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巨头巨亏转盈,拆分双雄
图源:Wind

两家中国公司异军突起,成为了全球市场的耀眼双雄。他们的崛起不仅带动了国内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更在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国际电商巨头的夹缝中开辟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只是,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这背后,是不断的挑战与转型。
01
子不语,这家在亚马逊上创立的中国公司,在经历了业绩的起起伏伏后,终于在2023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对于业绩转亏的原因,子不语在相关公告中解释称,主要受到存货拨备和雇员开支增加的影响。一方面,公司在2023年清理了部分周转较慢的存货,并计提存货减值3.88亿元,较2022年大幅增加了3.33亿元。另一方面,子不语在2023年加大了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引入力度,尽管全职员工总数减少了170人至1063人,但员工成本总额却同比增加了28.4%,达到2.16亿元。
02
只是,业绩的下滑并未让子不语止步。他们深知,要想在跨境电商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快战略转型的步伐。于是,他们开始调整存货结构,优化库存管理,同时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布局TikTok等新兴市场,搭建直播团队,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子不语也迎来了业绩的拐点。据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子不语实现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6.31%;净利润达到约9136.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8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也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127.0%。
从淘宝小店到跨境巨头,子不语的崛起之路充满了艰辛。2009年,华丙如还是安徽巢湖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他敏锐地洞察到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便在校园里做起了淘宝。借助广东、福建等地工厂的一件代发模式,华丙如成功销售女装产品,并在毕业时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4年,子不语在亚马逊上注册了第一家网店,正式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并在当年实现了销售额破亿的亮眼成绩。此后,公司的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到2020年,全年GMV已达到20亿元。
2012年,子不语开设天猫旗舰店,凭借原创设计和高性价比,一年内跻身天猫女装周交易榜前十,年销售额过亿。只是,因为国内女装电商竞争的加剧,子不语果断调整战略,将目光转向巴西、俄罗斯等海外市场。
作为亚马逊服装领域的佼佼者,子不语曾一度遭遇亏损困境,但其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成功上演了一场华丽的逆袭大戏。如今,子不语已重振旗鼓,步入增长的快车道,并传来盈利的佳音。
只是,子不语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单一市场风险和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风险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子不语积极调整策略,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布局TikTok等新兴市场,努力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面对未来,子不语充满信心。他们相信,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创新精神,一定能够在跨境电商的舞台上继续演绎属于自己的传奇。
跨境电商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同时也充满机遇。对于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找准机会,加快转型步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