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集装箱港停摆,卖家货期或延误长达一周
欧洲,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 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它的魅力与挑战。近日欧洲最大集装箱港——鹿特丹港突然停摆,一时间,全球贸易仿佛被按下暂停键。

据悉,此次鹿特丹港停摆的原因是当地卡车司机罢工,抗议政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此次罢工预计将对汉堡所有码头的运营造成一段时间的直接影响,特此提醒近期计划向德国出货的货主及货代公司注意潜在的物流延误问题。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这意味着原本已经紧张的供应链压力将进一步加剧。根据业内预测,此次停摆可能导致卖家货期延误长达一周,这对于那些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产品无疑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此次鹿特丹港停摆并非孤例,欧洲其他港口也面临着严重的拥堵问题。据航运数据提供商Linerlytica统计,目前欧洲北部港口的拥堵情况没有得到任何改善,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等主要港口的集装箱积压情况日益严重。
海运市场隐约浮现出“拥堵附加费”的阴影。3月罢工期间,安特卫普港积压超50艘船舶,某些航线临时涨价每标箱200美元的历史可能重演。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这意味着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跨境电商卖家应该如何应对呢?
1. 建立弹性供应链:跨境电商卖家应尽量分散供应链,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港口或物流渠道。可以考虑增加其他地区的物流渠道,如铁路、空运等,以降低单一渠道的风险。
2. 优化全球产能布局:跨境电商卖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产能布局,将生产重心转移到成本较低、物流条件较好的地区。
3. 提高库存周转率:跨境电商卖家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库存策略,避免因库存积压而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4. 加强与物流企业的沟通:跨境电商卖家应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港口和航线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物流方案。
欧洲最大集装箱港停摆,对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只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跨境电商卖家只有积极应对,调整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