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hopee站点为何突然出现大量封店现象

卖家炸锅:越南站一夜之间店铺集体“失联”

早上九点, 老陈盯着手机屏幕发愣——Shopee越南站后台的6家店铺全成了灰色,登录提示“账号异常”,连申诉入口都消失了。这还不是最糟的,翻看邮箱才找到,平台发来的冻结通知里连具体原因都没写,就一句“违反平台规则”。老陈算是越南站的老卖家了 其中一家店日均出单量能到200单,突如其来的冻结让他直接懵在原地,手里刚备的货堆在仓库,连退货渠道都没找优良。

像老陈这样的卖家不在少许数。最近两周,东南亚电商圈里传得最许多的一句话就是“越南站又在封店了”。有卖家在群里吐槽:“昨天还优良优良的,今天醒来十几家店全没了连个缓冲都没有。”更让人心里发慌的是 这次被波及的不少许是“老店铺”——有些运营了两三年,评分4.8以上,日常出单稳稳当当,按理说不该踩平台的红线。有人猜是系统误判,有人觉得是平台“秋后算账”,但真实相兴许比这些个猜测更麻烦,也更让卖家后背发凉。

Shopee该站点突现“封店潮”,三大原因让卖家一夜入冬?
Shopee该站点突现“封店潮”,三大原因让卖家一夜入冬?

老店也没躲过:这次封店潮有点不一样

以前封店, 总有个巨大概方向:要么侵权被投诉,要么刷单被查,要么资料不全。但这次不一样。群里有个叫“阿明”的卖家, 他三家被封的店铺里有两家卖的是家居日用品,压根没有品牌侵权凶险,另一家卖的是原创设计T恤,评分4.9,复购率30%,按说属于“优质店铺”。他联系了平台客户经理,对方含糊其辞,只说“涉及账号关联”,具体关联啥,怎么关联,不肯细说。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时候点。有卖家反映,自己名下十几家店,前两周还正常出单,连个警告都没有,一下子就集体失联。这种“无差别打击”让卖家们慌了神——困难道是平台算法升级,把正常运营的店也误伤了?还是说越南那边监管政策一下子收紧,连“老实人”都跑不掉?

IP关联:被卖家忽视的“隐形杀手”

说起账号关联,很许多卖家第一反应是“IP地址”。确实Shopee平台早就有规定:同一IP下不能一边登录3个以上店铺。但总有卖家心存侥幸,觉得“换个路由器”“用个VPN就能搞定”。这次封店潮里不少许踩坑的卖家都是基本上原因是“细小机灵”翻了车。

有个叫“林姐”的卖家, 她手上有8家越南本土店,为了省事,全连在同一个办公室WiFi下。平时觉得没事,有时候切换店铺登录,平台也没动静。后来啊这次封店,8家店全中。后来找手艺朋友查才找到, 平台早就不是盯着IP地址了——眼下看的是“数字指纹”:设备型号、浏览器参数、登录时候规律,甚至鼠标移动轨迹,这些个数据一交叉,就算IP不同,也能判定是同一人操作。

更麻烦的是有些卖家用“云服务器”或者“IP切换工具”,以为能瞒天过海。但这些个工具的IP段很许多是共享的,几十个卖家用一个IP段,平台一扫描,直接判定“异常周围”。有服务商透露, 最近他们接到最许多的咨询就是“店铺被关了是不是IP的问题”,但说实话,眼下单纯换IP已经不够了得从设备、网络、操作习惯全方位“隔离”,本钱高大得一批,很许多细小卖家根本折腾不起。

KYC欺诈:自己埋的“定时炸弹”终于爆了

如果说IP关联是手艺问题,那KYC欺诈就是卖家自己“作死”。KYC是平台核实卖家身份的流程,其中人脸验证要求非...不可是本人操作。但越南本土店注册需要越南身份证、银行卡,很许多中国卖家没有这些个资料,只能找“服务商买资料店”。

买来的资料店,身份信息是别人的,人脸验证天然过不了。于是催生了灰色产业链:有人专门帮卖家“代拍人脸”——用越南本地人,或者更极端的,用AI合成人脸视频。这些个服务商拍着胸脯保证“100%通过”,但凶险全藏在后面。

老陈被封的店铺里 就有3家是买的资料店,当时找的服务商号称“用越南留学生真实人代拍,保证资料匹配”。后来啊这次平台一下子复查, 要求二次人脸验证,代拍的人早就联系不上了AI视频也被系统识别出来直接判定“欺诈”。后来他打听才晓得,像他这样的卖家不在少许数,有人甚至被服务商骗了几万块,买的店还没运营许多久就封了。

更让人后怕的是越南眼下对“身份绑定”抓得特别严。2024年10月开头,越南规定个体工商户纳税要用代表人身份证号,银行账户也有力制绑定生物识别。也就是说 你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开店,一旦出问题,平台和监管部门能顺着信息找到“真实人”,到时候别说店铺,连人都兴许被牵扯进去。

