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标无效制度详解:如何捍卫你的品牌权益
作者:跨境商机捕手•更新时间:12小时前•阅读2
商标无效,品牌权益的守护战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品牌的价值愈发凸显。只是商标被无效宣告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这不仅是对品牌形象的打击,更是对品牌权益的严重侵害。那么如何在这场守护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一探究竟。

德国商标无效制度详解:如何捍卫你的品牌权益
商标无效,究竟是什么?
商标无效,指的是商标主管机关依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对已经注册但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情形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宣告其注册无效的制度。这一制度旨在维护商标注册的合法性和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防止恶意抢注和滥用。
商标无效的类型与原因
商标无效可分为两类:一是违反商标法规定的禁止性规范,如商标图案不具备显著性、违反公序良俗等;二是商标注册违反了注册商标依法所要求的禁止性规范,或者注册申请人采取了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而取得注册所引起的争议。
具体原因包括:在先权利冲突、缺乏显著性、损害在先权益、违反公序良俗、恶意注册、地理标志误导等。
商标无效的应对策略
面对商标被无效宣告的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
- 防御性布局:提前在核心市场注册商标,覆盖相关类别及国家。
- 商标监控:委托专业机构监控抢注风险,及时提出异议或无效申请。
- 证据留存:保留商标使用证据,应对可能的无效争议。
经典案例解析
以下为两个经典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德国音响品牌“SCHOEPS”vs“少普斯”商标无效案
背景:德国音响技术公司德林修普思发现北京少普斯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注册了“少普斯”商标,用于麦克风等同类商品,与“SCHOEPS”发音高度相似,涉嫌恶意囤积商标。
无效宣告理由:恶意抢注、混淆可能性。
裁决结果: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原注册人行为构成恶意囤积,依据《商标法》宣告“少普斯”商标无效。
案例二:奥迪 vs 蔚来“ES”系列商标无效争议
背景:奥迪在德国起诉蔚来认为其“ES6”“ES8”车型名称与奥迪“S”系列构成混淆,侵犯其商标权。
无效宣告理由:商标近似性、混淆风险。
裁决结果:德国法院一审认定存在混淆可能性,禁止蔚来在德使用“ES”商标销售车辆。欧盟知识产权局驳回了奥迪的无效申请。
商标无效制度是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企业应重视商标保护,提前布局,防范风险,确保品牌权益不受侵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