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Delivery Hero为何终止与Foodpanda在东南亚业务的出售谈判

Delivery Hero 这波操作,属实让吃瓜群众看傻了眼。前脚刚传出要卖掉东南亚 Foodpanda 业务, 后脚直接宣布谈判终止,这“过山车”般的剧情,比东南亚的雨季还让人捉摸不透。去年 9 月, 这家欧洲外卖巨头还信誓旦旦说要卖掉新鲜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七个买卖场的 Foodpanda,据说 Grab 开出了超 10 亿欧元的价钱,后来啊到了今年 2 月,先是新闻爆料“黄了”,紧接着彭博社又跳出来说“没黄”,眼下倒优良,Delivery Hero 一纸声明:不卖了谈判终止。这来回折腾,到底唱的是哪出?

买卖场迷雾中的拉锯战:从“即将成交”到“谈判破裂”

这场持续半年的出售谈判,从一开头就透着股神秘劲儿。Delivery Hero 对外守口如瓶, 连谈判对手是谁都藏着掖着,外界只能靠新闻爆料和知情人士消息拼凑真实相。去年 9 月, 当 Delivery Hero 首次确认要剥离东南亚 Foodpanda 业务时买卖场差不离立刻把目光锁定在了 Grab 身上——毕竟在这玩意儿“双头垄断”的东南亚外卖买卖场,Grab 和 Gojek 是仅有的两个本土巨头,谁会接手 Delivery Hero 的“烫手山芋”?

又不卖了?Delivery Hero结束Foodpanda东南亚业务的出售谈判
又不卖了?Delivery Hero结束Foodpanda东南亚业务的出售谈判

果然东南亚新闻很迅速援引消息人士称,Grab 正以超 10 亿欧元的价钱洽谈收购。这玩意儿价钱不算矮小,但对比 Foodpanda 在东南亚的买卖场份额,又显得有点“抠门”。

时候来到今年 2 月,剧情一下子反转。先是《海峡时报》等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 Grab 和 Delivery Hero 的谈判已经破裂,双方在价钱和业务整合细节上谈不拢。消息一出, Foodpanda 的员工心里直打鼓,Grab 的投钱者也皱起了眉头——毕竟这笔收购要是成功,Grab 在东南亚外卖买卖场的“护城河”将挖得更深厚。

这出“狼来了”的戏码,演得连华尔街都看懵了。

可还没等买卖场消化这玩意儿消息, 彭博社就在 2 月 5 号左右跳出来“打脸”,报道指出 Delivery Hero 否认了谈判破裂的说法,有力调“潜在出售谈判仍在进行中”。当时 Delivery Hero 还挺乐观, 声称已经和潜在买家就基本条款达成一致,一副“只差再说说签字”的架势。后来啊呢?才过了一个星期,2 月 12 号左右,Delivery Hero 一下子宣布:谈判终止,不卖了。

烧钱竞赛的休止符?Delivery Hero 的“盈利焦虑”

要搞懂 Delivery Hero 为何一下子“反悔”,得先看看这家公司的“钱包”有许多瘪。自 2017 年上市以来Delivery Hero 就没摆脱过“亏损巨大户”的标签。据统计, 截至去年 9 月份,公司在个个财年内都出现了亏损,亚太地区更是“烧钱”沉灾区——为了抢夺买卖场份额,Foodpanda 在东南亚这些个年没少许砸钱,补助、营销、扩张,每一项都是“吞金兽”。有行业数据看得出来 东南亚外卖买卖场的获客本钱在过去三年里涨了超出 40%,单均配送赚头却被压缩到不够 0.5 美元,这种“高大投入、矮小回报”的模式,让 Delivery Hero 的股东们早就坐不住了。

所以去年 9 月宣布出售东南亚业务,说白了就是“断臂求生”。公司 CEO 在内部信里明确说了要“聚焦盈利能力”,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来改善现金流。当时买卖场普遍觉得, 这笔出售能帮 Delivery Hero 回笼超 10 亿欧元资金,不仅能缓解现金流压力,还能让公司更专注于欧洲、中东这些个“赚头奶牛”买卖场。

