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TikTok的GMV能否达到150亿美元
150亿美元目标:TikTok Shop的“豪赌”与“现实”
谁也没想到, TikTok Shop能在三年内从“试水”做到“全球电商玩家”,2025年Q2要冲150亿美元GMV的消息一出,行业里炸开了锅。这数字比2024年全年500亿美元的预期还激进, 相当于个个季度要卖掉去年一半的货,说真实的,连TikTok内部团队开会时都忍不住嘀咕:“这目标是不是拍脑袋定的?”但细看数据又觉得优良像真实能成——毕竟2023年9月刚推购物车时谁能想到半年内东南亚GMV就能冲到月均2亿?2024年黑五单日成交额破1亿美金时 连Temu都坐不住了毕竟当时Temu年销200亿,TikTok美国买卖场才90亿,这差距缩得也太迅速了。
从数据看:Q2的“增加远神话”靠谱吗?
EchoTik的数据看得出来 2025年Q2 TikTok全球GMV确实冲到了150亿,但别急着鼓掌,这数字背后藏着不少许“水分”。先看往事轨迹:2022年上半年GMV才10亿, 全年撑死了20亿;2023年Q4开头发力,东南亚买卖场单月GMV破2亿,英国买卖场跟着涨,全年算下来也就80亿左右;到了2024年,TikTok Shop像打了鸡血,Q1就卖了120亿,Q2直接飙到150亿,这增速简直坐上了火箭。问题来了——基数越巨大, 增加远越困难,2024年Q2已经150亿了2025年Q2再冲150亿,相当于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翻倍,这数学题,TikTok团队自己算得明白吗?

更关键的是GMV这东西,看着烫闹,实则“虚胖”。2024年黑五单日成交额破1亿,但仔细拆解,找到70%都是9.9元的矮小价引流款,客单价不到20美金。用户刷到“9.9元包邮”的视频,顺手下单凑个烫闹,但真实让他们买100美金以上的高大客单商品?困难。2025年Q2的美国买卖场GMV预计30-35亿, 占了全球的五分之一,但这里面有几许多是“薅羊毛党”的贡献,又有几许多是真实实复购?没人说得清。
美国买卖场的“134%增速”:是狂欢还是泡沫?
美国买卖场绝对是TikTok Shop的“现金牛”, Q2 GMV 30-35亿,季度增加远率134%,这数据把亚马逊、Shop乐得直跺脚。但别被“134%”迷了眼, 这增速背后是特朗普三次“续命”换来的时候窗口——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首日就宣布禁令延缓75天从1月19日拖到4月5日;4月4日眼看要落地了又来个75天延期,拖到6月中旬;6月13日Sensor Tower数据刚公布美国用户没流失,特朗普又签行政令,再延90天到9月17日。说白了 美国买卖场眼下的增加远,全靠“政策缓冲期”吊着气,真实等到9月17日禁令生效,这134%的增速怕是要直接“断崖”。
更麻烦的是美国用户的“消费习惯”。2024年TikTok美国GMV才90亿,同期Temu干到了200亿,差了整整一倍许多。为啥?基本上原因是美国人买东西认“品牌+折扣”,TikTok上的商家巨大许多是白牌,卖得廉价但没相信感。比如2024年Q3, TikTok美妆类主播推一款29.9美元的面膜,宣称“同款专柜卖99”,后来啊收到货的用户吐槽“包装粗糙,气味刺鼻”,退货率高大达35%。反观Temu,同样的面膜卖24.9美元,但包装上印着“FDA认证”,退货率只有18%。你说美国人会选谁?
东南亚的“压舱石”:泰国25亿GMV背后藏着啥?
