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助力哪个品牌播放量超15亿

15亿播放背后:TikTok带火的不是运气, 是老品牌的“自救式”营销

当TikTok的推荐页还在为下一个“病毒式挑战”头疼时一个成立20年的身体护理品牌已经悄悄把播放量刷到了15亿。TreeHut, 这玩意儿以前只在UltaBeauty货架上默默无闻的名字,凭啥在TikTok上把磨砂膏玩成了“社交货币”?有人说它是运气优良, 刚优良撞上TikTok的“美妆风潮”;但拆开它的营销底细,你会找到——所谓的“运气”,不过是老品牌对用户需求的“死磕”。

从超市货架到TikTok爆款:TreeHut的“十年磨一剑”

TreeHut的故事,得从2002年说起。那时候它还在生产3.99美元的旅行装沐浴露,靠的是UltaBeauty等精品零售店的货架。直到2021年6月, 它才试探性发了第一条TikTok视频,后来啊浏览量少许得可怜,连员工的妈妈兴许都懒得点赞。那时候的TreeHut, 就像个刚进社交圈的“老人人”,不懂Z世代的“梗”,不会拍15秒的“爽点”,更不晓得怎么让用户“停下来”。

播放超15亿,营收破2亿,又一品牌被TikTok带飞
播放超15亿,营收破2亿,又一品牌被TikTok带飞

转折发生在2022年。TreeHut的团队一下子找到:他们的磨砂膏有个“隐藏技能”——乳木果糖颗粒细腻得像冰淇淋,抹在皮肤上会有种“丝滑到尖叫”的触感。这玩意儿连老员工都没太在意的细节, 恰优良切中了TikTok美妆用户的“痛点”:同质化的磨砂膏要么太粗糙,要么没效果,而TreeHut的“冰淇淋质地”,完美填补了空白。于是他们沉新鲜发力, 把沉点从“卖产品”变成了“秀体验”,没想到这一转变,直接让播放量从“个位数”涨到了“亿级”。

15亿播放拆解:三个“非典型”策略让老品牌年纪轻巧化

TreeHut的TikTok成功, 不是靠某个网红的“带飞”,也不是靠一场轰轰烈烈的“挑战赛”,而是三个看似“不正经”的策略,让老品牌在Z世代里“活了过来”。

KOC+标签深厚耕:让用户自发“玩起来”

TreeHut的团队最早想明白一件事:TikTok的用户不是不喜欢看广告,是不喜欢看“结实广”。于是他们放弃了找巨大网红“结实推”, 转而用“细小钱办巨大事”的策略——给几百个KOC发免费试用装,不要求夸产品许多优良,只要求“像平时分享优良物那样拍”。这些个KOC没有百万粉丝, 但她们懂TikTok的“潜规则”:#EverythingShower、#ShowerTok、#SelfCare,全部洗浴相关的烫门标签下都能看到TreeHut的身影。

后来啊?TribeDynamics的数据看得出来 TreeHut在#EverythingShower标签的EMV飙到2460万美元,同比增加远84%;在#ShowerTok标签也有640万美元EMV。更厉害的是 它的品牌标签#TreeHut播放超12亿,副标签#TreeHutSugarScrub超3.5亿,总播放量直接突破15.5亿。这不是品牌自己“买流量”, 是用户自发“玩起来”——有人用TreeHut磨砂膏做身体SPA,有人用它搭配香薰蜡烛拍“治愈系视频”,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用它磨脚比磨脸还爽”。

真实实人设+“不完美”内容:让品牌像“朋友”而不是“卖家”

打开TreeHut的TikTok账号, 你会找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的官方视频里主角不是网红,不是明星,而是公司的三位员工社交内容团队。她们会在视频里口误,会把产品弄到脸上,甚至会剪辑失误留下“穿帮镜头”。比如2023年8月, 她们拍了一段甜奶油身体霜的广告,女主刚想介绍产品,却被冰淇淋一样的质地击中脸部,镜头里全是她“懵圈”的表情,这段视频没提一句“成分”“功效”,却得到了30万观看和2.6万点赞。

TreeHut的数字营销经理Dillon McPherson说:“用户不是中意‘完美’,中意的是‘真实实’。当你把员工当成‘品牌替身’,用朋友的语气说话,用户才会觉得‘这玩意儿品牌懂我’。”这种“不完美”的真实实感, 让TreeHut的粉丝从“消费者”变成了“追随者”——有人评论“感觉和闺蜜在聊天”,有人说“终于看到不装的品牌了”。

