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特朗普关税大棒再挥,中国品牌出海之路受阻

这两天越南慕尼黑分析测试展正在进行,没想到迎来了巨大关税变化。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引爆全球制造业神经,也打掉了很多中国企业东南亚转口欧美的幻想。三、逆全球化下的出路:中国制造 + 欧洲 = 新出海范式。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果然回归本色——4月2日下午在白宫玫瑰园宣布新一轮对等关税政策。

特朗普的汽车关税大棒终于落下。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美国于2024年5月14日宣布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提高至100%,此举已使得中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难以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北京时间3月27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文件,宣布将对所有非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和轻型卡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该关税将于2025年4月2日起正式生效。

特朗普关税大棒再挥,中国品牌出海之路受阻
特朗普关税大棒再挥,中国品牌出海之路受阻

只是,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已迫使其美国客户暂停下订单。与广州的许多企业主一样,张斌仍认为特朗普有可能在中国真正感受到痛苦...

高考注册VIP邮箱免费下载网易官方手机邮箱应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国际名校公开课赏课·纪录片付费精品课程北京大学公开课...

美国特朗普政府疯狂挥舞关税大棒,给世界贸易秩序带来巨大破坏,全球化进程将严重倒退。在双反风暴后,中国光伏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借...

这意味着,特朗普关税大棒一旦挥下,短期石头科技好不容易耕耘的海外市场必然首当其冲。而如今,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iRobot在全...

你说要脱钩,中国企业就开始出海,从制造出海变成品牌出海。挥起的是关税大棒,打的却是算盘珠子。特朗普不止一次地念叨中国的技术威胁,仿佛华为、中芯国际、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名字一冒出来,美国就得失眠。

此举已使得中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难以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北京时间3月27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文件,宣布将对所有非美国本土...

大过年的,特朗普又搞事情了!!

2月1号,当我们中国人民都在欢度春节的时候,特朗普签了个行政令,要给中国商品再加10%的关税。

说实话,看到这新闻我一点都不意外,该来的,总会来的。毕竟这哥们第一任期就玩过这招。

但这次不一样的是,他还捎带手给加拿大、墨西哥也加了关税,比例高达25%,比中国还高。

还威胁说,如果欧盟不大量进口美国商品,也要给欧盟加增关税。这是要单挑全世界的节奏啊!

作为一个天天盯着出海品牌动态的博主,我太清楚这波操作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了。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次关税大棒砸下来,中国出海品牌该怎么应对。

别担心,我不是来制造焦虑的,咱们既要看清挑战,也要抓住机遇。

一、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先带大家回顾下历史。

特朗普第一任期那会儿,2018年3月就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最初的500亿美元,一路加到后来的2000亿美元。当时可是把中国外贸企业折腾得够呛,特别是那些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

但这次有几个新特点:

1. 范围更广:这次是"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税,比上次覆盖面更大。

2. 时机微妙: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大家都在指望中国制造拉动需求,这时候加税简直是逆势而为。

3. 连带伤害:连加拿大、墨西哥这些传统盟友都不放过,说明美国这次是铁了心要搞贸易保护。

4. 威胁升级:白宫明说了,如果别国报复,还会加大力度。这是要打贸易战的节奏啊!

说实话,看到这些变化,我第一反应是:特朗普这是要把"美国优先"进行到底啊!

但咱们也别光顾着吐槽,得看看这波操作对中国出海品牌到底有什么影响。

二、对中国出海品牌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虽然关税大棒又来了,但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超过20%

- 自主品牌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不到20%提升到现在的35%以上

-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这说明什么?说明经过这几年的历练,中国出海品牌已经学会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且,更重要的是,

越来越多的出海企业,开始从"卖产品"向"做品牌"转型了!

所以,这次关税大棒虽然来势汹汹,但中国出海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已经大大提升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该做的准备一样都不能少!

三、应对攻略:中国出海品牌该怎么玩?

作为一个天天研究出海品牌的博主,我给大家几点建议:

1. 市场多元化是王道

美国市场的确很大很重要,但别再只盯着美国市场了!东南亚、中东、这些地方都是潜力股。特别是RCEP生效后,东南亚市场简直就是为中国品牌量身定制的。

2. 本地化运营是必修课

在目标市场设立分公司、建仓库、搞售后,这些投入虽然大,但绝对是值得的。

3. 品牌建设要下真功夫

别再只想着打价格战了!现在消费者买的是品牌,是文化,是价值观。看看那些成功的出海品牌,哪个不是在品牌建设上下了血本?

4. 产品创新是根本

关税再高,也挡不住真正的好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做出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这才是王道。

四、危中有机:这次可能是中国品牌的转折点

说实话,每次危机都是重新洗牌的机会。这次关税大棒,可能会倒逼中国品牌加速转型升级。

就像是春节期间火爆全球的DeepSeek一样,美国的AI高端芯片和技术封堵完全没有能够限制中国AI技术的发展,反而激发中国的AI专家们最大程度的优化算法来适应有限的硬件资源,从而做出了震惊整个硅谷,打脸OPENAI的世界领先的开源大模型。

而华为手机在美国的制裁下,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成功的开发出了鸿蒙操作系统,不但彻底的摆脱了对于安卓操作系统的依赖,而且创新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多屏应用生态。

大疆在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的制裁下,不但没有倒下,反而彻底实现了核心供应链和技术的自主可控,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增。

看看更多已经成功转型的品牌的路径:

- 从OEM到自主品牌

- 从低价竞争到价值竞争

- 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

- 从单一市场到全球布局

这些转变,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

所以,与其抱怨关税大棒,不如把它当作转型升级的催化剂。毕竟,真正的全球化品牌,不是靠低价,而是靠实力!

所以,这次美国的关税大棒,很可能会更加激发中国出海品牌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让美国消费者愿意为创新和品牌买单,从而给了中国出海企业建设品牌和升级品牌的良机!

五、给出海品牌的几点建议‍‍

最后,作为一个出海品牌从业者和长期观察者,我想给正在出海或准备出海的中国品牌几点忠告:

1. 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市场多元化是必须的。

2. 品牌建设要舍得投入:这是长期投资,别心疼钱。

3. 保持耐心:做品牌是长跑,不是短跑。

关税大棒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勇气。

看看那些已经成功的出海品牌,哪个不是从困难中走出来的?

所以,别怕!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只要我们坚持产品创新、坚持品牌建设、坚持全球化布局,就一定能在这场变局中脱颖而出,打造出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记住,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把这次关税危机,变成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起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8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