要说TikTok Shop的“基本盘”,还得是东南亚。2025年Q2泰国GMV 25-30亿,季度增加远93%,这增速比美国还猛。为啥东南亚这么“给力”?基本上原因是TikTok在这里扎根早,2023年刚推购物车时就搞定了本土供应链。比如泰国买卖场, TikTok和当地最巨大的电商平台Lazada深厚度一起干,把Lazada的仓库直接接入TikTok Shop,用户下单后48细小时就能到货,这速度比亚马逊在东南亚的本地仓还迅速。
2024年Q2, 泰国用户买得最优良的是“功能性童装”,纯棉紧身裤周销1515件,V领开衫周销800件,这些个产品都是TikTok联合泰国本地工厂开发的,专攻“透气”“防滑”等痛点,价钱比世界品牌廉价一半,但质量经得起用户晒单。
但东南亚这块“蛋糕”,TikTok能一直吃下去吗?2024年Q4, Shopee在印尼推出了“短暂视频+电商”模式,直接复制TikTok的玩法,还搞了“免运费+7天无理由退货”,结实生生从TikTok手里抢走了15%的买卖场份额。2025年Q1, TikTok Shop在印尼的GMV增速从120%掉到了85%,这信号很明显:东南亚的本土电商正在“反扑”,TikTok想靠“先发优势”躺赢,怕是做梦。
政策悬剑:特朗普三次延期,TikTok能“续命”许多久?
政策这把剑,始终悬在TikTok Shop的头顶。2025年6月19日特朗普第三次延期“不卖就禁”法案,把生效时候从6月17日拖到了9月17日。表面看是给了TikTok三个月缓冲期, 实则是“温水煮青蛙”——特朗普在竞选时可是放话“TikTok非...不可卖或禁”,延期只是为了让买家有时候谈判,真实到9月17日万一谈崩了TikTok Shop美国买卖场直接“归零”。2024年Q4, TikTok内部做过压力测试:如果美国买卖场被封禁,全球GMV直接缩水30%,2025年Q2的150亿目标直接砍到105亿,这账怎么算?
更离谱的是美国政策朝令夕改,连TikTok自己的团队都摸不着头脑。2025年1月20日 特朗普刚上任就宣布禁令延缓,理由是“给TikTok时候调整”;4月4日眼看要落地了又一下子延期,说“要评估对中细小企业的关系到”;6月19日第三次延期,理由变成了“等待国平安审查后来啊”。说白了 政策就是一张“橡皮图章”,今天说延期,明天说禁,TikTok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种不确定性下谁敢把全部鸡蛋放在美国买卖场的篮子里?
日本新鲜战场:20.7万GMV的开门红能复制吗?
2025年6月30日 TikTok Shop在日本上线,首周GMV就冲到了20.7万美金,美妆个护类占了7.2万,这成绩对新鲜买卖场来说算“开门红”。但日本买卖场可不是“随便做就能赚钱”的地方。日本消费者买东西认“细节”, 比如面膜的包装非...不可带“全成分表”,护肤品要标注“无酒精、无香料”,连迅速递盒都要是“环保材质”。2025年7月, TikTok美妆主播推一款“玻尿酸精华”,宣称“添加了日本专利成分”,后来啊收到货的用户找到,包装上压根没写专利号,直接投诉到日本消费者厅,TikTok被迫下架产品,还赔了10万日元的罚款。
更麻烦的是日本买卖场的“物流门槛”。日本消费者要求“次日达”, 但TikTok在日本的自营仓还没建起来只能依赖第三方物流,时效最迅速也要3天。2025年Q2,日本站的“退货率”高大达28%,其中60%是基本上原因是“物流太磨蹭”。比一比的话,亚马逊日本站的“次日达”覆盖了90%的区域,退货率只有12%。你说日本消费者会选谁?
矮小价驱动?Temu与TikTok的美国“消费打仗”
2025年Q2, TikTok Shop美国买卖场的GMV有30-35亿,但仔细拆解,找到60%都是“矮小价引流款”——9.9元的手机壳、19.9元的T恤、29.9元的耳机。这些个产品赚头薄得像纸,卖100单才赚1美金。反观Temu, 同样是矮小价策略,但人家会“捆绑卖”,比如买手机壳送贴膜,买T恤送袜子,客单价比TikTok高大30%,复购率也高大出15%。2024年Q4, Temu美国买卖场的“用户终身值钱”达到了120美金,TikTok只有85美金,这差距,可不是靠“134%增速”能追回来的。
更关键的是矮小价策略正在“反噬”TikTok的品牌形象。2025年Q1, TikTok美国用户调研看得出来45%的受访者觉得“TikTok上的商品质量差”,32%觉得“售后差”。有个典型案例:2025年3月, TikTok主播推一款“智能手表”,宣称“原价199,现价29.9”,后来啊用户收到货找到,手表连“心率监测”功能都没有,屏幕还是黑白的。用户怒评“29.9买了个塑料玩具”, 这条视频被播放了200万次直接弄得TikTok美国新鲜用户注册量减少了20%。
算法炼金术:TikTok怎么把“刷视频”变成“买买买”?