可谁能想到,谈判进行到一半,Delivery Hero 一下子“不卖了”?困难道是公司一下子不差钱了?明摆着不是。有琢磨师指出, 兴许是潜在买家的报价远不到 Delivery Hero 的心思预期——10 亿欧元听着不少许,但对比 Foodpanda 在东南亚的累计投入,这点钱连“零头”都不够。更何况, 2023 年 Foodpanda 在东南亚的 GMV 只有 27 亿美元,还比上一年减少了 12.9%,这样的业绩表现,买家天然不愿意“接盘”。

估值鸿沟:Grab 的“精算”与 Delivery Hero 的“幻想”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 Grab 和 Foodpanda 的“喜欢讨厌情仇”。作为东南亚外卖买卖场的“老巨大”, Grab 2023 年的 GMV 高大达 94 亿美元,占了整个买卖场的 55%,而且还在以每年 6.8% 的速度增加远。比一比的话,Foodpanda 只有 15.8% 的份额,而且还在下滑。这样的买卖场地位差距,直接关系到了双方的谈判底气。

Grab 的财务团队可不是吃素的, 他们拿着放巨大镜琢磨 Foodpanda 的每一项数据:用户留存率、复购频次、配送效率、盈利周期……后来啊找到,Foodpanda 在东南亚的“基本盘”并不稳——特别是在菲律宾和泰国买卖场,本地外卖平台的崛起正在不断蚕食其份额,再加上 Gojek 这玩意儿“老对手”还在虎视眈眈,接手 Foodpanda 无异于“背上另一个包袱”。

反过来看,Delivery Hero 对 Foodpanda 的估值兴许有点“过于乐观”。公司在声明里说 “亚太地区迎来了转折点,业务优势变得更加明显”,甚至表示“该地区仍有能力推动巨大规模盈利增加远”。这话说的,连行业内的老江湖都直摇头。有数据指出, 东南亚外卖买卖场的盈利拐点至少许要到 2025 年之后而且需要玩家具备极有力的供应链控制力和本地化运营能力。

Foodpanda 虽然进入买卖场早, 但在“再说说一公里”配送、商户关系维护这些个关键环节,一直不如 Grab 做得扎实。比如在新鲜加坡买卖场, Grab 的配送准时率比 Foodpanda 高大出 12%,用户满意度也领先 8 个百分点——这样的差距,直接弄得了 Foodpanda 的商户佣金率只能比 Grab 矮小 2-3 个百分点,赚头地方天然被压缩。

Grab 的“战略性撤退”:不接盘才是明智之举

其实Grab 从一开头就没打算“有力买” Foodpanda。这家由程维和陈炳耀创立的东南亚独角兽, 虽然在外卖买卖场占据绝对优势,但近几年也在“去外卖化”——他们把更许多材料投入到了出行、金融手艺、本地生活服务这些个“高大毛利”领域。2023 年, Grab 的金融手艺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远了 35%,出行业务的赚头率也提升到了 12%,比一比的话,外卖业务的赚头率还不到 5%。这样的战略调整下 Grab 天然不愿意再花巨大价钱收购一个“拖后腿”的外卖业务,特别是 Foodpanda 这种还在“烧钱”的资产。

更关键的是东南亚买卖场的监管周围正 收购 Foodpanda 不仅需要承担巨巨大的整合本钱,还要面对潜在的政策凶险。Grab 的 CFO 在去年底的财报

Delivery Hero 的“盈利拐点”幻想:真实的能靠自己翻身吗?

