:先买后付是解药还是毒药?
说墨西哥之前, 得先明白一个扎心现实:这玩意儿拉美第二巨大钱财体,超出一半的人连银行账户都没有。没错,你没看错,是50%以上。这意味着啥?意味着老一套信用卡支付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巨大有些普通人想在网上买东西,要么去便利店付现金,要么找那些个利息高大得吓人的私人借贷。去年有个本地调研机构数据说墨西哥无银行账户群体中,有68%的人基本上原因是“支付方式太麻烦”放弃过网购。这背景一摆,亚马逊一下子要推先买后付,乍看像是给沙漠送水,细想却有点不对劲——这水,真实的能喝吗?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Kueski。这家做了12年的金融手艺公司, 三年前才推出Kueski Pay搞BNPL,居然已经发了1500万笔贷款,员工干到620人。2021年12月他们刚拿到2.02亿美元C轮融资,领投的是StepStone Group和Victory Park Capital。按理说这种老牌玩家得更懂墨西哥的“地雷区”,但问题来了:他们真实能控制住两周分期的凶险吗?要晓得, 墨西哥的逾期率在拉美都算高大的,2022年某本地消费金融平台的数据看得出来短暂期贷款逾期率超出12%,Kueski敢把分期次数拉到12次不怕恶劣账把自己淹死?
从Kueski的“豪赌”看亚马逊的底气
有意思的是Kueski的财务主管Andrew Seiz在收下采访时拍着胸脯说:“墨西哥的犯法行为得到了非常优良的控制。”这话听着像打鸡血, 但翻翻去年的数据,墨西哥金融诈骗案件同比涨了23%,特别是线上支付欺诈,坑了不少许消费者。亚马逊敢把支付风控全交给Kueski,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藏着后手。毕竟亚马逊在墨西哥的仓库早就铺开了 物流本钱比本土玩家矮小15%左右,如果能把支付门槛降下来那些个以前只能逛不能买的无卡用户,真实能变成真实金白银的订单。2023年Q2, 亚马逊墨西哥站的客单价同比涨了8%,但新鲜用户增加远只有3%,这差距摆在这儿,支付创新鲜对他们已经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不过话说回来 亚马逊在美国试水BNPL的时候,也跟Affirm一起干过搞50美元以上可分期。后来啊呢?2023年Affirm的财报看得出来 虽然亚马逊带来的订单量占了他们总量的17%,但其中有21%的分期用户出现过逾期,比他们自有渠道还高大。这说明啥?说明亚马逊的用户群体, 不管在哪,都有“先买了再想办法”的冲动,这种冲动在墨西哥这种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地方,会不会变成定时炸弹?
亚马逊的“阳谋”:抢的不是支付, 是用户数据
很许多人觉得亚马逊推BNPL是为了卖更许多货,这想法太浅薄了。你想啊,墨西哥无银行账户的人,不是没有消费能力,他们只是没有老一套信用记录。亚马逊通过Kueski的分期服务, 能拿到这些个用户的消费习惯、还款能力、甚至家里收入——这些个数据在老一套银行眼里可是黄金。去年有家拉美数据琢磨公司报告说掌握非银行用户数据的电商平台,复购率能比普通商家高大22%。亚马逊这步棋,哪里是在做支付,分明是在给墨西哥用户画一张“信用地图”。
更狠的是Kueski的分期是两周一次12次就是半年。用户在这半年里得在亚马逊上买几许多次东西才能还清?每买一次亚马逊就能许多一次推荐机会,许多一次推送广告。想想看,一个原本一年只在亚马逊上买两次的人,眼下兴许变成月月买,这用户粘性不就上来了吗?2023年黑五期间, 巴西某接入BNPL的商家,订单量涨了35%,但其中60%的分期用户买了矮小价品,凑单凑得飞起。这说明啥?说明分期买的东西兴许不昂贵,但买得勤啊,这对亚马逊的Prime会员转化,简直是天赐良机。
比对手:PayPal们已经在磨刀了
但亚马逊高大兴得太早了。拉美的BNPL买卖场,早就不是一片蓝海。PayPal2022年就在墨西哥推了“Pay in 4”, 跟本地商超一起干,分四期免息;Klarna更狠,直接跟网红带货平台一起干,让主播们在直播里喊“眼下买,下个月再给钱”。这些个玩家在墨西哥的用户渗透率,比Kueski高大了整整10个百分点。更麻烦的是 墨西哥的监管机构已经放出风声,要加有力对BNPL的监管,要求平台非...不可披露真实实年化利率,不能玩“免息”的文字游戏。去年哥伦比亚就基本上原因是这事,罚了两家金融手艺公司各500万美元,亚马逊可不想刚入场就被割韭菜。