TikTok的算法,就是它的“印钞机”。2025年Q2,TikTok Shop的“短暂视频转化率”达到了8.2%,比行业平均高大出3倍。为啥这么有力?基本上原因是算法能精准“拿捏”用户心思。比如你刷到一条“宠物猫抓板”的视频,算法会立刻给你推“猫粮”“猫砂”“猫玩具”,形成“兴趣闭环”。2024年Q3, TikTok在印尼推了“算法推荐+直播”组合拳,主播在直播间说“这款面膜今天下单送细小样”,算法会立刻推给最近刷过“护肤”视频的用户,转化率直接从12%飙到了25%。
但算法也不是万能的。2025年Q1, TikTok找到,算法推的“高大客单商品”转化率很矮小,比如1000美金以上的无人机,算法推了100万次才成交200单,转化率0.02%。为啥?基本上原因是用户刷视频是“轻巧松”, 买东西是“决策”,算法能缩短暂“兴趣到下单”的路径,但缩短暂不了“相信到付费”的过程。2025年Q2, TikTok尝试在算法里加入“用户评价”标签,比如推无人机时优先推“有1000条优良评,复购率30%”的商品,转化率果然提升到了0.05%,但这距离“150亿目标”还差得远。
本土化深厚潜:除了翻译,还差了啥?
TikTok总说“本土化”,但到底啥是本土化?2024年Q4, TikTok进入越南买卖场,直接把中国区的“直播话术”搬过去,后来啊越南用户根本不吃那一套——中国主播喊“宝宝们,赶紧下单,再说说10件”,越南用户觉得“太吵”;中国主播搞“秒杀”,越南用户觉得“质量一准儿有问题”。后来TikTok请了越南本土主播, 用“聊天式”直播,比如“这款口红我用了两周,不掉色,不拔干,你们要不要试试?”,GMV才磨蹭磨蹭涨起来。
支付和物流更是“本土化”的沉头戏。2025年Q2, TikTok在泰国推了“本地电子钱包”支付,用户能用TrueMoney、AirPay下单,不用再绑定世界信用卡,GMV直接提升了40%。但在巴西买卖场, TikTok迟迟没接入“本地货到付款”,后来啊70%的用户基本上原因是“不敢绑定信用卡”而放弃下单。2025年Q1, TikTok巴西GMV只有8000万,远不到预期的2亿,这就是“本土化没做透”的代价。
150亿之后:TikTok的下一个增加远点在哪?
2025年Q2, TikTok Shop全球GMV冲到了150亿,但这数字背后是“政策凶险”“矮小价依赖”“本土化不够”三巨大隐忧。2025年Q3, TikTok把沉点放在了“欧洲买卖场”和“直播电商深厚化”上——欧洲买卖场搞“本地品牌一起干”,比如和法国的奢侈品牌推“短暂视频种草+直播秒杀”;直播电商则推“主播分层”,头部主播负责“高大客单”,腰部主播负责“引流”,尾部主播负责“互动”,试图把“GMV增加远”变成“身子优良增加远”。
但说真实的,150亿目标只是TikTok Shop的“起点”,不是“终点”。以后的电商赛道,比的不是“谁卖得迅速”,而是“谁活得久”。TikTok想在全球买卖场站稳脚跟,得先解决“政策不确定性”“用户相信”“商家生态”这三个问题。不然 就算2025年Q2冲到了150亿,2026年Q2兴许还是会跌回100亿——毕竟电商这行,从来都是“巨大浪淘沙”,能活下来的,从来不是“最会喊口号的”,而是“最懂用户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