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增收关税,跨境电商成本将如何飙升
特朗普增收关税,跨境电商成本飙升,这无疑给我们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就像那句话说的,“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我们跨境电商人,就是要在这弹簧上跳得更高。
让我们来看看这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美元持续走强,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实际收益将会下降。特朗普对所有进口商品加收关税的政策,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最终价格压力会传导到消费者身上。义乌、华强北等以低价优势著称的产业供应链同样受到直接影响。因为800美元关税豁免的取消,物流成本、关税以及清关费用的增加,使得这些地区的低价策略难以为继,曾经常见的0.99美元包邮等模式可能成为历史。

面对成本上涨,企业可以采取多种降本思路。比如供应链转移,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等地,利用当地的成本优势和贸易政策,降低生产成本;关税筹划,通过修改产品设计或调整HTS编码,适用更低税率;海外仓前置,在2月4日前将货物大量备货至美国仓库,以“本土发货”规避加税。但在操作过程中,企业需严守风控红线,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
跨境电商行业将风云大变,有卖家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可以用涨价应对,有人担心关税太高、无路可走,转口贸易也被美国围堵。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举措覆盖了几乎所有中国商品,包括中国香港商品。白宫明确表示,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关税。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都需额外缴纳10%从价税。
取消800美元货物免税额度这一政策变动,对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冲击巨大。像Temu、SHEIN、速卖通这类依赖低价商品和小额包裹免税优势的中国出海平台首当其冲。这些平台的物流成本预计上升20%-30%,利润率下降,部分美国消费者流量可能流失。以Temu为例,平台上大量低价商品依靠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获得价格优势,政策调整后,这一优势被削弱,消费者购买相同商品可能需要支付更高价格,从而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其他平台。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对钢铁和铝等金属进口加征25%关税,涉及相关金属制品的跨境电商企业也面临类似困境,如销售厨具、五金工具等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巨大。传统跨境电商企业多集中于欧美市场,在特朗普关税政策下,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这也堵住了中国卖家经由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到美国。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核心执政理念下,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市场能否有效实施本土化策略,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直接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
同时,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还涉及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政策调整,对两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对加拿大能源资源征收10%关税。这一政策引发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强烈反应。2月2日,加拿大政府公布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产品清单,计划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
美国政府宣布自2025年2月4日起,对所有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额外加征10%从价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货物的免税政策,这一政策对跨境物流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物流成本全面上涨。海运方面,豁免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1日东部时间0:01前装船的货物,此类货物需留存提单和装船证明,抵美后1-2周内密切关注税单情况;空运方面,2月4日后抵美的航班需按新政策计税,建议提前测算成本并调整报价。
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并非孤立事件。这些关税政策的叠加,使得跨境电商企业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更复杂的运营环境。面对特朗普对等关税以及美国其他贸易政策调整,跨境电商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寻找破局之道。
特朗普宣布的新关税政策,给中国企业出海尤其是跨境电商领域带来了诸多影响。对中国电子产品、纺织服装、轻工业产品、机械设备等行业,是中美贸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纺织品和服装是中国对美出口的传统优势产业,针对上述领域加征关税将增加中国产品出口成本。
而近期,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跨境电商行业一直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定制化产品、个性化服务、本土化运营,这些将成为跨境电商企业应对关税政策的关键。
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举措覆盖了几乎所有中国商品,包括中国香港商品。白宫明确表示,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关税。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都需额外缴纳10%从价税。
原本适用于货值≤800美元的T86免税小包清关通道被封堵,转而采用T11或其他清关模式。T86清关模式取消后,T11适用于≤2500美元的货物,成本构成包括MPF+关税+操作费,适合紧急替代和低货值货物的清关;T01适用于>2500美元的货物,成本包括正式报关费+关税+保证金,适合高货值、大宗货物清关。对于2月4日后到达美国的航班,建议根据包裹价值选择合适的清关模式,如800-2500美元的包裹使用T11清关模式,超过2500美元的包裹必须强制使用T01清关模式,以避免因拆单被判定为“恶意避税”。
特朗普提出的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政策无疑给跨境电商卖家带来了新的挑战。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决策直接影响商品成本。跨境电商卖家,尤其是依赖中国制造商品的小型和中型企业,将面临更高的进口成本。
跨境独立站卖家也深受影响,许多独立站卖家从中国直接发货到美国,免税额度取消后,商品成本大幅增加。例如,一些销售服装、饰品的独立站卖家,原本通过小额包裹直邮的方式将商品发往美国,享受免税政策,成本相对较低。政策调整后,每件商品都需缴纳关税,导致成本显著上升。为保持竞争力,卖家要么自行承担成本压缩利润空间,要么提高售价,这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同时,物流时效和稳定性也面临挑战,若选择海外仓备货,又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仓储和库存管理。但即便如此,独立站卖家也并未打算放弃,他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优化供应链、精准营销等手段,依然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发展的机会。
身处跨境电商卖家之列的SEO小平认为,特朗普加关税这件事对业务冲击确实不小,可整个中国的相关企业都在面临同样困境,并非针对某一家,所以从竞争层面来看,难度并没有本质变化。大家秉持着“平时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该吃吃,该睡睡”的态度,不可能因为加关税就放弃美国市场。毕竟特朗普第一总统任期时就加过几轮关税,行业也都顽强挺过来了。这次虽形势严峻,但大家依然信心满满,相信能继续经营下去。而且从过往经验和当前态势判断,此次加关税之后,未来大概率还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变动,企业更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铺货卖家的“铺货+低价+爆款”模式也受到严重阻碍。他们原本依赖的低价优势丧失,部分铺货卖家可能会转向东南亚、拉美等国家地区寻求新的市场机会,而另一部分则可能转型为品牌、精品卖家,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对于亚马逊卖家而言,竞争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平台上的商品价格因关税上升而普遍上涨,消费者购买意愿可能下降;另一方面,部分铺货卖家的转型或转移市场,使得平台上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卖家们需要在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大投入,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近期,特朗普宣布的一系列关税政策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惊涛骇浪,其中取消低于800美元包裹的免税政策备受瞩目。免税政策取消,跨境电商迎变局。借助该政策,他们能把价格亲民的商品直寄美国消费者手中,既节省关税成本,又让美国消费者受益。
拟议的调低免税门槛可能会增加国际卖家的小包裹运输成本,这预计将对跨境电商产生影响。上周,有传言称特朗普正在考虑宣布国家经济紧急状态,这将赋予他在实施进口关税方面更大的权力。作为对比,2018年的关税导致海运费率一度飙升7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