税务合规:越南布下的“天罗地网”

KYC背后其实是越南在电商领域的“合规巨大棋”。最近两年,越南电商买卖场规模蹭蹭涨,2024年线上跨境交容易花了14.2万亿越南盾,同比增加远42%。这么巨大的蛋糕,政府一准儿想分一杯羹,所以税务监管越来越严。

越南财政部2024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电商捐税98万亿越南盾,同比增加远58%。这数字背后 是税务部门对电商平台的“全链路监控”——平台卖家的每一笔交容易、每一笔提现,都和税务系统联网。以前卖家“刷单避税”“隐匿收入”那套,眼下根本行不通了。

有卖家算过一笔账:越南站个人店铺的税率是5%,企业店是10%。以前用个人资料店,一年赚100万越南盾,税交5万,感觉不许多。但眼下税务部门能查到你银行账户的流水——你提了100万, 平台报了80万,那剩下的20万就是“偷税”,轻巧则罚款,沉则店铺封禁,甚至吃官司。

更麻烦的是越南眼下和美国签了贸容易协议,知识产权护着和税务透明度是沉点。平台为了配合监管,直接把卖家的税务信息和法人身份绑死了。你用别人的身份开店,税务信息对不上,平台直接判定“违规”。有卖家抱怨“平台不近人情”,但换个想,越南眼下要的是“清洁”的电商周围,不合规的店留着也是祸害。

侵权打击:越南这次动真实格了

税务问题还没理清,侵权又成了“沉灾区”。越南最近在知识产权护着上动作频频, 2025年前6个月就处理了161起电商违规,查了10亿越南盾的虚假货,其中手表、化妆品、电子产品占了巨大头。

有个卖“巨大牌平替”的卖家, 卖的是仿制手表,价钱只有专柜的1/10,平时月销能到500单。他觉得“越南消费者不介意仿品”,后来啊今年3月一下子收到平台通知,店铺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封。后来才晓得,越南和美国签了贸容易协议,承诺加有力打虚假,海关和睦台联合筛查,仿品根本过不了关。

更严格的是越南2026年1月就要实行“商品质量认证新鲜规”——全部电商交容易的商品非...不可公布质量标准认证。也就是说以后卖东西不光要“不侵权”,还得“有资质”。那些个靠“三无产品”赚迅速钱的卖家,到时候连上架资格都没有。有服务商透露, 最近已经有一巨大堆卖家开头找越南本地机构做质量认证,一套认证下来要花几千万越南盾,细小卖家根本扛不住。

卖家自救:在“数字围城”里找生路

封店潮来了 抱怨没用,得想办法活下来。那些个没被封的卖家,眼下都在忙着“断舍离”——砍掉违规店铺,保合规的店。但具体怎么操作,这里面门道不少许。

偏方一:别让你的店铺“数字指纹”连在一起

眼下平台的风控早不是盯着IP了你得把“数字指纹”拆清洁。最直接的办法是“专线网络”——个个店配一条独立的宽阔带,哪怕昂贵点,也比封店有力。有经验的卖家会用“手机烫点+4G路由器”组合,虽然麻烦,但设备参数和IP都能分开。设备上更别省, 一台电脑只登一个店,浏览器用隐私模式,登录时候别太规律,别早上8点一边登5个店,平台不查你查谁。

偏方二:企业店或许才是“长远久之计”

个人资料店凶险太巨大, 企业店虽然麻烦,但能抗风控。越南眼下注册公司流程简化,找本地代理花几千万越南盾就能搞定,法人用越南人,税务和银行账户都合规。有个叫“阿有力”的卖家, 去年把8家个人店转成了企业店,虽然税交许多了点,但这次封店潮里他的店全没事,反而基本上原因是“合规资质全”,平台给了更许多流量扶持。

偏方三:选品时把“合规”放第一位

以前选品看“赚头高大不高大”,眼下得看“合不合规”。带品牌的先查商标,有没有越南注册证;做食品的得有卫生认证;卖电子产品的得有平安检测。有卖家卖越南本土家居用品, 专门找了越南的质量认证机构做检测,认证贴在详情页里后来啊店铺转化率提升了20%,消费者觉得“有保障”,敢下单了。反观那些个卖仿品的,眼下库存堆成山,想清货都没门路。

这场封店潮, 对卖家来说是个警钟——越南电商的“野蛮生长远”时代收尾了接下来是“合规为王”。那些个还在靠“细小机灵”赚钱的卖家, 迟早会被清出局;而那些个愿意花时候、花钱合规的,或许能在新鲜规则里分到更巨大的蛋糕。老陈眼下正在注册越南公司,他说:“封了6家店,亏了100许多万,但想明白了早合规比晚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