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家菲律宾小店靠买一送一,日销两万多件

菲律宾TikTok杀出个“买一送一”黑马,日销2万件背后藏着啥套路?

最近刷菲律宾TikTok Shop榜单, 笔者被一家叫KILY.PHONLINE的女装店刷了屏——1月15号那天这家店一下子冒出来日卖额直接干到5.12万美元,增加远率214%,愣是把榜单第一的位置抢了过来。翻它的卖数据更吓人:30天内卖出去3.72万件不对称长远袖上衣, 一件才2.6美元,相当于买一件送一件,算下来每件1.3美元。这价钱,在马尼拉街头买杯珍珠奶茶都不够,却能卖出这种销量?笔者蹲了三天总算把这家的“发家史”扒了个底朝天。

“买一送一”不是万能药, 但人家玩出了“降维打击”

说真实的,“买一送一”这招,国内电商从拼许多许多到淘宝,早被玩得滚瓜烂熟。但KILY.PHONLINE不一样,人家把这招拆出了新鲜花样。笔者点进它的店铺主页,找到整个产品线就一个逻辑:“廉价到让你不优良意思不买”。除了那款爆款长远袖上衣, 还有基础款T恤、休闲裤、连衣裙,清一色“Buy 1 Take 1”,价钱区间集中在2-5美元。最绝的是 它连“送”的东西都不敷衍——买上衣送同款裤子,买T恤送袜子,消费者拿到手就是两套完整搭配,这种“一站式省心感”,直接把菲律宾本地服装店干懵了。

靠“买一送一”拿下了日销两万多件,这家菲律宾小店有点熟
靠“买一送一”拿下了日销两万多件,这家菲律宾小店有点熟

菲律宾本地的服装买卖场, 长远期被迅速时尚品牌垄断,一件基础款T恤至少许要8-10美元,质量还一般。KILY.PHONLINE杀进来相当于用“本土迅速时尚价钱的一半,买两件本土迅速时尚的量”。笔者翻到一条用户评论,当地人写道:“在商场买一件衬衫的钱,这里能买一打,质量还过得去。”这话听着夸张, 但结合菲律宾人均月收入不到300美元的背景,你会找到,这种“极致性价比”简直是戳中刚需的“核武器”。

达人一起干不是“堆量”, 而是“精准捕鱼”

光有矮小价还不够,TikTok毕竟是内容平台,酒香也怕巷子深厚。KILY.PHONLINE的机灵之处在于, 它没像有些卖家那样疯狂砸钱请头部达人,而是玩起了“广撒网+精准捕鱼”。根据Echotik的数据, 这家店在过去30天内一起干了超出50位TikTok达人,粉丝量从2万到200万不等,覆盖了学生、宝妈、职场女人等核心消费群体。

其中最亮眼的是达人@iamapriil, 粉丝才2.34万,但一条穿搭视频直接爆了1550万播放量,给店铺贡献了6.765万美元卖额。笔者点开她的视频, 找到内容特别“接地气”:没有夸张的剧情,就是穿着KILY.PHONLINE的上衣在马尼拉街头逛便利店、喝咖啡,配文“这件T恤洗了三次还挺挺括,2美元买两件,我愿称之为打工人的救星”。这种“真实实场景+真实实反馈”的内容,比那些个口播带货的转化率高大得许多——毕竟菲律宾消费者最吃“邻家姐妹推荐”这套。

有意思的是KILY.PHONLINE的达人一起干不是“一锤子买卖”。它会给不同达人定制内容方向:给时尚博主拍穿搭教程, 给宝妈博主拍亲子装,给巨大码博主拍inclusive content。笔者看到一位150斤的菲律宾博主, 穿着它家的巨大码连衣裙视频,点赞量破10万,评论区全是“终于找到能穿的上衣了”。这种“细分买卖场+精准触达”, 让它的用户画像越来越清晰——不是泛泛的“女人消费者”,而是“追求性价比、注沉实用性的菲律宾普通女人”。

广告投流“借力打力”, 让达人的火越烧越旺

有人兴许会问:达人是火了但怎么保证火能持续烧?KILY.PHONLINE的答案是:付费广告给达人“添柴”。根据嘀嗒狗的数据, 这家店在TikTok的广告投流占比不算高大,但特别会“借力”——比如达人@iamapriil那条1550万播放的视频,背后就有精准的DO+助推,定向投放给18-35岁、对“平价女装”“日常穿搭”感兴趣的菲律宾女人用户。