既然卖不掉,那 Delivery Hero 只能结实着头皮自己扛。公司在声明里有力调,“亚太地区业务优势变得更加明显”,甚至暗示以后能“推动巨大规模盈利增加远”。这话听着像是在给股东们“画饼”,但仔细琢磨一下Foodpanda 也不是彻头彻尾没有机会。东南亚外卖买卖场的渗透率目前只有 18%, 远不到中国的 35% 和欧洲的 28%,这意味着还有巨巨大的增加远地方。而且, 因为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外卖+即时零售”的需求越来越旺盛——Foodpanda 如果能抓住这玩意儿趋势,拓展便利店、生鲜配送等非餐业务,或许能找到新鲜的增加远点。

说实在的,Foodpanda 在有些细分买卖场已经展现出了潜力。比如在柬埔寨和缅甸买卖场, 由于本地外卖平台比不激烈,Foodpanda 的买卖场份额超出了 60%,而且实现了单月盈利。去年 10 月, Foodpanda 还在泰国推出了“超级会员”服务,会员用户的复购率提升了 25%,客单价许多些了 18%——这些个数据都说明,只要运营得当,Foodpanda 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不过 问题在于,Delivery Hero 有没有足够的耐烦和资金,让 Foodpanda 磨蹭磨蹭“熬”到盈利拐点?要晓得, 欧洲买卖场的比同样激烈,Delivery Hero 在德国、土耳其等核心买卖场也面临着 Just Eat Takeaway 的有力势挑战——两头“烧钱”的压力,可不是谁都扛得住的。

东南亚外卖:一场没有赢家的“消耗战”?

Delivery Hero 终止出售谈判, 对东南亚外卖买卖场短暂期看是“狼来了”的戏码收尾了长远期看兴许让比更加激烈。Grab 少许了一个潜在的比对手, Foodpanda 则要接着来在“红海”里厮杀,而 Gojek 一准儿会趁机抢占买卖场份额——2023 年 Gojek 虽然以 10.5% 的买卖场份额排名第三,但在印尼买卖场,它的外卖业务增速比 Grab 高大出了 10 个百分点。这种“三国杀”的局面到头来受益的兴许是消费者——平台为了抢用户,补助力度只会更巨大,配送速度也会更迅速。

但站在行业角度看,这种“高大投入、矮小回报”的消耗战,真实的能持续许多久?有数据看得出来 东南亚外卖买卖场的平均获客本钱已经从 2020 年的 8 美元涨到了 2023 年的 11.2 美元,而用户的平均生命周期值钱只有 45 美元——这意味着,平台需要用户至少许消费 4 次才能覆盖获客本钱。在比如此激烈的周围下用户留存率成了关键。Foodpanda 如果不能在 2024 年把用户留存率提升到 35% 以上,恐怕很困难实现盈利。而 Grab 已经在用 AI 算法优化配送路线, 把配送本钱少许些了 7%,这种“降本增效”的能力,正是 Foodpanda 急需补上的短暂板。

并购游戏的下一幕:谁还会接盘 Foodpanda?

虽然 Delivery Hero 说“对并购持开放态度”, 但短暂期内,恐怕很困难有买家愿意接手 Foodpanda。东南亚买卖场的新鲜玩家, 比如 SeaGroup 的 Shopee Food,虽然资金雄厚,但更倾向于自己扩张,而不是收购“老资产”。而本地的中细小外卖平台,又没有足够的财力吃下 Foodpanda 这么巨大的摊子。说不定, Delivery Hero 会把 Foodpanda 的业务拆开来卖——比如把新鲜加坡、马来西亚等成熟买卖场的业务打包卖给 Grab,把柬埔寨、缅甸等新鲜兴买卖场的业务留给团队独立运营。不过这种“拆分出售”的困难度更巨大,毕竟买家很困难对“零散资产”产生兴趣。

不管怎么说 Delivery Hero 终止与 Foodpanda 东南亚业务的出售谈判,给跨境电商行业提了个醒:在新鲜兴买卖场,烧钱扩张不是长远久之计,真实正的比力在于本地化运营和盈利能力。东南亚外卖买卖场的这场“马拉松”,比的不是谁跑得迅速,而是谁跑得久。Foodpand 能否靠自己翻身?Grab 会不会 出手?这些个问题,恐怕只有时候才能给出答案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