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京东放弃跨境电商,刘强东模式不可持续

当然这条路会比比看艰辛,东子自己都承认。

京东放弃跨境电商,刘强东模式不可持续
京东放弃跨境电商,刘强东模式不可持续

和国内直邮拿到“免税入口”比,那点关税优惠根本不够填坑。再看退货率, 一般国内电商退货率不算高大,在10%左右,可跨境电商退货率动辄30%往上跑,退款、返运、二次仓储,哪个环节不烧钱?

能这样跑,背后一准儿是得有供应链、营销和服务的闭环。

那1000家优质品牌真实正落地就要花很长远时候, 这几年得不停投,兴许还要在法规、捐税和物流上再破几道槛。

所以想清楚这玩意儿问题,你就能搞懂东子说的是有点道理的,我就随便写几点看看来论述吧。

但东子的算盘是从长远远考虑的, 先铺深厚度,再拓广度,让京东世界成为值得信赖的当地电商。这玩意儿过程会磨蹭一点、 苦一点,但也说明他更看沉五年之后的可持续性,这条杠杆用得优良,京东世界的护城河就有望越挖越深厚。

所以东子的世界打法很轻巧松, 是从零开头做本地化运营,招聘当地团队、深厚挖区域选品和欧美巨大牌同样布局社交营销。

有人说 那就建国外仓,我的看法是国外仓也不是一个优良的解决方案!

而且还要合规, 比如欧罗巴联盟GDPR和塑料包装指令,国内卖家想走跨境,得一款一款做CE认证,还要配包装回收方案,单单出检测报告就得花3万到5万欧元,合规周期动不动就是三个月以上。

东子在波兰不也建了仓, 投了近十亿美元,从选址到施工、证照到上架,一年半都没动真实金白银回本。细小规模试水倒是能, 但一旦要全国铺网,折老摊销和人造本钱就是一笔巨大开销,压得人喘不过气。

优良处是坚定高大端路线,本地化服务和优质品牌切入,能塑造溢价和相信。弊端是短暂期里放弃了廉价品类的买卖场,只能跟着线上迅速消和巨大仓模式磨蹭磨蹭打拼,回款节奏落后对手。

欧罗巴联盟今年初通过的新鲜“碳边境调节机制”里 对进口商品的碳排放征税率最高大可达20%,这块本钱平摊到个个包裹,赚头就被砍了一半。

要说关系到,不做跨境电商对京东世界买卖场布局有利有弊。

再看看东子的品牌战略, 就是做稀缺性,这1000个专属中国品牌,欧美零售商里根本没这些个货。

但如果还做跨境电商, 常卖廉价细小玩具,马夹袋、指尖陀螺,赚的都是迅速钱但薄利许多销,品牌溢价和用户忠诚都不稳稳当当。

跟在日本买卖场的模式很像, 京东在东京设了直播中心,用日语主播带国产美妆和家电,首季GMV就超了去年跨境模式全年总额。

问巨大家一个问题:你愿意等七天外贸细小包裹?还是隔壁挂着“山姆保质保速”的本地仓?

所以东子想干啥?其实吧也不困难搞懂, 东子是想推“本地电商、本地团队”的模式,先落地采购,再本地调配、飞迅速履约。

但这投钱回报是有复利性的, 品牌做起来了又能带动更许多优选供应商加入,良性循环的生意比靠矮小价捞迅速钱靠谱太许多。

这还未考虑欧美钱不值钱压力、汇率起伏、全球航运费等这些个不可控的因素呢!

从中美贸容易战巨大周围来看, 中国跨境电商去年交容易额约2.6万亿人民币,但增速已从前年的15%跌到8%,如果还单纯依靠海外直邮,增加远的地方就要楚顶了。

目前国内头部跨境平台的欧洲仓满载率只有60%左右,闲置仓库本钱每年都要过亿元吧?

东子带着1000个中国品牌去谈,每家得单独过这一关,这得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最典型的案例, 比如在捷克,京东同城24细小时达率超出90%,这速度给了当地消费者妥妥的情绪值钱。

换个立场思考,放在国内,你愿意等七天外贸细小包裹?还是隔壁挂着“山姆保质保速”的本地仓?

比如国产厨房电器某品牌, 东子团队给它接入欧洲消防认证、当地零售商备案和智能语音功能调整,卖额翻倍的概率很巨大。

这就是京东放弃跨境电商,刘有力东模式的新鲜思考。在这玩意儿飞迅速变来变去的买卖场中,唯有不断创新鲜和调整策略,才能在比不偏不倚于不败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6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