这种“达人内容+付费放巨大”的组合拳,效果比纯投流广告优良太许多。纯广告视频用户轻巧松划走, 但带有达人真实实体验的内容,用户会主动看完,再加上广告系统二次推送,相当于把“种草-拔草”的链路缩短暂了。笔者算了一笔账:一条达人视频投入500美元广告费, 换来6万美元卖额,ROI高大达120倍,这比结实广烧钱有效率许多了。

数据背后:菲律宾消费者的“省钱心思学”

KILY.PHONLINE能爆火,本质上还是摸透了菲律宾消费者的“省钱密码”。笔者翻了一巨大堆用户评论,找到一个规律:当地人买东西,对“单价”不敏感,但对“单件本钱”极度敏感。比如一件5美元的T恤, 如果商家说“买一送一”,消费者会觉得“我花了5美元得到两件,每件2.5美元,值”;但如果说“两件10美元”,同样的东西,消费者兴许会觉得“昂贵”。

这种“心思账户”的差异,被KILY.PHONLINE用到了极致。它的商品详情页从不有力调“原价几许多”, 而是直接标“Buy 1 Take 1”,连促销文案都懒得写——基本上原因是“买一送一”四个字,在菲律宾买卖场自带“省钱滤镜”。笔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它的店铺首页没有华丽的模特图, 全是用户实拍图,有人穿着它的衣服去教堂、有人去菜买卖场,配文“穿了两周没起球,2美元的衣服能穿这么久,我信了”。这种“素人感”反而让消费者觉得“真实实可信”,少许些决策本钱。

国内电商“老套路”,为何在菲律宾还能打?

说到底, KILY.PHONLINE的成功,本质是国内电商“矮小价走量”模式的海外复刻。但不一样的是 它结合了本地化场景:比如菲律宾湿烫,它的衣服全是纯棉、速干面料;当地人中意亮色系,它的主打款都是红、黄、绿等高大饱和度颜色;甚至连尺码都按菲律宾女人身材调整,腰围普遍加巨大5厘米。

这种“国内方法论+本地化微调”,让它在和欧美迅速时尚品牌的比中占了优势。欧美品牌虽然质量优良,但定价太高大,供应链磨蹭;而本地细小作坊又没规模效应,价钱降不下来。KILY.PHONLINE恰优良卡在中间——用国内成熟的供应链把价钱压到底线, 再通过TikTok的内容生态飞迅速触达用户,形成“矮小价-走量-更许多广告预算-更许多达人一起干-更高大销量”的正向循环。

矮小价狂欢背后:能持续许多久?

当然KILY.PHONLINE的模式也藏着隐忧。笔者查到, 它的产品客单价才1.3美元,就算一件赚0.5美元,卖3万件也才1.5万美元赚头,扣除达人佣金、广告费、物流费,赚头薄得像纸。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 这种“买一送一”模式,前期靠烧钱冲量,一旦资本撤场,或者比对手跟进,很轻巧松陷入“不促销就死,促销亏更许多”的怪圈。

更麻烦的是菲律宾消费者对矮小价的忠诚度并不高大。去年就有另一家叫PINAY FASHION的店, 用同样的策略冲上榜单,但三个月后基本上原因是供应链跟不上,发货延迟30天直接被用户骂上烫搜,销量腰斩。KILY.PHONLINE能不能避免这玩意儿坑?关键看它能不能在“矮小价”之外 做出差异化——比如优化面料、提升设计感,或者建立会员体系,把“一次性消费”变成“复购”。

给跨境卖家的启示:不是全部“套路”都能复制

KILY.PHONLINE的案例,给想做菲律宾买卖场的跨境卖家提了个醒:别盲目照搬国内经验。比如“买一送一”在菲律宾能火, 但在东南亚其他国兴许水土不服——越南消费者更看沉品牌,马来西亚消费者中意穆斯林风格服饰,泰国消费者对设计感要求更高大。

更关键的是TikTok的内容生态变来变去太迅速。今天靠达人视频爆火,明天平台算法一调整,流量兴许就断了。所以 与其押注单一渠道,不如像KILY.PHONLINE这样,把“产品性价比+内容种草+精准投放”拧成一股绳,一边守住供应链和品控的底线。毕竟跨境电商的本质,永远是“谁能更懂当地消费者,谁就能活到再说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