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元花生米仅10粒,消费者维权路在何方
近日一则“6.8元网购10斤花生米仅10粒”的话题引发烫议。上海的卞女士在直播间以6.81元抢购10斤花生米,实际到货后仅有10粒,沉量不够半两那个。商家行为是不是涉嫌欺诈?消费者维权路在何方?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场跨境电商维权困境的真实相。

矮小价陷阱下的维权困难题
6.8元买10斤花生米明显不到买卖场价,矮小价成为吸引消费者的诱饵。只是实际发货量仅十粒,甚至存在一粒花生米0.1元的溢价现象。消费者遭遇欺诈后往往因举证困难办、流程麻烦而放弃维权。
案例琢磨:直播带货的“坑”你踩过吗?
上海的卞女士最近遇上一件离谱事:她在直播间花6.81元抢购10斤花生米, 收到迅速递时傻眼了——包裹里孤零零躺着10粒花生米,连塞牙缝都不够!更气人的是店铺已经注销,发货的
这并非个例。有网友花9.9元买“5斤芒果”,到手就1个;还有人收到“10斤苹果”,拆开竟是乒乓球巨大细小的果子。平台客服的说明白更让人火巨大:商家用超巨大字体标“10斤”, 再用蚂蚁巨大的细小字写“每份10粒”,纯属文字游戏糊弄人!
维权困境:平台监管形同虚设
直播间里喊的“助农”“清仓”,怎么就成了骗子的遮羞布?6.8元看似“薅羊毛”,实际是消费者被当猴耍!10粒花生米和10斤的差距,哪是“误差”?分明是明抢!平台也别想甩锅!商家敢玩“今天开店明天跑路”的把戏,还不是基本上原因是监管形同虚设?审核时“装聋作哑”,出事后一句“店铺已注销”就想撇清责任?消费者的相信就这么不值钱?
维权本钱高大昂,消费者“自认倒霉”
更气人的是维权本钱!为了追回6块8,得花几十倍时候投诉举证,再说说许多半“自认倒霉”。骗子就是吃准了咱们“懒得折腾”,才敢肆无忌惮搞“细小额诈骗”!老祖宗说“贪细小廉价吃巨大亏”,可这年头连“细小廉价”都是虚假的!
跨境电商维权困境的解决方案
面对跨境电商维权困境,
- 加有力平台监管,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打击。
- 搞优良消费者维权意识,学相关王法法规。
- 建立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少许些维权本钱。
- 商家应诚信经营,避免欺诈行为。
跨境电商消费者维权困境亟待解决。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消费周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