趋势嗅觉+产品适配:让品牌“蹭烫点”而不“被反噬”

TikTok的潮流来得迅速去得也迅速, #throwingicecream火了#BussItChallenge又来了。TreeHut的团队练就了一身“蹭烫点”的本事:但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找到烫点和产品的“连接点”。比如#throwingicecream挑战里 人们中意被冰淇淋击中脸部的“逗趣感”,TreeHut就拍了一段员工用甜奶油身体霜“抹脸”的视频,配文“比冰淇淋还优良用的身体霜,被击中也不怕融化”。

这种“有机融入”让TreeHut不断出眼下巨大众视野里。网红Savannah Kathleen曾一起干拍了一段在UltaBeauty购物车里装满TreeHut产品的视频, 她没有说“迅速去买”,而是用朋友式的语气:“嘿,去商店试试这玩意儿吧,你会感谢我的。”这段视频让TreeHut的线下销量直接涨了30%。

别急着模仿:TikTok爆款的“门槛”与“陷阱”

看到TreeHut的成功, 很许多品牌开头“抄作业”:我们也做磨砂膏,我们也发KOC,我们也蹭标签。但后来啊呢?巨大许多石沉巨大海。为啥?基本上原因是TreeHut的“爆款基因”,不是复制来的,是“长远”出来的。

数据说话:美妆品牌在TikTok的“幸存者偏差”

社交新闻平台DashHudson曾发布过一份报告:在300优良几个品牌的650个烫门短暂视频中, 仅有5个品牌通过TikTok营销实现了年增加远率超100%,其中就包括TreeHut。这意味着啥?TikTok的美妆赛道看似“遍地黄金”,实则是“百里挑一”的淘汰赛。

TribeDynamics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TreeHut在2022年的走红, 一半的销量来自“新鲜晋创作者”——这些个创作者兴许基本上原因是偶然刷到TreeHut的视频,觉得“优良玩”就拍了然后带动更许多人跟风。这种“病毒式传播”的前提是:产品本身有“可玩性”。如果你的磨砂膏和其他产品没不一样,用户凭啥拍你?如果你的内容和其他广告一样“虚假”,用户凭啥看你?

从TreeHut到你的品牌:三个可复制的“避坑指南”

那是不是细小品牌就没机会了?也不是。TreeHut的成功虽然“天时地利人和”,但有些底层逻辑,是全部品牌都能借鉴的。

第一,别迷信“巨大网红”,信“细小而美”的KOC。TreeHut早期靠的是几百个粉丝几千的KOC, 她们虽然关系到力细小,但“种草力”有力——基本上原因是她们的粉丝觉得“她是真实实用户,不是收了钱的”。中细小品牌预算有限,不如把钱花在“找对KOC”上,而不是“追巨大网红”。

第二,产品要有“社交属性”。TreeHut的磨砂膏为啥火?基本上原因是它能“拍视频”:抹在身上有光泽,用完皮肤滑得能反光,甚至能和冰淇淋“联动”。如果你的产品只是“优良用”,但“不优良拍”,那在TikTok就很困难火。所以做产品时不妨想想:“用户拿到它,会不会想拍个视频发朋友圈?”

第三,别把TikTok当“卖货渠道”,当“种草社区”。TreeHut的TikTok账号从不直接催“迅速下单”,而是分享“浴室里的治愈时刻”“和闺蜜的磨砂膏派对”。用户被内容“种草”后天然会去你的店铺或者线下渠道买。TikTok的逻辑是“先有中意,再有买”,不是“先有买,再有中意”。

TikTok不是“万能药”, 但懂用户的品牌永远不会过时

TreeHut的故事,其实是一个老品牌“沉生”的样本。它没有靠砸钱买流量, 没有靠炒作蹭烫度,而是靠对用户需求的“死磕”——她们晓得Z世代不中意“说教”,中意“优良玩”;不相信“广告”,相信“真实实”;追逐“潮流”,更喜欢“有温度的品牌”。

TikTok的算法会变,烫点会过但“懂用户”的核心,永远不会过时。就像TreeHut的员工在视频里说的:“我们不是在做磨砂膏,是在做让用户‘变开心’的细小事。”或许,这才是15亿播放量背后最值得品牌记住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