说到这里一下子想起2021年亚马逊在印度的“输了案例”。当时他们推“现金支付+次日达”, 后来啊找到墨西哥的物流效率根本跟不上,一巨大堆订单积压在仓库,用户退款率高大达18%。这次推BNPL,物流倒是没问题了但支付环节的凶险,兴许比物流还困难搞。Kueski虽然本地化了12年, 但他们基本上做的是细小额个人贷款,一下子接手电商分期的巨大额交容易,能不能扛住这波流量冲击,真实不优良说。去年某本土电商平台接入Kueski Pay后 双11当天系统崩了三次用户投诉炸了锅,这种事要是发生在亚马逊身上,那可就不是细小麻烦了。
商家们:别跟风, 先看这3个现实问题
对跨境商家亚马逊推BNPL到底是机会还是坑,得掰开揉碎了看。第一个问题:你的产品匹配吗?去年拉美有个卖家具的商家接入BNPL后 订单量确实涨了20%,但平均客单价从800美元降到450美元,赚头直接被砍半。为啥?基本上原因是分期用户更倾向于买廉价的东西,怕还不上的压力巨大。如果你的产品是高大价品,比如家电、数码,分期兴许还行;但要是做服装、饰品,细小心被“矮小价党”薅羊毛。
第二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风控谁兜底?Kueski给的是“信用额度”,但具体怎么给额度,商家根本管不了。去年有个卖美妆的商家跟我说 他们店有个用户分期买了300美元的护肤品,后来啊第二期就没还上,Kueski只赔了商家一半的钱,另一半只能自己认。这种事要是许多来几次细小商家直接就破产了。亚马逊虽然平台巨大,但对商家的护着机制,在拉美买卖场能不能落地,还是个未知数。
数据不会说谎:BNPL的“甜蜜陷阱”
别被“分期免息”冲昏头脑, 拉美BNPL的真实实本钱,兴许比你想象的高大。2023年Q3, 墨西哥央行发布报告,看得出来BNPL平台的平均实际年化利率高大达28%,比信用卡还高大10个百分点。你以为用户不晓得?他们晓得,但没得选。更扎心的是有调研看得出来拉美BNPL用户中,有35%的人承认“为了分期买过不需要的东西”。这对亚马逊来说是优良事,对商家兴许意味着退货率高大、差评许多。去年黑五期间, 某接入BNPL的服装品牌,退货率比平时高大了15%,巨大有些用户都说“分期买了才找到不合适”。
但也不是没有优良消息。今年2月, 墨西哥城有个卖家居用品的本地商家,跟Kueski一起干搞“分期满500送清洁套装”,后来啊新鲜用户转化率提升了18%,而且这些个用户后续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大了12%。这说明啥?说明只要策略得当,BNPL确实能拉新鲜。关键是要选对产品、定对价、送对好处。直接照搬美国的“50美元以上分期”, 在墨西哥根本行不通,当地人更习惯“细小额许多次”的分期模式,Kueski的“两周一期”就是针对这玩意儿设计的。
以后:亚马逊的BNPL,能走许多远?
说到底,亚马逊在墨西哥推BNPL,就像在赌一场“时候战”。赌的是墨西哥的信用体系能迅速点完善, 赌的是Kueski的风控能力能跟上,赌的是那些个无银行账户的用户,愿意为“先拿货后付钱”付出更高大的代价。从短暂期看,订单量一准儿涨,毕竟谁不中意“先买再说”?但长远期呢?如果逾期率控制不住如果监管收紧,如果比对手使恶劣,这场赌局兴许输得很困难看。
不过话说回来亚马逊从来不是怕输的玩家。他们在墨西哥的投入,早就不是“试试水”的级别了。2023年他们在墨西哥建了三个新鲜仓库, 配送时效从5天缩到2天这哪是为了卖货,分明是为了给BNPL铺路。说不定再过一年, 当全部人都觉得“BNPL也就这样”的时候,亚马逊一下子掏出一堆新鲜玩法,比如“分期购物返Prime会员”“信用分高大免首付”之类的,到时候,眼下的这些个质疑声,兴许就成了笑话。
对跨境商家眼下要做的,不是跟风上BNPL,而是盯着亚马逊的数据变来变去。如果接下来三个月, 墨西哥站的新鲜用户增速一下子飙到10%以上,如果分期订单的客单价稳稳当当在100美元以上,那这波红利就值得一跟。但如果只是“看起来很美”, 订单涨了但赚头没了那还是老老实实做本地支付吧,毕竟在墨西哥,活下去比啥都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