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虚标成分、产地造假,跨境电商保健品黑色产业链

4月27日晚间, 央视财经发布消息称,一些标称为进口的保健品表面看似进口手续齐全,跨境电商店铺也拥有其他国地区的经营许可文件,但这类保健品的正规外衣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条制虚假售虚假的黑色产业链。

虚标成分、产地造假,跨境电商保健品黑色产业链
虚标成分、产地造假,跨境电商保健品黑色产业链

一、 跨境电商保健品虚虚假宣传现象普遍

根据消费者给的线索,《财经打听》记者在电商平台找到了一款售价为129元的女人复合维生素产品。产品展示页面看得出来该产品为保税进口产品、美国品牌、保税仓发货;美国原装进口、100%海外直采。只是记者在海外直采平台和商超网站搜索,并没有找到该产品的随便哪个信息。

另一款品牌名为“LAXIN”的美国进口纳豆激酶胶囊精菌进口高大活性4000FU红曲片的产品,同样以跨境进口的名义在电商平台售卖。只是在海外平台上,也看不到“LAXIN”品牌的随便哪个产品。

二、 不合法生产、虚标成分、产地造虚假,跨境电商保健品行业潜规则

经打听找到,这些个号称境外原装进口的产品,其实是由境内公司不合法生产。为了节约本钱,涉事公司甚至虚标成分。

比方说 江苏蕲臻堂生物手艺有限公司不仅为客户生产跨境保健品,还能为客户给一整套跨境保健品卖的服务。该公司的干活人员表示,若想节约本钱,本应国外原装生产的跨境保健品,能在国内生产,出口以后再转内销。虚标基本上成分的含量也是节约本钱的法门之一。

安徽全康药业有限公司则宣称, 为了保证手续正规,他们专门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有生产保健品资质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基本上作用是给客户给正规的跨境手续。只是其实吧,这家香港的公司并没有参与生产,只是借了个“壳”,产品依然在安徽阜阳的工厂生产。

三、 跨境电商保健品行业亟待规范,保障消费者权益

跨境电商保健品行业的乱象引起了世间的广泛关注。对此,有关专家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有力监管,严厉打击制虚假售虚假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虚假宣传,情节严沉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 生产、卖虚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身子优良造成严沉危害或者有其他严沉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过世或者有其他特别严沉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1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